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诗《江格尔》中的生态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论史诗《江格尔》中的生态观

图雅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 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目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生态保护、生态安全的要求日益提升。其实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关注蒙古族自古以来便非常重视。史诗《江格尔》中提到了蒙古人民的生态理想。这种理想体现在蒙古族人民敬天畏天,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的诗性智慧中。

【关键词】史诗 江格尔 生态观


蒙古族自古以来对自己修养生息的土地,自然环境无比热爱,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较强的生态意识。蒙古族将自然中的山水、森林、湖泊不仅视为有生命,而且在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下认为,山水、树木、森林、草原、湖泊和飞禽走兽都有掌管他们的神灵。所以蒙古族先民早早意识到要在这片草原上繁衍生息,世代生存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休戚与共。蒙古族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与自然倾诉,在大自然中获取某种慰藉和精神力量。蒙古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在蒙古族古老的口头传统神话、传说、史诗、民歌当中都有体现。史诗《江格尔》作为古老口头文化的代表,其中蕴涵了蒙古先民的生活习俗、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透射出了草原文明的鲜明特征。特别是史诗中蕴含的蒙古族的生态意识和以自然精神渗透人类生存的诗性智慧。这恰巧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相吻合,同时对全球生态危机也会起到启示性作用。

  1. 敬天畏天观

蒙古族的敬天畏天思想与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蒙古高原夏季少雨,冬季干旱、寒冷又漫长,人们常常会受到自然环境的袭击和危害。面对强大的自然力蒙古族先民总是那样的渺小和无能为力,慢慢的似乎从萨满的万物有灵思想中找到了答案。他们认为万物都有管理他们的神灵,天神管理着世间的一切,就像蒙古族人民认为成吉思汗是上天派来管理和统一蒙古的。所以他才有那般伟大,能够横跨亚欧大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所以蒙古族认为无论从自然的角度还是从人文的角度都认为天有无限的能力,因而自然的形成了敬天畏天的思想观念。如史诗《江格尔》中可汗们为江格尔宫殿选址就遵循了敬天畏天的观念。

“建筑这座宫殿?

要向着光明,向着太阳,

在芬芳的大草原南端,

在平顶山之南,

十二条河流汇聚的地方,

在白头山的西麓,

在宝木巴海滨,

在香檀和白杨环抱的地方,

建筑这座奇迹般地宫殿最为吉祥。”[1]5-6

能够牢记过去九十九年福祸和洞悉未来吉凶的阿拉坦策吉老人说:

这宫殿要庄严雄伟,

比青天低三指;

要是筑到九重天上,

对江格尔不吉利。”[2]6-7

“向着光明,向着太阳”体现了蒙古族“敬天畏天”的思想,也体现了蒙古族认为东方和日出的方向为吉祥的自然观。“在芬芳的大草原南端,在十二条河流汇聚的地方”建起了圣主江格尔的宫殿。蒙古族无论在蒙古包的选址上,还是可汗宫殿的选址上,水草茂盛是他们的首选。在宫殿的高度上阿拉坦策吉老人说:“比青天低三指/要是筑到九重天上/对江格尔不吉利”这里体现了蒙古人民对“天”的敬畏。即使像江格尔这样的最高统治者也不能违背天意,可见敬天畏天成为了人们普遍遵守的自然规律。谁人都不违背天意,否则万事不顺,不吉利。

蒙古人民的敬天畏天观念从远古流传至今,无论是处在人类的童年期,对诸多自然现象不知缘由而恐惧,还是随着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诸多自然现象都知其缘由的今天,人们对自然、天地依然怀有敬畏之情。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俄罗斯思想家奥斯宾斯基指出:“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存在物……我们认识到了地球——它的土壤、山脉、河流、森林、气候、植物和动物——不可分割性,并且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尊重,不是作为有用的仆人,而是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3]450 地球是个完整的存在物,在地球中的所有存在物都是平等的存在,这体现出了生态整体主义思想。蒙古高原幅员辽阔,既有舒适清爽的怡人风景,也有灾害肆虐的残暴景象。如这般生存环境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使人们早早的意识到草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要想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蒙古族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在史诗《江格尔》中也有体现。

江格尔的乐土,四季如春,没有炙人的酷暑,没有刺骨的严寒,清风飒飒吟唱,宝雨纷纷下降,百花烂漫,百草芬芳。[4]4

江格尔的乐土阿茹宝木巴之所以有如此美丽的环境,四季如春没有酷暑和严寒,秋风、宝雨、百花、百草等描绘自然环境的词汇可以了解到这是和阿尔泰山真实的自然环境有所不同的理想自然,这样理想自然生态环境的得来不易,草原人民早早意识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有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原本寒风冷冽、干旱少雨的新疆阿尔泰山附近变成了人间乐土。

