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使用免疫组化检查的准确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乳腺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使用免疫组化检查的准确性分析

刘欣

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卫校 615000,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使用免疫组化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收集乳腺肿瘤以及乳腺良性增生案例,其中乳腺肿瘤患者案例42例为观察组,乳腺良性增生女性案例32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穿刺活检,收集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验。记录和观察两组患者免疫组化指标。结果 采用免疫组化检查时观察组患者HER-2、EGFR、Ki67、P63等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乳腺肿瘤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检查时刻有效进行疾病诊断,且有准确度高的优势。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检查;P16基因;核蛋白Ki67

乳腺肿瘤为女性患者多发恶性疾病,可分为良性、恶性两个类型,直接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现阶段有多个指标进行疾病判定例如:肿瘤体积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是否腋窝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但为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则需更为准确的诊断方式。免疫组化检测即为医生最常用的辅助性诊断方式,不仅可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同时也可评估间质浸润、区分导管和小叶性肿瘤以及预后蛋白表达情况,为疾病治疗提供科学判定[1]。为尽早发现乳腺疾病,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提升疾病诊断准确度,现即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分析免疫组化检查时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收集乳腺肿瘤以及乳腺良性增生案例,乳腺肿瘤患者案例42例为观察组,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54.26±2.18)岁,体质量指18.12~25.30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24±1.67)kg/m2;乳腺良性增生女性案例42例为对照组,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54.30±2.22)岁,体质量指数18.20~25.43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15±1.43)kg/m2,基础信息差异小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接受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②患者均出现乳腺疼痛、乳腺肿块问题,③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器官功能受损患者,③合并精神功能障碍或遗传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收入乳腺组织标本,采用浓度10%的甲醛溶液样本固定2h,之后需对样本予以脱水干预,之后将其埋入石蜡内,将乳腺组织样本切片厚度控制为2~4μm,染色时主要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剂盒为DAB试剂盒以及免疫组织化学S-P试剂盒,在进行操作时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操作,主要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EGFR)、核蛋白Ki67(Ki67)、P63抗体(P63)、P16基因(P16)、基地细胞角蛋白CK5/6(CK5/6)进行阳性检测,主要通过双评分法评估免疫组化检测指数、阳性状况。

A为阳性细胞占比:1分(占比率<25%);2分(25%~50%);3分(>50%);B为染色强度:0分(未着色);1分(浅黄色);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A+B>2分阳性;≤2分阴性。阳性提示癌细胞存在。

1.3观察指标

其中主要对比患者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其中主要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比患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数据,以X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x±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检查时观察组患者HER-2、EGFR、Ki67、P63等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

表1 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

免疫组化检测

例数

对照组(42例)

观察组(42例)

X2

P

P16

阳性

15(35.71)

34(80.95)

17.681

0.000

阴性

27(64.29)

8(19.05)

P63

阳性

16(38.10)

33(78.57)

14.155

0.000

阴性

26(61.90)

9(21.43)

Ki67

阳性

17(40.48)

37(88.10)

20.740

0.000

阴性

25(59.52)

5(11.90)

EGFR

阳性

16(38.10)

38(90.48)

25.096

0.000

阴性

26(61.90)

4(9.52)

HER-2

阳性

17(40.48)

39(92.86)

25.928

0.000

阴性

25(59.52)

3(7.14)

CK5/6

阳性

18(42.86)

40(95.24)

26.960

0.000

阴性

24(57.14)

2(4.76)

3 讨论

乳腺肿瘤为女性患者常见疾病,主要分为良性乳腺增生、乳腺癌,其中乳腺增生患者存在恶化可能,治疗不当则会发展成为乳腺癌。乳腺癌则为乳房腺上皮细胞增生失常、无规律、无限制恶性分裂产生的疾病[2-3]。手术为乳腺疾病重要治疗方式,但不同性质乳腺肿瘤需要不同治疗方法方可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免疫组化为恶性肿瘤疾病诊断金标准,通过肿瘤相关细胞因子阳性诊断,即可判定肿瘤是否为良性[4]。CK34βE12以及CK5/6均为细胞角蛋白,恶性肿瘤组织内生物活性、细胞成分均呈现为强阳性反应;HER-2、EGFR则为酪氨酸激酶受体,该指标可有效促进肿瘤细胞繁殖以及淋巴结转移,当机体内发生癌变时其水平可快速提升,主要呈现为阳性;P63以及P16则可对肿瘤细胞进行负向调节,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繁殖;Ki67也可有效促使肿瘤细胞分裂,因此该指标可有效判定肿瘤细胞增殖,随着指标水平提升,肿瘤增殖速度越快,同时恶化程度也会越高;PTEN则有一定磷酸酶活性,当患者机体内该指标水平突然降低时则可考虑身体可能发生癌变[5-7]。对于各指标在疾病诊断中效果分析时发现,观察组患者P16、P63、Ki67等指标水平和对照组比有较大差异P<0.05。此种情况主要原因P16、Ki67等均和肿瘤细胞分裂、繁殖、抑制等有关,当患者接受免疫组化诊断时即可判定该指标为阳性或者因此,虽然单一指标判定时准确度不高,但多指标联合诊断时则可有效提升诊断有效度。

综上所述,乳腺肿瘤患者接受病理诊断时采用免疫组化方式检查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度,进而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海峰, 张海林, 孙永欣,等. 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生存素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综合临床, 2017, 33(10):869-872.

[2]刘宇琼, 张敏, 黄会粉,等. CD34,CD10,CD117在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作用[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31(6):535-537.

[3]刘寒, 牛昀. 乳腺单纯型黏液癌126例临床病理分析[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 26(3):162-164.

[4]宋美英, 王玲, 张财家,等. 对比分析青年及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J]. 当代医学, 2019, 25(28):80-82.

[5]马福华. 乳腺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使用免疫组化检查的准确性分析[J]. 临床研究, 2021, 29(9):135-137.

[6]张萍.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8, 10(1):48-51.

[7]李双双. 27例乳腺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 24(4):3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