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1+X”证书制度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陈如柏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本文对 “1+X”证书制度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并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应用这一制度的意义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解决当前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笔者提出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建议,从而为高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

前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得益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反作用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源,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这一专业的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有了极大的需求。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的变革与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本文提出要在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下科学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将“1+X”证书制度融入教育中,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强化其职业素养,实现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1.“1+X”证书制度的基本概念

“1+X”证书制度是在推进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基础,方案中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不仅需要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深化改革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同时还需要提高对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方法的重视,从中借鉴适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在这一制度下,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学历证书对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作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夯实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能力、兴趣、特长等获得相应的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在促进自身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缓解市场就业矛盾和就业偏差。

2.“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

2.1 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应用“1+X”证书制度能够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习更加主动,让学生了解专业自身的弱势和优势,并对未来有准确的发展规划。由于“X”证书具备不同级别,因此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掌握专业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职业要求以及技能证书标准,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实际情况积极考取相关证书,为未来职业发展以及就业等做好基础工作;学生则通过全方位的认识和思考,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证书。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和整体目标,并通过相关证书激发其潜力和积极性。

2.2 有利于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应用“1+X”证书制度,能够强化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促进专业和市场发展需求的融合,不仅为社会参与到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提供了机会,强化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效果,而且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育与岗位培训的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尤其是促进了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融会贯通,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因此,“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升专业人才教育的质量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水平。

2.3 有利于推动产教融合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融入“1+X”证书制度有利于实现产教融合,对促进政府、企业以及学校三方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和配合提供了政策指导。一方面,政府能够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合理制定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并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参考,学校能够以此为基础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对学校培养出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进行选拔,并作为第三方再次对人才进行深入的培养和教育,使其能够在毕业后快速与岗位相融合,实现校企共育。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3.1 人才培养效果差且培养模式单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以及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愈加重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方式,不断改进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此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当前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较为传统,尤其是忽略了人才自身的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对人才的培养明显缺乏定性和统一的标准。不仅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较差,而且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实际岗位需求以及业务要求,整体素质较差,与市场需求之间缺乏匹配性,严重限制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发展,同时对人才自身的职业发展极为不利。

3.2 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不合理

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另一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中的资源配置滞后性较为严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周期通常较长,提升人才的培养效果和质量应在建设前期做好全面的规划和调整,并对人才培养资源进行规划,使人才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和作用。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多是招聘而来,对其进行短期培训并分配岗位,前瞻性和宏观性的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总体规划较差。二是区域性的人才培养资源存在不合理配置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各不相同,人才培养资源一部分城市过剩而另一部分城市缺乏的情况较为常见,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将资源合理配置。

4.人才培养的方法研究

4.1 确定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1+X”证书制度还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尤其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应结合职业发展要求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首先应确定办学层次并对教学进行定位,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情况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基础,采用工学交替为培养方法,明确专业岗位的要求和职责的同时掌握专业职业资格标准,从而确定对应的专业课程,如与城轨交通站务员、车站值班员等相关的课程,并与“1+X”证书制度融合,对“X”证书进行研发,指导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价。总体而言,将“1+X”证书制度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相结合,能够加强课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科学合理地指导实践并强化实际应用效果,使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学基础。

4.2丰富教学方法并强化人才培养效率

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1+X”证书制度合理融合,从而强化人才培养的效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获得“X”证书制度的同时促进其自身职业的发展。一方面在教学中可应用案例情景教学法,模拟真实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联系,让学生发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采用任务驱动方式使学生不断掌握各方面专业知识,并考取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X”证书,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置长期和短期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考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长期教学任务可与专业证书和未来就业相结合,短期教学任务则可融合“X”证书制度,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对于短期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或难以完成的学生则可与其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或兴趣等,进而制定对应的教学任务,实现个性化教学。

5.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注重人才的质量,还要充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需求,积极完善教育和培训体系,对专业布局进行合理优化,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水平。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运营专业中应用“1+X”证书制度,需确定与“1+X”证书制度相符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法以及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等,同时,高校还需强化对“1+X”证书制度的正确认识,加强与各方的联系从而实现课证融合,实现复合型综合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哲,于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行业动态分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32):11-15.

[2]邢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J].中国航班,2021(1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