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预控护理对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4

靶向预控护理对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的影响

张飞飞 张齐齐(通讯作者)

徐州市中心医院 内窥镜中心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靶向预控护理对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82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靶向预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心理状态、麻醉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左侧段、右侧段、横段清洁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检查前,且试验组患者检查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试验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0min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向预控护理可有效改善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检查前的肠道准备质量,减少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靶向预控护理;肠道准备质量;心理状态;麻醉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结构改变,导致胃肠疾病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是现阶段临床筛查胃肠道疾病的最好方法,是当前诊断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重要诊疗方法[2]。但胃肠镜无痛检查作为侵入性检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痛苦,但仍然可能会引起咽喉部不适、呕吐、恶心、肠道牵拉等,加之联合检查时所需麻醉药物用量较大,操作时间较长,导致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下降[3,4]。靶向预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强调对护理风险事件的源头性因素进行分析与确认,以明确风险靶向预控目标,在循证理念及护理实践方面努力,对护理风险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控效应[5]。鉴于此,本研究探讨靶向预控护理对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82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1)与对照组(n=41)。纳入标准:⑴均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无检查禁忌症;⑵无精神系统疾病或者认知障碍;⑶具有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⑷临床资料完整;⑸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伴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⑵伴血液系统疾病者;⑶伴恶性肿瘤;⑷临床资料不全者;⑸中途退出本研究者。试验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9.26±5.10)岁。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9.12±4.9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仪器药品准备、体格检查、心理干预、术中生命体征观察、术后饮食指导等。

试验组患者接受靶向预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所示。⑴组建团队:建立靶向预控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麻醉医生、检查医生、护理人员组成,在开展护理前对所有组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度。⑵护理计划制定:通过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并根据我院既往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检查前的肠道准备质量及在检查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组织所有组员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及讨论,并在上述问题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靶向预控护理计划。⑶护理计划实施:a提高肠道准备质量 嘱咐患者在检查前一晚的22:00禁止进食及饮水,并在当日携带心电图检查结果,于早上9:00进行结肠水疗清洁肠道;b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患者的良好心理状态是保证患者顺利进行检查的关键之处,在检查前需详细了解患者有无基础病史、麻醉史、过敏史、支气管哮喘等,详细讲解麻醉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需耐心向患者讲解检查全过程,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说明无痛检查不会造成明显不适,告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全程陪伴在其身边,取得患者的信任,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c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由于镇静镇痛药物易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术后复苏,护理人员需协助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及体重精准用药,以减轻对患者循环及呼吸系统的不利影响,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检查的难点及风险重点做好护理风险评估,同时有预见性的做好防范护理措施,以控制或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发生。

    1. 观察指标

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体检者的焦心理症状,SAS量表、SDS量表均20个条目,总分4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6]。⑵肠道清洁质量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优:肠管无积气,肠腔断端无粪便;良:肠管少量积气与粪便;差:肠管内大量的积气与粪便;分别计分3分、2分、1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肠道清洁质量越佳[7]。⑶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评分1~6分,Ramsay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镇静效果越佳[8]。⑷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法测评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0~10分,VAS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疼痛症状越严重[9]。⑸采用科室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测评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包括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医患沟通、人文关怀、操作水平、术中照料、安全保障7个维度,各维度评分1~10分,问卷总分7~7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⑹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呛咳、体动、眩晕、嗜睡、恶心等。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版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622af14285297_html_beba5cc5b2fc5e8d.gif 表示,两组比较行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单样本t检验,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左侧段、右侧段、横段清洁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质量评分比较(622af14285297_html_beba5cc5b2fc5e8d.gif ,分)

组别

左侧段

右侧段

横段

试验组(n=41)

对照组(n=41)

2.83±0.37

2.21±0.29

2.41±0.30

2.05±0.25

2.59±0.32

2.14±0.24

t

P

8.445

0.000

5.903

0.000

7.203

0.000

2.2 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

检查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检查前,且试验组患者检查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622af14285297_html_beba5cc5b2fc5e8d.gif ,分)

