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写作教学,解决写作难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创新写作教学,解决写作难题

梁琴

广东省 深圳市坪山区六联小学 518118

面对小学作文教学,大部分老师都很头疼,学生兴趣不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似乎陷入了一个瓶颈,既不能很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通过《网络习作》课题组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写作研究的进行,我对现状的作文教学有了一点思考,或许教师创新写作教学方式,能解决学生写作难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通常是教师的独角戏,老师分析写作要求,引导选择合适的素材,再指导完成习作。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感觉枯燥无趣,写作积极性不高,而且一定程度上也限定了学生的思维,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放开手脚”去表达。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同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们就不得不以新的教学观念,探索作文教学新方法、新思路,特别是加强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打破常规思维定势,树立新的作文教学理念

思维定势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定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它也会妨碍人创造性解决问题,限制大脑思维的活跃性。

我们在常规的作文教学时,有着统一的“教师讲解——学生练写”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写作时就会按照教师思维去构思、选材,甚至遣词造句,学生的的思维就限制在教师讲解的范围内,也就形成了思维定势。学生在老师“圈画的范围内”进行写作,所以学生作文也就大多雷同、相似,难以创新,学生的创意难以展现,也就是说作文会“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而无新意。

所以改变写作教学现状,教师得改变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时代紧密结合,创新“教师讲解——学生练写”的教学方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有写作的兴趣和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写作就是让师生树立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手把手教”,学生不再“依葫芦画瓢”,而是在网络环境中自由去选材、构思、交流、写作。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首先愿意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又说:“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和欲望,教师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让学生习作获得进步。

同时网络的便捷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搜集资料,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启发思维。网络的交互性能让学生通过交流互帮互助,让写作“由难转易”。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及时交流自己的观点,反馈自己的问题。这样一来,就打破了教师讲授“圈画”的“写作范围”,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同学思维的碰撞确定写作主题,选取写作素材,完成习作。

最终,“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将会成为学生作文时追求的一种境界。

二、加强写作指导过程,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借助网络进行习作教学,学生的视野将更加开阔,素材将更加丰富,思维将更加活跃,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教师要利用网络的丰富性和便捷性,指导学生让网络“为我所用”:要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书报、广播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相关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借鉴网络中新颖的观点、新奇的素材、独特的写作方式,创新自己的习作,从而让自身作文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指导学生作文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来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这样不仅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训练,学生认识水平也会明显提高,写出的作文也就别出心裁、耳目一新了。

网络有着便捷性同时也兼具有复杂性,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写作,教师要加强写作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引导学生分辨素材的好坏,真正做到“取人之长”;同时避免抄袭,保证习作的真实、生动、富有新意。

三、丰富习作展现方式,培养学生自由创作习惯

心理学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满足感、成就感,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而推动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更加愿意参与学习,更加乐于学习,更加愿意主动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满足感、成就感的获得。

网络环境下的习作教学,可以丰富学生习作的展现方式。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完成习作后,只能采用教师点评、优秀习作展示等小范围的表扬方式展现,读者对于优秀习作的肯定、称赞也就有了局限性。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利用网络,丰富学生习作的展现方式,如:Q群、微信、微博、美篇展示,公众号推送,杂志社、创作大赛推荐等。展现方式的丰富,学生的满足、成就感就容易获得,这样就能鼓励学生愿意创作、乐于创作。同时,网络环境下习作的展示还有着交互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读者对习作的点评、称赞、建议,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提高创作的水平,进行培养学生自由创作习惯。

总之,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树立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写作过程的指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自由创作的习惯就一定能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