巍峨的白头山拔地通天,金色的太阳给它撒满了霞光。茫茫的沙尔达嘎海,有南北两个直流,日夜奔腾喧笑,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江格尔饮用的奎屯河水,清冽甘美,汹涌澎湃,不分冬夏长流不竭。

[5]4-5宝木巴人民尽情的在这有山、有水、有湖、有海、有阳光、有雨露的人间乐土,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恩惠,成为美丽草原的有机体。在这美丽的如天堂一般的自然环境中江格尔及其六千零十二名勇士在此繁衍生息 ,共筑诗意的阿茹宝木巴。在阿茹宝木巴中人与自然中山水、湖泊相拥,传递出一种别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蒙古人的生存状况与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有相似处。大自然是人类的共有家园,人不仅是大自然的征服者还是大自然的保护者、管理者、守护者。历史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理想相处模式为和谐共生。这在蒙古先民的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来,这也启迪当今的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建人类物质及精神家园。

三、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从古到今一直与动物有着不可分割的缘分。从远古蒙古族的狩猎为生,到后来的以畜牧为主的生产生活中,动物一直满足着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满足着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蒙古族人民认为动物不仅是自然物,也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战友。用拟人化和人格化的手法赋予它们人的意志、生命和思想感情。陈寿明说:“在游牧民族中,主人与马的关系是人与动物关系的集中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缩影和典范”[6]68马与蒙古人的关系和情感,我们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各种口头传统中都能深切的感受到。史诗中描绘和塑造的马形象、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马”的崇拜和赞许。

史诗《江格尔》中每一位英雄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骏马,这些马不仅是英雄们的坐骑,还是他们的朋友、战友,恩人(救命者)。江格尔及其英雄们所创造的宝木巴伟业与众多英雄及其坐骑密不可分。

史诗中的英雄从几岁开始便有了自己的坐骑,一般都是英雄的父亲为其准备战马,母亲为其战马准备马鞍、鞍垫等马具。阿拉坦策吉的“大红马迅猛疾飞,好像离弦的箭一样,好像呼啸的弹丸一样强,大红马奔驰了五十个日夜。”[7]33萨纳拉在征服恶魔途中遇见美丽的姑娘,请他到宫殿中宴乐结果耽误了两个七天时,他的红沙马嘶鸣:“妖魔未除,你不要久停”[8]81战马在主人迷失自我时催他动身,体现出了战马与主人的朋友般的情谊。

江格尔六岁时赶走了阿拉坦策吉的约八万匹铁青马,被阿拉坦策吉追赶,并被其箭射穿后背,失去知觉从马背上昏迷欲倒时“灵敏的阿兰扎尔通达人性,却不叫小主人落鞍。阿兰扎尔丢下追赶的马群,驮着江格尔飞奔……”[9]19洪格尔在与敌人斗争中马受伤时他也有背着马奔跑的经历。

以上,都体现出了马与英雄们不仅是主人与其马的关系,而是将马拟人化,体现出马与主人的如战友、如兄弟一般深厚的感情。另外,史诗中也描绘了人和动物的互变,英雄变成蜘蛛、美女变成天鹅等。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思想。

总之,史诗《江格尔》作为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它是勤劳、善良、智慧又富有神奇想象力的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史诗《江格尔》不仅描绘了:“五畜肥美,不减膘情;没有死亡,人人长寿;永远保持着二十五岁的音容。没有贫困,永远富饶;没有动乱,永远安宁;没有孤寡,人丁兴旺,永恒的幸福,伴随着太平”。[10]514 人人向往的理想社会,还描绘了理想自然。史诗中的理想自然主要不仅体现在阿茹宝木巴优美的自然环境还体现了蒙古族的敬天畏天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蒙古族自古便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一传统延续至今,为今天的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2][4][5][7][8][9]色道尔吉译.蒙古族民间史诗《江格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5-6,6-7,4,4-5,33,81,19,514页。

[3]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450页。

[6]陈寿明.草原文化的生态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68页。

作者简介:图雅,蒙古族,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蒙古族民俗与民间文学。

项目:西北民族大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西比较诗学与文艺思潮研究”(项目编号:10013602)成果。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

图雅:13649319495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