组别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

试验组

n=41)

对照组

n=41)

检查前

检查后

检查前

检查后

30.33±3.83

19.71±2.45αβ

30.17±4.65

22.82±2.22α

26.42±2.42

18.35±2.06αβ

26.39±2.78

23.26±1.91α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0min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比较

指标

试验组(n=41)

对照组(n=41)

统计值

P

Ramsay镇静评分

VAS评分

不良反应

呛咳

体动

眩晕

嗜睡

恶心

3.49±0.83

1.84±0.22

12.20%(5/41)

2.44%(1/41)

2.44%(1/41)

2.44%(1/41)

2.44%(1/41)

2.44%(1/41)

1.53±0.46

3.24±0.37

24.39%(10/41)

4.88%(2/41)

2.44%(1/41)

4.88%(2/41)

7.32%(3/41)

4.88%(2/41)

13.225

20.825

4.878


0.000

0.000

0.027

2.4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622af14285297_html_beba5cc5b2fc5e8d.gif ,分)

组别

健康教育

服务态度

医患沟通

人文关怀

试验组(n=41)

对照组(n=41)

8.18±1.15

7.62±0.37

8.31±0.67

7.24±0.48

8.12±1.45

7.41±0.74

8.16±1.34

7.39±0.63

t

P

2.968

0.004

8.313

0.000

2.793

0.004

3.330

0.013

组别

操作水平

术中照料

安全保障

总分

试验组(n=41)

对照组(n=41)

8.39±1.41

7.41±0.84

8.49±0.83

7.04±0.52

8.33±0.96

7.24±0.63

57.33±5.83

50.71±4.45

t

P

3.823

0.000

9.479

0.000

6.078

0.000

5.779

0.000

3 讨论

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是指一次麻醉两镜均检,且兼顾内镜下病理标本钳取,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消化道疾病筛查及诊疗中[10]。由于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时所使用的麻醉药物用量增加,导致患者存在呼吸肌循环抑制等麻醉风险,可能会出现心率及血压升高等现象,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导致患者检查依从性降低,影响检查效果[11]。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左侧段、右侧段、横段清洁质量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靶向预控护理可有效改善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检查前的肠道准备质量,减少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是靶向预控护理是通过总结既往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经过文献查阅以分析、明确患者检查前的肠道准备质量及在检查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确定护理风险事件及其源头性因素,结合循证所得及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靶向预控护理计划,并在预控目标指导下积极落实护理计划,从而降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以维护其检查期间的安全性[12]

综上所述,靶向预控护理可有效改善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检查前的肠道准备质量,减少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吴影翠. 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及安全性的临床效果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10-11.

[2] 陈维珍,刘声金.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7):133-13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27.066.

[3] 张梅,石丽萍,李晓梅. 靶向预控护理在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114-115.

[4] 桂敬萍,黄琳娜,王艳,等. 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中操作顺序对检查的影响[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21,33(5):343-346. DOI:10.3870/lcxh.j.issn.1005-541X.2021.05.09.

[5] 陈玲红,庄云英,施亚珠. 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配合与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4):1936-1937,1938. DOI:10.3969/j.issn.1001-7585.2013.14.080.

[6] 彭红,肖秀娟,高景斌,等. 医护麻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101-104.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1.01.036.

[7] 蒋小东,沈芳芳.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5):718-721.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1.05.024.

[8] 饶丹霞. 全程护理模式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5):230-233. DOI:10.3969/j.issn.1674-4721.2021.15.065.

[9] 莫凤笑,林胜鑫,陈奕銮.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7):127-128.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07.062.

[10] 王珺. 全程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糖尿病天地,2021,18(6):286-287.

[11] 刘焕瑛,宋秋菊,李华. 靶向预控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术后麻醉复苏期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4):35-37.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1.14.011.

[12] 郭清厚,钟娆霞,莫玉林. 靶向预控护理在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6):92-94.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9.0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