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模式浅析无线电测向运动赛事的经济效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基于“体育 +”模式浅析无线电测向运动赛事的经济效应

张亦勋 吴倩君 张哲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针对市场经济下广东省内举办的无线电运动赛事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发现,各类无线电测向运动赛事可以灵活运用“体育+”模式对举办地总体上能拉动经济增长,形成正向良好的经济效应积极影响。

关键词:“体育+”模式;无线电测向;运动赛事;经济效应

  1. 无线电测向运动与“体育+”模式

1.1无线电测向运动

无线电测向是一项集科技、体育、趣味于一体的竞技体育项目,是业余无线电活动的主要内容。运用类似于捉迷藏的方式,通过手持测向机去寻找隐藏起来的无线电信号源,是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虽然对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而言,无线电测向运动相对小众,但其对个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技素养自立自强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2“体育+”模式

“体育+”代表一种新的行业融合形态,即充分发挥体育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体育运动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体育运动为基础项目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3“体育+”模式的发展现状

“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经济”“体育+农业”等不同行业的融合,成为发展体育产业,推动全民运动的新兴发展道路。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个政策支持“体育+”模式的发展,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推进全民健身与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强调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也提到发挥体育综合带动效应,《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

  1. 无线电测向运动系列赛事的经济效应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南粤古驿道系列赛事和无线电测向系列赛事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能增加地区GDP和就业率上。从近年来的各类比赛(如表1)和赛后反馈分析中发现,体育赛事对举办赛事所在地的正面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020年

广东省无线电测向冠军赛

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

广东省定向冠军赛

肇庆鼎湖

2020年南粤古驿道大赛总决赛

汕头南澳岛

2021年

广东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东莞市道滘镇花茶湾·冠军营地

2021年南粤古驿道大赛第一站

汕尾海丰

2021年南粤古驿道大赛第二站

东莞石排

表1 近两年内部分相关赛事及其举办地

(1)体现在对GDP的拉动。运动场地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用料需求和运动员对运动产品的需求带动相关工业的供给增加,促进当地第二产业的发展。整个赛事过程中,比赛相关人员的衣食住行增加了对农产品、餐饮服务、旅游服务的需求,促进当地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三大产业的增加值有助于拉动GDP增长。例如:广东省无线电测向冠军赛在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举办,包括定向猎狐在内的无线电测向运动比赛会设置赛前热身等候区和赛后休息区,赛前赛后运动员对水份和食物的需求关乎体能保存和竞赛发挥,组委会会在等候区和休息区划定一块固定区域,提供给当地商家和农户用于搭建展位,一方面销售必须的补品,另一方面销售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特色美食,将赛事扩大到展销会,这样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和政府税收,也能带动当地三农的发展。由于赛程跨度较大,竞赛时间通常设置在周末,参赛团队人员有住宿、用餐的需求,体量庞大的参赛人员会给当地餐饮行业、民宿及酒店行业的营业额产生积极帮助。

(2)体现在就业方面。赛前对比赛场地的建造、布置或维修以及比赛周边地区的道路桥梁等建设维修,能带动建筑业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完善后的基础建设既对赛后当地居民全民健身提供了条件保障,也提高了城市整体形象,完善了城市功能,有利于后期招商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3)体现在文化的传承方面。例如:2020年广东省定向冠军赛在肇庆鼎湖举办,2021年南粤古驿道大赛第一站、第二站于汕尾海丰、东莞石排举办,对于短距离定向猎狐赛事,举办方选择赛事路线时侧重选择经过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且建筑风格古朴村庄的驿道。在这类村落附近开展测向比赛,一是通过复杂的建筑群增大竞赛的难度系数和挑战性,分化参赛选手的水平,吸引更多的选手参加,增加人流量。二是让选手在古巷中奔跑,感受现代与历史的碰撞,增加竞赛的趣味性,培养选手们对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激发对驿道文化的兴趣,甚至可以在赛后开展对当地的文化研学之旅,以此增加对古村落文化的曝光率,推动文旅行业的发展。

