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人才缺口与职业院校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4
/ 2

市场人才缺口与职业院校发展的思考

潘娜

( 山东潍坊坊子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261206)

摘要: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2021届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多达909万,相比2020年增加了35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据人社部发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庞大,未来五年,38个新兴产业人才缺口超过9000万,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新能源、云计算等专业。庞大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职业院校如何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谋求发展并站稳脚跟,如何成为中国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产业转型的技术支撑和后备力量,值得所有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行业共同关注。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短缺;职业院校发展;可塑性;思想道德与心理

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院校以应对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社会问题,在今年高考的第一天,新华社发布了一条重磅新闻:职业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且“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解决职业院校有技能没学历的痛点,这都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是国家技术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一方面是社会对职业院校甚至是高职专科的偏见仍存,企业招聘门槛越来越高,而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由于学历低、技能水平与实际工作不匹配以及部分企业对专科生学习能力表示怀疑等原因也不被企业所看好。所以在职业教育大利好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职业院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如何才能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好的匹配国家技能人才的缺口,如何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成为社会上抢手的人才,这是值得职业院校思考的关键问题。仅仅依靠国家的重视远远不够,想要在教育界夺回当年职业院校优于普通教育的地位,使职业院校不仅作为技校存在,更成为技术技能发展、学生务实曾技、家长看好向往、社会需要追捧的优质教育平台,就必须要自强!

针对目前国内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职业院校在填补社会空缺,发展新专业的同时,要增强学生的可塑性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为了抢占就业市场,应对新兴行业人才缺口等问题,在校内开设了许多新的专业。但是现实情况是,无论新专业更替速度多快,终究都赶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在昨天计算机是新兴技术,但今天计算机应用早已不再新鲜,而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术又被人们所研究和应用。所以职业院校想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社会缺口的契合度,关键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可塑性。学生的可塑性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力,学生在学习日常课程内容的同时,应当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进行项目开发、需求调研、企业创办与运营甚至是科研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加强学生的抗打击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在多变的环境中,应时而变,适应企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

二、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共谋行业革新

高职院校应当是中职的进阶培养,因此高职院校除了基础的技能技巧与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外,更应该多与企业寻求校企合作,与企业接轨,学习和了解企业的新技术,甚至承接企业科研项目,共同寻求科技创新。学校之所以被区分为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并非是普通高校偏向于理论科研而职业院校只需学习简单的重复劳动,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面前,各类高校应当发挥各自的优势,共谋科技发展。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显然其在动手能力方面应该有更多优势,而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也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不断被发掘和创造出来的。因此,这类学生在行业技术发展方面应当比普通高校更具优势,毕竟技术的革新不是靠理论的堆砌实现的,而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在重复的尝试中总结出来的。而在校生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加充实,更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勤于思考的习惯,也能让学生更早的接触企业实际的工作,适应技能技术的革新,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应当正视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立自强意识

人的智力水平几乎是相当的,研究表明多数人的IQ智力水平在85-115之间,差距并不大。只是由于每个人从小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同以及个人的专注力兴趣爱好不同,导致中高考成绩的差异。因此仅仅用高考成绩甚至本专科学校的等级差异来区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甚至浅显的区分生源质量的好坏是不科学的。然而在社会的主观意识导向之下,在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观念之下,有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经历羞于启齿,在竞争中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的未来没有出路,迷茫的同时更加放任了自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更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成长,对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引导,一定要营造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成长氛围。把自强自立的信念灌输到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中,使之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能力、有担当、自信自强的新时代接班人。

四、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培养吃苦耐劳、潜心钻研、拥有创新思维的时代新人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古代有文武状元,有诸子百家,墨家文化甚至一度与儒家文化齐名,并成为二大显学,甚至有“非儒即墨”的说法。而墨家的两大思想遗产之一便是“工匠精神”,所以“工匠”不应该被贴上“苦活”“累活”的标签,社会上没有任何一种工作是可以轻轻松松拿到酬劳的,不同的只是创造社会价值的形式。在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职业教育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除了职业院校当时的就业优势外,更多地还是能从这样的平台中学习到实用的技术,有一技傍身便可解决生计。因此职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精益求精、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的工匠精神。只有让学生静得下心,动得了手,用得了心,才能钻得深、研得精,思想投入了,技术上才能过的了关,才能有更深的理解和创新。然而有些高职院校盲目追求招生数量,而忽略了实训场所的建设,使得学生实训条件有限。甚至于实操过程中,有的学生连机器设备都摸不到,这何谈动手能力呢?如何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呢?所以高职的学生应当更多地进行实操练习,降低人机比,使更多的学生在有限的实操课程当中,能够有更多的操练机会,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五、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

如今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泡在蜜罐里成长起来的,没有吃过苦,也很少体会到社会的疾苦。所以我们更应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们能够了解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近期常常在新闻中看到有个别学生拿着父母起早贪黑辛苦赚来的钱任意挥霍,充游戏币、打赏网红、买名牌衣物、在公共娱乐场所消费,甚至他们都不知道他们短时间内挥霍掉的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竟然是家里的全部积蓄,对于父母只懂索取不懂关心,因此职业院校更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爱国的同时,也能够体会父母的不易。另一个方面,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学生抑郁症自杀率居高不下,这与学生很少接受挫折教育有很大关系。学生涉世不深,没有经历过太多挫折,遇到问题容易钻牛角尖,想不开,而刚刚进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问题更应当引起重视,要加强心理健康引导,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特别关注。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义利观、成败观,让其知道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坎坷和不顺,而这些坎坷和挫折正是帮助我们成长的最好历练,能够坚持过这一段最难的时候,便会获得成长和升华。

总之,职业教育院校若想在市场人才缺口的大环境下提高自身地位并站稳脚跟,应当在深刻分析生源特点、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提升人才整体素质等方面多方向施力,发挥职业教育在“实业兴邦”“产业强国”理念指导下的优势和作用,更好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国工匠”和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跃.以“工匠精神”引领职业教育发展[Z].https://www.360kuai.com/pc/96243ff75d677fe8a?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2021-08-01

[2]韩锦秀. 扬大国工匠精神,为职业教育换血[Z].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5947302144230375 ,20-01-17

[3] 张乐. 职业院校如何应对新职业人才缺口[N].中国青年报.2020-10-22


(1990-),女,汉族,人,本科,单位:,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