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湿病及其治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浅论湿病及其治法

周清树

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镇卫生院 重庆 城口 405900

摘要:目的:介绍湿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及临床常用治法。方法:确定湿病的概念及病种范围、分析湿与自然环境和人的相互关联,阐述其致病特点、发病及治法。结果:加深对湿邪致病的原理认识,丰富湿病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结论:湿病治疗,基于辨证论治准则。

关键词:湿病;病种;相互关联;致病特点;发病;治法

湿病病机在于体内蕴积湿邪,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四季皆可见。该病根据病因可分湿邪内生导致的内伤湿病和外邪入体引发的外感湿病。中医湿病常见的有暑湿、湿瘟、黄疸、伏暑、淋证、痰饮、水肿、泄泻、臌胀、痢疾、痹症、带下等,涵盖西医内、外、妇、儿、皮肤等多科病种。

1 湿与自然环境和人的相互关联

湿是六淫之一,太过或不及皆能致病。太过表现为湿淫,即湿病;不及表现为燥淫,即燥病。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气候有较大差异。东、南方河流湖泊广布,且近海邻水,气候温暖潮湿;西、北方地处高原,深处内陆,气候寒冷干燥。是故,湿病在南方地区较为普遍。《六因条辨》中曾言:“盖江南地卑气湿,沿江濒海,雾露风潮,较别处尤甚,且易感染”。湿土载四行居中央,寄旺于四季与四方相应:在春为风湿应东方,在夏为热湿应南方,在秋为燥湿应西方,在冬为寒湿应北方;由此决定它容易兼夹六淫当中的其他五邪:风、寒、暑、燥、热。湿土对应长夏(夏至~处暑),从气象角度而言,此季降雨量全年最多,常因暴雨连绵,甚至洪水成灾,导致湿气过盛;气候炎热导致天阳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异常闷热;此时人体脾胃经气旺盛,同气相求,湿病的发生率远较其他季节为高。

2 湿邪致病特点

2.1 湿为阴邪,与阳气相冲,入体易阻遏气机。湿邪入体经久不散,则留于经络,积于脏腑,气血经气运行不利,致病常见小便短涩、胸闷脘痞、大便不爽等症。湿为阴邪,阴湿强则阳气弱,邪气滞留人体过久,势必损伤阳气。脾属太阴,主水湿运化,喜燥而恶湿;湿邪侵袭,常先困脾,导致脾阳虚弱,运化受滞,湿邪滞留,则发为水肿、泄泻等疾。

2.2 湿性重浊。湿邪袭表,可见身体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裹,关节疼痛重着;分泌物和排泄物浑浊、秽浊不洁,如疮疡、湿疹、苔腻、面垢、眵多,小便浑浊,大便溏泄,下痢粘液,妇女带下等。

2.3 湿性黏滞。湿病症状黏滞不爽,以排泄物不畅、分泌物滞涩为征象,舌苔厚而黏腻;病程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或时起时伏。

2.4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类于水,有下趋之性。《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容易侵犯身体下部,例如淋证、水肿、泄痢、妇女带下,下肢溃疡等。

3 湿病的发生

3.1 外感,多与季节气候、工作生活及居住的地理环境等密切相关。如夏季降雨充沛,湿气过盛,人感其邪。久居空调房、地处沿海、居处潮湿是重要诱因。农民、渔民、矿工易发湿病。戴思恭有言:“伤湿为病……皆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著湿衣所致”。

3.2 内伤,多与饮食失宜、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3.2.1 酒为湿热质阴之体,湿中发热。如饮酒过量,损伤肝脾胃肠;长期嗜酒无度势必酿生湿热。叶天士认为:“酒客里湿素盛”。现代人皆嗜好饮用啤酒,久之大腹便便,形成“啤酒肚”,印证“胖人多湿”之说。

3.2.2 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导致津液代谢输布障碍,而生内湿。脾主运化水湿,五行属土,土制水,若脾脏功能失调,运化失健,津液内停为湿。《黄帝内经》中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通调水道,通过呼吸、排汗参与津液代谢。肾对于津液的输布排泄起着主宰作用,《黄帝内经》亦有言:“肾者水脏,主津液”。肝可行气利水,是主疏泻之器官,气通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肝气失行,疏泄受滞,木郁乘土,以致脾脏失调,湿邪内生。心主血脉,心肾水火既济,因心肾阳虚导致全身水湿泛滥而水肿;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协助水液代谢。小肠主液,其泌别清浊的功能关乎尿量和大便的质量,湿邪所致泄泻的治疗首先即要考虑“利小便实大便”。大肠主津,吸收糟粕当中的多余水分形成粪便,即燥化作用;若燥化不及,水湿停留而发生便溏、泄泻。膀胱主贮尿排尿,依赖于肾气的蒸化、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若膀胱气化不利,开合无权,可出现小便异常。所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黄帝内经》有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均与水有关,涉及水液代谢的气化、敷布、转输和排泄等各个环节。

