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实践观——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3

论马克思的实践观——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

王晓馨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8 )

摘要: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与以往旧哲学的重要标志。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实践并对其做了系统的阐述,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马克思站在实践的高度上对一切旧唯物主义作了批判,深刻论述了实践在人类的认识、宗教、人的本质以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人的本质


一、引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得出提纲》中,通过批判和揭露一切旧唯物主义,尤其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的缺陷,阐述了实践在人类认识对象和认识来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从认识的本质、宗教的本质、人的本质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四方面方面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并作出了一系列经典论述。

二、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从《提纲》一开始,马克思就指出了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旧唯物主义不懂得从实践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只是把事物当做感性对象去理解,而不是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因而旧唯物主义只是单纯地从感性对象中了解事物,忽视了人的实践活动在事物中的重要作用,造成了一种片面的直观反映论。正如费尔巴哈,他把人的活动本身仅仅理解为感性对象,人与人之前的关系是一种爱的宗教式的关系,就形式讲,他是实在论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的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1]。而马克思则真正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对于人思维的真理性,不是单纯地通过抽象的理论推演就能得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将思维转化成现实的力量,从而证明思维的现实性。

马克思以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为例,批判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人及其思想观念是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人们的善恶,人们向善是因为有好的社会环境,作恶同样是因为社会环境恶劣,因此,环境对人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同时,环境又不是先天存在的,在这里,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既然环境决定人,而环境又不是先天存在的,那么环境究竟从何而来?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们认为,环境是由一部分天才人物组成的立法者创造的。由此,这些唯物主义者们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在马克思看来,人始终是实践的人,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始终要在实践中获得生成和发展,成为社会性的人。人类社会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一开始,自然是自在的自然,人们通过对自然的不断改造,给自然打上了人的意志和目的的烙印,形成了人化的自然,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越多,自然的属人性也就越明显,进而形成了人类社会。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本质力量,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宗教的本质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在宗教本质问题上,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从世俗世界中寻找宗教根源的做法。费尔巴哈认为任何一种宗教都有其世俗基础,但他绝不希望废除宗教,他希望使宗教完善化。哲学本身应当融化在宗教中。[2]因此费尔巴哈并没有进一步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对宗教的批判并不彻底。而马克思则认为,对于宗教的世俗基础应当从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3]。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的分裂的根源本身就是在世俗世界中,是世俗世界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造成的。只有通过革命的实践,才能真正解决这一矛盾。马克思把世俗世界的矛盾归结为世俗世界本身,世俗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自身产生矛盾并解决矛盾的统一体,不需要上帝的帮助,由此,彻底把世俗世界和神圣世界区分开来,为世俗世界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此外,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视为宗教的本质的思想。在费尔巴哈看来,宗教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宗教把人与人的这些关系神圣化了,使人获得自己完整的意义。只有把这种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打上宗教的烙印,人才是真正完满的。实际上,费尔巴哈为了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一直都在宣扬感性的作用,宣扬具体的、现实的东西。但在人的本质上,费尔巴哈并没有立足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是一昧地强调感性对象的作用,从抽象的人的角度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对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马克思反对这种把宗教式的爱的关系视为人的本质,宗教的本质不应当从纯粹抽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寻找,而应当立足于现实的人,从人的实践活动中寻找。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上一部分谈到,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只是一种宗教上的爱的关系。在他看来,主要的并不是存在着的这种纯粹的人的关系,而是要把这些关系看做新的、真正的宗教……因此,两个人在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宗教

[4]。一方面,费尔巴哈没有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人的本质,他把人排除在历史发展之外,人成为了一个单独的、抽象的个体;另一方面,费尔巴哈把人类一切个体所共有的、最根本的“类”抽象为人的本质,即良心、爱、意志这些单个人所固有的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5]。所以,他只能通过直观的方式去理解人的本质,只是把人当作感性对象,而忽视了人的感性活动。

马克思反对这一观点,他将实践引入人的本质,并以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概括人的本质。他认为,人在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中,把人的意志和目的烙印在了世界中,创造了属人的世界,为人自身提供了实践活动的环境。一方面,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基本属性,人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自身;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通过实践生产物质生活资料,满足基本需求,并在实践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必须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以及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来考察。

四、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

在考察完人的本质之后,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人们所进行的一切认识都是为了实践,都要落脚到实践上。人们通过实践创造自己的社会生活,因而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的社会生活。这是马克思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重要标志,它使马克思真正立足于现实的人的全部社会生活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而揭示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换句话说,要想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必须站在实践的高度上,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把握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因此,人们在通过社会实践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获得大量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实践创造了人类社会全部的社会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在研究完认识的本质、宗教的本质、人的本质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之后,揭示了新唯物主义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重要标志:立脚点的不同,即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在人类社会。在这里,马克思着重强调了人类的社会性,这与之前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相呼应的。在生产劳动中,个人通过劳动实践生产基本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由于生产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商品交换的产生,出现了分工,社会内部的分工以及个人被相应地限制在特殊职业范围内的现象,同工厂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一样,是从相反的两个起点发展起来的。[7]分工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交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个人也越来越无法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变成了社会人。

五、结语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重点在于“改变”,即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相结合,形成了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指导我国下一阶段的改革实践。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大潮,我们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担当和使命忧患意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培养创新精神,夯实专业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注释:

  1. 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1.

  2. 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8.

  3. 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0.

  4. 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9.

  5.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6. 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2.

  7.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6.

  8. 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2.



参考文献

[1]邹诗鹏.“实践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相通性——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04):22-32.

[2]梅荣政.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3(03):19-33.

[3]鲁品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态基本纲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系统化新解[J].河北学刊,2018,38(01):1-7.

[4]冯倩倩.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J].理论界,2019(12):15-21.

[5]吕翠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意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0,18(04):8-11.

[6]陈琪.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论马克思实践观与新时代价值[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2(06):98-101.

[7]雷炜,张艳霞.实践基础上的生态研究新视角——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生态思想的解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08):5-10.

[8]何海涛,叶林.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逻辑意蕴——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资本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06):149-153.

[9]叶肖,陶立霞.理论的重构与实践的论证——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文本解读[J].榆林学院学报,2020,30(0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