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3
/ 2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综述

齐江涛

天津滨海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我国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每年自然灾害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正常生活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极为严苛的国际环境法的制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生产消费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顺应低碳经济发展潮流,深刻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区域;低碳经济;评价函数;指标;评价体系

基于区域间、行业间的差异进行研究是未来研究的又一趋势。目前关于低碳经济转型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借鉴国外低碳经济转型经验方面,而学者们对考虑了中国自身状况和具体行业或城市情况的低碳经济转型模式则缺乏足够的关注。低碳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较少,根据区域差异和不同区域的特色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及模式的研究尚未见到。另外,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如何有效地协调经济增长、节能减排的关系,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函数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科学地整合所有评价指标。设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函数为:LCE=f(CI,SI,OI)其中,LCE(Low-CarbonEconomy)表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CI(CoreIndex)表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SI(SupportIndex)表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指标;OI(OpenIndex)表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开放指标。能源利用、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构成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CoreIndex),是判断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提升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重点所在。环境建设、生活方式和配套政策构成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指标(SupportIndex),对区域发展低碳经济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是提升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必要支撑。低碳贸易和低碳合作构成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开放指标(OpenIndex),可以判断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低碳合作与发展状况,也可反映区域低碳领域的国际化发展状况。

2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体现在能源利用、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能源利用包含:(1)CO2排放总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一个负指标,排放量越大,表示区域低碳经济状况越差。(2)碳生产率,是指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GDP,即每排放一吨碳产生多少生产力,是一个正指标,碳生产率越高表示低碳经济状况越佳。(3)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一次能源投入生产的二次能源产出状况,是一个正指标,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4)碳能源排放系数=碳排放量/能源消费量,是一个负指标,系数越大表示消费能源的碳排放越大。(5)新能源占总能源比例,是指风能、水能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太阳能、天然气、地热、潮汐能、生物质燃料等新能源占消耗能源总量的比重,是一个正指标,发展区域低碳经济要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产业结构包含:(1)传统工业产业低碳改造率,是高碳耗能的产业进行低碳改造的比重,是一个正指标,改造率越高,表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越好。(2)农业碳排放量,是指农药化肥、农副产品废弃物等的碳排放总量,是一个负指标,表示区域的农业产业低碳发展情况。(3)建筑业碳排放率,是指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是一个负指标,与低碳装饰材料的使用和低碳设计息息相关。(4)现代服务业GDP比重=现代服务业产值/GDP,是一个正指标,表示区域第三产业低碳发展状况。技术进步包含:(1)低碳技术研发经费GDP比重=低碳技术研发经费/GDP,是一个正指标,低碳技术研发经费的增加有助于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低碳技术的进步。(2)清洁煤高效利用技术投入,是指将煤转化为绿色清洁燃料的技术研发投入,是一个正指标,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CO2捕获与埋存技术投入,是指把空气中的CO2通过特定的技术进行处理,是一个正指标,技术研发投入有助于减少温室效应。(4)生态产品设计技术投入,是指绿色设计及生态修复与恢复等研究投入,是一个正指标,可以从设计入手提前实行低碳化。

2.2支持指标

支持指标体现在环境建设、生活方式和配套政策三个方面。环境建设包含:(1)碳汇密度,用单位面积碳汇量来计算,是一个正指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基础。(2)工业三废处理指数,是对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效率,是一个正指标,反映了工业污染物的治理水平。(3)森林覆盖率=区域森林面积/区域土地总面积,反映区域森林的碳汇强度,是一个正指标。(4)城市绿化覆盖率=区域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区域城市建成区面积,反映区域对碳源减排的抑制状况,是一个正指标。生活方式包含:(1)居民消费碳排放,是指区域居民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是一个负指标,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2)公众低碳经济知识普及程度,是区域具有低碳经济知识的居民占区域总居民的比重,是一个正指标,反映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努力程度。(3)机动车总量,是指区域内包含小轿车、公交车、运输车辆等在内的机动车的总量,是一个负指标,总量越大,越不利于区域低碳经济发展。(4)绿色出行居民比率。绿色出行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出行方式,该比率是一个正指标,反映区域居民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配套政策包含:(1)环保节能标准执行率,是区域对环保标准的执行力度的反映,是一个正指标,执行率高表示区域在政策实施中加大了管理力度。(2)碳税政策。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这一指标衡量区域是否配有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是一个定性分析指标,在计算时可以作为虚拟变量。(3)低碳法制建设,是衡量区域是否拥有执行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体系,是一个定性分析指标,在计算时可以作为虚拟变量。

2.3开放指标

开放指标体现在低碳贸易和低碳合作两个方面。低碳贸易包含:(1)低碳产品出口总额,是衡量区域低碳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状况,是一个正指标,反映区域对低碳生产的重视程度。(2)低碳服务出口总额,是区域服务领域低碳化、国际化的重要标准,是一个正指标,反映区域在服务开放领域低碳化的程度。(3)碳交易总额,是指区域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与投资总额,是一个正指标,反映区域低碳经济的活跃程度。

3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结果较分散等特点,运用系统工程的复杂系统理论分析低碳经济系统已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从多维度的视角,坚持横向与纵向结合———横向分为国家、城市、区域等3个层次,纵向包括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等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与评估,并结合人工智能理论、粗糙集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等理论方法,建立多维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低碳经济指标进行筛选和检验,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搭建低碳经济评价的可视化平台,将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9

[2]刘嵘,徐征,李悦.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0(5):37-41

[3]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38-43

[4]任福兵,吴青芳,郭强.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与经济,2010(2):122-127

[5]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J].中国国情国力,2009(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