4 湿病的治法。

4.1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提出了苦温淡渗、辛温利湿、燥湿发汗的治法。“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即逐水消肿、发汗、利小便三法治疗水肿。

张仲景提出“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的著名论述,使水肿病的治法更加具体化。

4.2 湿病的现代治法

4.2.1 单纯祛除湿邪

4.2.1.1 发汗祛湿法,用于风湿、寒湿、湿热困于肌表的病证,药材常用羌活、桂枝、独活、防风、荆芥、香薷、麻黄等。羌活气雄燥烈,偏入上焦,胜湿止痛之力强。代表方荆防败毒散、羌活胜湿汤。

4.2.1.2 芳香化湿法,用于湿邪困阻中上焦的病证,药材常用藿香、苍术、白豆蔻、佩兰等。藿香佩兰相伍,解除头重如裹效果最好;白豆蔻善解除上中二焦湿困之症。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4.2.1.3 苦温燥湿法,用于湿邪困阻中焦的病证,药材常用厚朴、草果、苍术、砂仁、陈皮、白豆蔻等。以苍术燥湿之力最甚,草果化垢苔立竿见影,厚朴降气除胀满最效。代表方平胃散。

4.2.1.4 淡渗利湿法,适用于湿邪困阻身体的任何部位,特别适合于湿蕴下焦证。人体排泄多余水液主要依靠小便,且湿邪重浊趋下,利小便祛除湿邪最便捷有效。《医学正传》有言: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药材常用滑石、猪苓、车前子、茯苓、泽泻、木通、金钱草、茵陈等。代表方八正散、茵陈五苓散。

4.2.1.5 升阳除湿法,又称“风药胜湿法”,使用辛温的风药升腾阳气,以风胜湿,此法根于五行学说,特指肝木与脾土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引申为空气流动使水分蒸发而干燥的自然现象。主要用于脾虚清阳不升、湿浊内生的病证,还可用于湿邪困表之证。药材常用柴胡、独活、防风、羌活、升麻等。代表方痛泻要方、升阳除湿汤、九味羌活丸。

4.2.1.6 通便导滞法,即使用能祛除湿邪、通利大便的药物,达到通下肠腑湿浊之邪,畅通腑气的治法。用于湿热久羁,郁结中焦,肠道气机不利的病证。药材常用有槟榔、莱菔子、大黄、瓜蒌子等。代表方枳实导滞丸。

4.2.1.7 攻逐水饮法,即使用峻下逐水、能通利大小便的药物,强烈迅速地逐除体内积水的一种治法。此类药物使用之后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大小便的次数和排泄量,间接发挥消除体内积水的作用。药材常用甘遂、牵牛子、大戟、商陆、芫花等;此类药物大多数具有毒性,不可孟浪妄投,宜中病即止。常用于臌胀(腹水)、饮停胸胁(胸腔积液)等疾病。代表方十枣汤。

4.2.1.8 通络祛湿法,使用祛风除湿、通络活血的药物以祛除经络筋骨中的湿邪,畅通气血,解除痹痛。用于各种痹症。药材常用独活、雷公藤、威灵仙、蚕沙、络石藤、防己、海风藤、青风藤、五加皮、乌梢蛇、白花蛇等。独活善治下半身痹痛,祛湿力强。藤善祛风活络。蛇类药走窜力强,善治顽痹。雷公藤毒性大,止痛力强,多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代表方独活寄生汤。

4.2.1.9 燥湿祛毒法,本法具有较强的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用于各种皮肤病、带下病、寄生虫病(如疥疮)等。药材常用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蛇床子、黄柏、苦参、苍术等。代表方祛风除湿汤。

4.2.2 针对兼夹病邪:清热、散寒、润燥、消食导滞、化痰、活血化瘀等。

4.2.3 调理三焦气机和脏腑功能:宣肺达邪(提壶揭盖)、理气和中、健脾益气、温补脾阳、和解少阳、疏肝理气、温阳利水、温阳止泻等。

5 治疗湿病的常用中成药:解表除湿的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理气化湿、和中正气的藿香正气制剂。补益脾胃、行气利水的木香顺气丸。补脾胃、益肺气、止泄泻的参苓白术颗粒。温肾利水、化气消肿的济生肾气丸。清热利湿通淋的八正合剂。燥湿清热,止痒解毒的金蝉止痒胶囊。健脾益气、除湿止带的除湿白带丸。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舒筋止痛的复方风湿宁片。临床需根据不同的病种、病位、证型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中医的朴素理论源自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总结和生产生活实践,把人融于自然界而不孤立地看待,“整体观念、天人合一”即是此意。对中医湿病的现代认识和临床治疗,仍应根于中医,借助西医,中西结合,优势互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王彦晖.中医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孔立,刘清国,应林森,等.中医八大经典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3]谢鸣,贺又舜,樊巧玲,等.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张伯臾,董建华,周仲英,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杨晋翔,张晓梅,王永炎,吴勉华,等.中医内科专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