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式主题阅读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STEAM式主题阅读探究

张瑞霞

珠海市香洲区第六小学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内容提要:小学是进行课外阅读指导重要阶段,融入STEAM,把主题阅读打造成课堂教学延伸平台、孩子成长阵地,有利于解决孩子读书实效性不高问题,还有助于发挥所长。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加进STEAM元素,尝试通过建微信公众号、推荐书目、微课指导、开展活动、多元评价、构建模式等步骤把主题阅读落到实处。

关键词:STEAM 主题阅读 公众号 微课 活动 评价 模式


1+1>2?的确这样!

1+1>2?的确这样!“1”指STEAM,它可提高孩子综合能力,发挥所长。另一个“1”指主题阅读,它是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的方法,可让孩子多角度、更全面理解同一主题思想。小学是进行课外阅读指导重要阶段,融入STEAM,把主题阅读打造成课堂教学延伸平台、孩子成长阵地,有利于解决孩子读书实效性不高问题,还可助其提高综合能力。两者相加可起到1+1>2作用,主题阅读可化身为集艺术性、体验性、协助性、设计性等跨学科阅读盛会,焕发出夺目光彩。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开展探究,做了以下尝试:

一、建微信公众号,营造STEAM氛围引入主题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探究伊始,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当前主题阅读情况。我们发现班是否倡导读书、指导形式是否有趣等因素直接影响主题阅读效果。我们尝试着融入STEAM:

1、建立微信公众号,为主题阅读助力。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课题专用的微信公众号取了一个有趣的名称——巧巧熊乐园。这个平台将是我们引导孩子读书、争取家长支持、展开活动、体现STEAM魅力的平台。

2、创建一个图书角。各班设立班级图书角,可放置主题阅读指定图书,也可把同学们看完、闲置好书捐赠图书角。好书推荐与分享可引起更多人阅读积极性,丰富阅读资源。[1]

3、发倡议书,让家长重视读书,明白主题阅读的重要性。我利用班级Q群、微信群、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把倡议书的内涵拓展开去,带动家长,再让他们引导孩子明白阅读重要性。

4、建立《读书成长册》。每个孩子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自己在主题阅读中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参加读书活动作品、获奖等情况记录下来。

二、推荐书目,以STEAM理念筛选主题阅读内容,拓宽阅读广度。

孩子选择有意义书籍甚少与课本接轨,不利系统知识学习。以STEAM理念筛选主题阅读内容就可解决问题。

孩子学段、年龄、心理特点不同,其阅读倾向、兴趣也不同。我们根据此差异性向孩子推荐读物,并列出详细书目让孩子从中选择阅读。如三年级下学期每个单元课文都有不同的主题,我给孩子们每月推荐两本书。如课本第五、六单元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和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我就推荐《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等。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四单元的课文主题是“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推荐了《叶圣陶童话》《昆虫记》等。我们还把推荐的主题阅读书籍整理成表格、做成微课发布到公众号上。

三、微课指导,用STEAM方法强化主题阅读的作用,提高阅读效率。

要孩子爱主题阅读,阅读方法指导很重要。用STEAM方法强化主题阅读作用可提高阅读效率:

1、以“讲”微课,诱发兴趣。我常有意识地以微课形式向孩子“讲述”课外阅读意义作用,用生动有说服力的例子诱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教师讲述,孩子了解了课外阅读魅力,激起强烈读书欲望。

2、以“巧”微课,调动阅读兴趣。悬念调动法、故事梗概法、讲故事、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等都是有效办法[2]。我们以课堂为契机,进行兴趣转移。我们借助课内阅读文本,进行不断延伸,制造悬念来激发孩子读书热情,让其对主题阅读推荐书目产生兴趣。

3、以“教”微课,提高阅读效率。“教”微课是专门教给阅读方法的微课。利用每周固定时间,我们给孩子灌输浏览法、抓关键法、跳读法、猜读法、整体阅读法等阅读方法。每年级方法侧重点不同。以中年段为例,我们着重从几方面加以指导:

(1)指导孩子有序读文。① 按顺序看懂文章。②分步阅读,边读边想边记。③图文并重。在掌握了最基本的整体阅读法后,我们又引导孩子学习其它的阅读方法[3]

(2)加强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孩子在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读书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中运用。

4、以“制”微课,实践阅读。我们引导孩子用STEAM方法来制作微课。孩子自己动手,在“微课选材——微课设计——微课展现——微课录制——微课剪辑——微课上传”。在这过程中,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开始老师教到后面自己一手包办,已经成为微课制作专家。

四、开展活动,借STEAM模式丰富主题阅读,提升阅读品味。

为了检查孩子进行主题阅读的效果,给孩子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我借STEAM模式定期组织了汇报展示。

这些活动调动起孩子各方面的技能,如好书推荐、同读一本书、故事会、读书交流、读书手抄报、读书演讲等活动孩子都很感兴趣。对优胜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展示孩子优秀的读书笔记,互相评比,互相学习,使孩子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我们定期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充分享受进步、收获喜悦。如,《我手写我心》读书手抄报比赛,将读书活动中的小资料、心得感悟制作成手抄报。《书香伴我行》读书心得交流会,孩子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跟同伴一一道来。《阅读分享会》创造机会,让孩子把读书过程中的印象最深的内容与大家分享[4] ……

五、多元评价,让STEAM思维强化主题阅读,巩固阅读成果。

在STEAM思维下“及时、有效、人性”的评价是推进中年段孩子继续进行主题阅的关键,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抓手。我们的做法是:

1、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1)有形类评价。如:检查、评比、交流等课外阅读留下的“有形”痕迹。

(2)活动类评价。检查阅读广度,了解阅读深度的各种针对性活动。如,课外书知识问答大赛、读书分享会等形式。

(3)背诵类评价。围绕课程标准对年段积累要求的背诵检查、交流评估。如,作家名字、对应书名、相关好词好句等形式。

(4)运用类评价。评价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有效整合与灵活使用。我们运用教师评估、孩子评估、师生互评、师生共同评估以及家长评估等方式,强调舍弃甄别,拥抱鼓励的评价原则。如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形式。

STEAM思维下的有效评价使得孩子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后在成功的体验中确立新的目标,奔向新的追求,点燃了每位孩子“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火焰。

六、构建模式,延续STEAM主题阅读,增添阅读内涵。

我校STEAM式主题阅读的操作模式一共分成十步进行:参与调查——进行动员——指定时间——规定内容——推荐阅读——做好记录——指导方法——开展活动——进行评价——实施总结。明了易操作。


在这短短的一年时光里,我们摸索着前行,在主题阅读中融入了STEAM,让课外阅读深入孩子生命,生根发芽。我们相信STEAM式主题阅读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促进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2)

2、一个小孩子课外阅读实践的行动研究 学习导刊 2008(4)

3、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教育导刊 2007(12)

4、博观约取悱发切磋--论课外阅读的延伸与内化 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4(7)

5、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方法 文学教育(下) 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