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应用研究

张艳智 董宏伟 胡静波

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 目的: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患者年龄在17-64岁,平均年龄(41.98±2.11)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结果: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38例,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所有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12个月随访均无明显差异复发。结论: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应用,具有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无下颌截骨全肿瘤切除等优点,该术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内镜;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肿瘤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endoscopic assisted transoral low-temperature plasma resection of parapharyngeal space tumors. Methods: 4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arapharyngeal space tumor re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endoscopic assisted oral low-temperature plasma parapharyngeal space tumor resection. The patients were 17-64 years old, with an average age of (41.98 ± 2.11) years. There were 22 male patients and 18 female patients. Results: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that there were 2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s and 38 cases of benign tumors. There were no permanent complicatio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currence of all primary parapharyngeal space tumors after 12-month follow-up. Conclusion: endoscopic assisted oral low-temperature plasma parapharyngeal space tumor resec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 less complications and total tumor resection without mandibular osteotomy. This operation is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wide application.

Keywords: endoscopy; Endoscopic assisted transoral low-temperature plasma resection of parapharyngeal space tumors; tumour


咽旁间隙为咽外侧、颈部上段、深部的呈"漏斗"状的潜在性的筋膜间隙,富含脂肪咽旁间隙由下颌骨、翼肌、腮腺、脊柱及咽侧壁围成【1】。上起自颅底卵圆孔的内侧,下达舌骨水平,左右各一,大致呈"倒立"的"锥"形以茎突及其附着诸肌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茎突前间隙即狭义的咽旁间隙,主要内容为脂肪、小涎腺、腮腺残余、三叉神经下颌支、上颌动脉、腭帆张、提肌等,茎突后间隙即颈动脉间隙。该类疾病往往会导致患者呼吸不畅、疼痛等症状,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2】。目前,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的应用,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验证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在该手术中的作用价值,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患者年龄在17-64岁,平均年龄(41.98±2.11)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

1.2方法

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应用的低温等离子射频仪购自美国,仪器为CobaltorⅡ型, BONSS5874#刀头,内镜为xion公司0°,30°,70°4mm 内镜及配套高清显示摄像系统,Da-vis开口器及及扁桃钳、吸引器等。手术全部按照仪器说明书执行。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使用excel表格统计患者12个月随访中,并发症情况,复发情况等。

2结果

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38例,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所有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12个月随访均无明显差异复发。

咽旁间隙肿瘤通常表现为无症状的肿块,病变往往在症状出现前发展到相当大。当使用常规超声时,诊断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应用,可有效评估肿瘤的大小、边缘、结构和血管,以及与其他结构的关系。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可以很好地用于鉴别由肿瘤情况,定位肿瘤所在位置,提高手术工作效率。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切除通常通过颈部外切口完成。然而,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颈部疤痕。相关研究报道了一例17岁女性咽旁间隙肿瘤,采用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切除术的方法。病人接受了改良的切除术,术后6个月无病。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可通过口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底入路进行,帮助医师更好的发现病灶,促进切除术程序的快速完成。

咽旁间隙肿瘤占头颈部肿瘤的0.5%。手术方式有很大不同。需要比较内窥镜辅助经口入路与传统入路。另据相关研究提出一种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应用方法。研究设计采用病例报告和文献回顾【3】,患者是一名35岁女性来评估肿胀持续1年。CT表现为右咽旁间隙混合密度结节性病变。外科治疗: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该项研究结果表明,患者于术后第1天出院,病情稳定。随访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该项研究结论指出,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是治疗不累及咽旁间隙肿瘤关键结构的良性肿瘤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另据相关研究显示【4】,脂肪肉瘤是成人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但头颈脂肪肉瘤少见。该项研究报告了一种新的方法,以消除一个女性咽旁间隙残留脂肪肉瘤。一位56岁女性,左咽旁间隙MRI检查怀疑有残留脂肪肉瘤。患者曾接受过三次手术(2003年、2009年和2019年2月)和2次放疗。残瘤向颅底延伸至咽旁间隙的上部,不经下颌骨切开,不适于切除。手术时脂肪肉瘤的唯一部分是下半部分。这是用0°刚性望远镜进行的超精密追踪,直到整个肿瘤被宏观切除。术后2个月随访MRI检查显示肿瘤残留的分辨率。结论:咽旁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没有下颌骨颞部,完全切除是困难的【5】。使用刚性范围,只能应用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通过颈部切口切除肿瘤,得以全部切除肿瘤。另外相关研究显示,一位30岁女性,经肿瘤MDT检查,: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对左咽旁脂肪肉瘤切除术后残余的可能性。2018年12月,患者做了一次手术切除肿瘤。术后3个月的MRI扫描显示,左侧咽旁间隙的复发相对较佳。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38例,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所有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12个月随访均无明显差异复发。

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应用,具有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无下颌截骨全肿瘤切除等优点,该术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傅润乔,王雯,彭晓风,等.苏醒期表面麻醉对围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7,39(10):1007-1010. 
  [2]黃重峰,焦丰,潘英芳,等.右美托咪定对全麻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0):84-88. 
  [3]丁壬娴,刘思兰,陆香红,等.超声引导下RSGB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对气管导管拔管反应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7,38(5):786-789. 

[4]侯玉芹,李国瑞.咽部冷刺激联合口腔营养管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2):84-85. 
  [5]黃燕,刘晓霞,赵珊,等.三种鼻饲胃管固定方法效果对比分析[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