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跳绳活动游戏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3
/ 2

幼儿园大班跳绳活动游戏化研究

倪恋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中心幼儿园 浙江 杭州 311221

摘要:当前,幼儿园跳绳教学活动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幼儿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根据大班幼儿发展特点,设计跳绳游戏活动,可起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升其跳绳运动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园;大班;跳绳活动


引言:跳绳是一项需要肩、腕、手脚、四肢相互配合的运动项目,具有节奏性和规律性特点,将其引入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可起到锻炼幼儿意志力、增强幼儿上下肢肌肉力量、强化幼儿灵活性和协调性等重要成效。从游戏化角度出发,改进幼儿园跳绳活动,让幼儿“跳中玩”,在“玩中跳”,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其配合度、参与度都会进一步提升。本文将从幼儿园游戏化跳绳活动设计原则着手,分析游戏化跳绳活动设计方案。

一、幼儿园游戏化跳绳活动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在所有幼儿体育活动中,安全都是第一前提条件,故游戏化跳绳活动必须遵循安全性原则。幼儿园大班幼儿年龄约为5~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喜欢参与体育游戏、尝试新的事物,但由于其认知水平有限、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骨硬度不足,大幅度提升了跳绳活动的危险指数,一旦幼儿出现摔倒、踩踏等意外事件,将对其身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树立安全意识,不能进行机械性的跳绳训练,更不能过于要求数量,而是从幼儿身体发展规律着手,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充分考虑幼儿负荷量和耐受度,切勿选择超过幼儿能力、难度系数较高的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教学器材的放置、教学环境的选择,防止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注意保护、协助幼儿完成活动教学内容。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运动课时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立等方面,其核心是幼儿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首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设计跳绳教学内容,促使幼儿全身肌肉、关节以及意志,都能在跳绳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防止幼儿骨骼、肌肉发育不良,导致其身心发展失衡。其次,幼儿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等特点,若重复安排某个游戏环节,幼儿会感到无趣,而简单有趣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场景更容易吸引幼儿注意,因此注重活动内容科学性,安排不同难易程度、多样化的游戏环节十分必要。最后,跳绳游戏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其机体协调能力,还能起到培养幼儿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作用。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应科学、合理的确立教学重点,在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幼儿团结协作、遵守纪律、敢于挑战的良好品质,增强其自信心、集体意识和自制能力。

(三)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幼儿园跳绳游戏活动与传统跳绳活动最为显著的差异,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参与、融入到活动中,教师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发挥自身指导作用,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感受跳绳游戏活动的乐趣,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首先,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环节,当幼儿完成简单游戏后,逐步增加难度,改变游戏模式,防止幼儿集中性过低。其次,尽可能丰富活动内容,例如,幼儿掌握基本跳后,可增加大绳穿越、接力赛等教学内容,以此调动幼儿积极性,充分发挥跳绳游戏活动的作用[1]

(四)个体差异性原则

幼儿园大班幼儿虽然年龄无明显差异,但在学习能力、性格、体质、运动能力等方面,仍存在无法避免的差异性。教师应重视幼儿个体的表达,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调整活动强度及教学进度,选择幼儿能够理解、掌握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个体差异性原则,为不同幼儿设计具有差异性的活动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跳绳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教师应结合幼儿运动技能、身体发展规律,计划、组织游戏活动,坚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不断调整动作难易程度,改变游戏活动模式,以此优化游戏活动的教育效果,帮助幼儿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

二、幼儿园游戏化跳绳活动设计方案

(一)创设跳绳活动游戏化情景

故事、儿歌等均为幼儿园常见的教学内容,在游戏化跳绳活动中,教师可以此为基础,选择与跳绳有关的儿歌或故事,通过播放音乐、口头讲故事等方式,创设跳绳活动游戏情景,营造轻松、预约的氛围,引导幼儿全身心投入,跟随故事情节、音乐节奏,进行跳绳活动,充分发挥游戏趣味性。例如,教师利用小动物学跳绳的故事,将幼儿代入小动物角色,如小兔子、小猫等,先指导幼儿自己练习,当幼儿掌握基本跳后,通过随机点名的方式,锻炼幼儿反应能力。再例如,播放《跳绳歌》,教师引导幼儿先在活动场地进行热身,然后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单人跳、接力跳、自由跳等跳绳活动,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跳绳活动,帮助其进入游戏情景,切实发挥跳绳活动游戏化情景的优势和作用。

(二)明确跳绳活动游戏化趣点

教师应以跳绳活动特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明确跳绳活动游戏化趣点,让兴趣成为幼儿做好的引导者,以游戏化教学为契机,抓住幼儿兴趣点,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尽情地释放活力和热情。选择幼儿容易掌握、操作性强的动作,在帮助幼儿掌握跳绳技巧的同时,学习不同玩法的跳绳,更积极地参与、融入跳绳活动。例如,设计“与我说的相反”游戏,告知幼儿游戏规则:小朋友们,这个游戏叫做“与我说的相反”,如果老师说向前,你们就向后跳,老师说向上,你们就蹲跳,要做出与老师相反的动作。以此锻炼幼儿思维能力,提升其动作协调性。同时,不断丰富游戏形式,例如,设计“走钢丝”、“走小路”等活动,将两条跳绳放置于地面,并将其伸直,形成一条较窄的“小路”,引导幼儿在不踩到跳绳的情况下,通过“小路”,进而提升其平衡能力。

(三)优化跳绳活动游戏化内容

教师应根据幼儿跳绳技巧掌握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例如,讲解动作要点,对手动作、脚动作进行分解练习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动作示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并利用简单花样,吸引幼儿学习兴趣。为了防止跳绳误伤、产生噪声等影响游戏活动效果,教师可指导幼儿模仿跳绳动作,如根据音乐节奏模仿跳绳动作等,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让幼儿做到连贯跳绳,以此细化、优化跳绳游戏活动内容[2]

(四)确立跳绳活动游戏化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发展特点和幼儿动作发展相关理论,确立跳绳活动游戏化目标,保证幼儿在游戏中有所收获,确保这一教学模式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将提升身体素质、提高幼儿跳绳水平、促使其身心发展平衡为根本目标,设计每次跳绳游戏活动的阶段性目标。例如,在跳绳活动初期,幼儿对跳绳认识较少,教师应将基本动作掌握作为跳绳活动游戏化目标,通过跳绳示范、动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跳绳,确保活动目标顺利达成;随着跳绳活动的不断深化,幼儿跳绳能力随之上升,教师可适当提高跳绳活动游戏化要求,确立相应的活动目标,如大绳接力、双人跳绳等,保证跳绳游戏活动更具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贴近幼儿心理及身体发展情况。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跳绳是一项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大班幼儿发展特点的体育运动,传统教学不利于幼儿跳绳技能的培养和学习热情的激发。积极开展跳绳游戏活动,促进跳绳活动游戏化发展,有助于幼儿跳跃能力、平衡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让幼儿体会到跳绳游戏的快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安全性、科学性、趣味性、个体差异性等基本原则,重视幼儿主体地位,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维持好活动秩序,让幼儿全身心投入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养成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确保其身心发展平衡。

参考文献:

[1]周煜.浅谈幼儿园跳绳活动的指导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1(10):84-85.

[2]顾馨珊.绳舞飞扬 快乐成长——浅谈幼儿园大班花样跳绳活动的开展[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