(4)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相关赛事在场地的选址上会有所侧重,生态环境较好或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的野外、山林、国家保护公园等场地,通过让运动员们在原始而纯粹的野外场地中奔跑,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思考人类应当如何与自然相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例如:广东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东莞市道滘镇花茶湾冠军营地举行,营地周边所在村落有一细氹河长1.2km,分别连接北海水道与思贤河,是该村大氹和细氹村民小组的主要河流,同时也是该村水岸枫林景观点的主要依偎对象。近年来伴随着“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的开展,对该河有了更大力度的保护以及品质的提升,实现了水体无黑臭,水面没漂浮的目标。运动员在这样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村落中竞赛心旷神怡。

(5)体现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区别于常见的球类项目和传统的田径类项目,无线电测向运动竞赛最大的特点以及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每一次的路线和场地都不同,具有极强的观赏性。通过在场地设计多个观赏点架设直播机位并配合无人机拍摄进行赛事直播,在直播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与当地有关的旅游广告与介绍,这样的直播设计可以使得观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观看到广告,同时也能起到宣传当地旅游资源以及人文风情的作用,充分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例如:2020年南粤古驿道大赛总决赛在汕头南澳岛举行。南澳岛本就是中国唯一一座全岛域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海岛,是南澳县唯一有居民居住的岛屿。南澳岛素有历来是中国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中国大陆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北濒柘林湾、南濒南海。利用赛事打开当地知名度,通过保护性开发改造一些符合条件的村庄,逐步建立基础的文体休闲设施,推广全民健身计划,打造“运动特色休闲小镇”品牌,有利于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由举办赛事需求而带动的完善基础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为城市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内在的硬实力的发展,有助于完善赛事举办地区的基础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及融合,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和政府税收,就长久而言能促进产业整体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赛事的相关宣传增加了城市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外在软实力,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有助于为后续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1. 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本文浅析了无线电测向赛事对举办地的影响,得出:正面影响包括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就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等,并且正面影响远大于负面影响。再以相关赛事为例,从“经济”、“就业”、“旅游”、“生态”、“文化”五个角度简单分析了无线电测向运动赛事,能够很好地将体育和经济、就业、旅游、生态、文化相互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成功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营造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体育助力的良好局面。

3.2建议

赛事带来的经济效益只是短暂的,为了更好地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大力推行“体育+”模式,将“体育+”模式运用到更广泛的地方中去。(2)政府助力地方赛事宣传,弘扬体育精神,打造城市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3)赛事主办方根据运动赛事特点,可适当设置“家庭组”“业余组”等,扩大测向运动受众。并且参赛者可结合自身经验经历,积极参与“体育+”的调研学习和宣传活动。


【参考文献】

  1. 程童.全运会赛事营销对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综合研究[J].商业经济,2021(10):68-69+145.

  2. 聂海峰,邢春冰,赵瀚穹.举办体育赛事能促进经济增长吗?[J].经济学报,2016,3(04):85-114.

  3. 李佳.大型体育赛事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其优化策略——以第十三届全运会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03):83-88.

  4. 黄磊,林显鹏.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更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0(05):99-105.

  5. 张亦勋.我国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开展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8):35-36.

  6. 师博,任保平.大型体育赛事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效应研究——基于第14届全运会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02):134-139.

  7. 范青亮,洪永淼.大型体育赛事的经济效应及其评估——以马拉松为例[J].中国经济问题,2021(02):24-41.

  8. 朱晓红,白晋湘.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助力特色小镇建设价值与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1(07):78-83.

  9. 张哲,张亦勋,林中伟.无线电测向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01):107-108.

  10. 李棒棒. 广东省体育精准扶贫发展策略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20.

课题项目:基于“体育+”模式浅析无线电测向运动赛事的经济效应 编号53JY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