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教育对职业学生的影响现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3
/ 3

现代家庭教育对职业学生的影响现状及对策

李希

中山市工贸技工学校 528459

摘要: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细胞,是我们每个人根本所在,是实现个体与社会链接的桥梁。现代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教育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所在,所以家庭教育应该是家中长辈对晚辈的教诲与指导,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成长的过程。本文将从现代家庭教育入手,探讨现代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现代家庭的结构分析

第一,从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来看

首先,职业院校学生的父母学历层次以“初中及以下”为主,期中高等职业中学生父母的比例分别为57.63%和61.22%,高职生分别为61.1%和70.61%,比例均超过半数。

第二,从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爱情况来看

半数左右学生缺少家庭关爱,与父母长期居住一起的高等职业中学生仅占49.07%,高职生为41.2%。他们有单亲、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日常生活,这些不与父母长期居住在一起的职校学生的家庭情况较为复杂,包括父母离异、离异再婚、父母双方或一方离世、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地打工等。

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是以父母为基础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家长要时时处处为孩子以身作则,用正确的行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因此,家庭的和谐程度、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二、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现状

(一)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四过现象”

1.父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

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文化和教育的传播,国民的整体素质普遍提升,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80后和90后父母基本素质普遍提高,但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各方面因素愈发注重孩子的分数教育,出现了很大一批人才观单一“唯有学历定能力”的攀比心理。

家长围着考试转,注重考试成绩和分数。考试优秀父母脸上晴空万里,考的不好父母脸上乌云密布,都是以“一切为你好”且希望由子女来弥补自己对学习成绩上的遗憾,有的父母经常对子女讲到“我们当初因为不懂事,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没有好好读书”等,赶上好时代的子女就要参加各种兴趣班、补课班在周末、法定节假日、暑假、寒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过于强烈,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待未成年的生活,忽视了子女全面发展的教育。

  1. 父母对子女过多的照顾

七十年代有一个顺口溜:“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2016年以后我国就提倡一个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相对60年代来讲,家庭中的子女数量较少,就存在父母过多的照顾,出现“保姆式”教育,父母也存在一直倾向于把子女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出现“包18岁”服务的现象。比如:父母规定“天黑之前必须回家”、“不能坐危险的出租车”,支教、实习、旅行等活动更是想都别想,从小到大没洗过衣服,甚至都没进过厨房,在大学期间连铺床叠被都不会等,关于生活一切的大小事务父母包揽,只要孩子一门心思学习,再无理的要求都会满足,这样子女不但完全失去生活能力也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1. 父母对子女过分的爱护

韩非子曾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子女就会养成任性、骄狂的习性,甚至走上歧途。此外,生活条件的提升,父母对子女的需求以应具有,比如让子女去参加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等活动都不能实现。父母从小就未能培养孩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养成贪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

父母在满足子女最基本的吃、穿、住、行的基本需求外,过度的担心子女人身安全;对于子女而言,生活就是父母的条条框框花篮式育儿,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是让孩子无法独立面对以后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导致子女的心理成熟延期。

  1. 父母对子女过的保护

众所周知,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成人的年龄和身体,但是思想和精神上的成熟与身体不匹配。他们高度以自我为中心,既不懂得社会规则,也不通人情世故,缺乏独立性,缺乏责任感。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巨婴”。

这是因为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未能意识到,青少年时期是自我认知、自我独立的高涨时期,心理上的“成人感”会使子女不愿意被他人当作小孩来看待,使她们做出一些具有成人权利的事情,从而实现学生与成人的角色互换。但是,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的成熟度不高,往往未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就容易产生自卑感,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过度保护的教育会使子女的自理能力、决策力、行动力都远远落后于同龄人。

(二)家庭教育中出现“教育真空”现象

1.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不断进步,生活压力也随着而来,每一个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出现了无人管教、隔辈管理、监控功能降低和社会化功能减弱。

从入学情况来看,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从2016年的65.3%上升至2018年的78.2%,在学阶段呈现为集中趋势。因为父母为了改善生活外出务工,所以在现在农村或者城市出现老人管理孩子,而老人的文化水平和素养不是很高,容易导致孩子的身心出现不良发展,使得“挂钥匙儿童”日渐增多,造成青少年的“感情真空”也逐渐扩大。

  1. 在家庭社会经济情况下,对青少年的教育出现“价值真空”的现象。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上庞杂海量的信息内容、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态、多元多样的思潮纷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其中,欺诈、造谣、诽谤、谩骂、歧视、色情、低俗等内容,冲击着正常的网络秩序。一大批“网红、网络游戏、小视频等”娱乐工具的出现,威胁青少年的成长,影响社会稳定和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

当前,家庭的经济收入收入悬殊,部分低收入家庭难以有更多时间管理导致了教育缺失未能树立正确价值观。以至于出现小偷小摸行为、打架行为、期骗行为、赌博行为以及在学校组织非正式群体等手段获取钱财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1. 学生的行为失范,对青少年的教育出现“社会真空”的现象。

根据我国人口流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9.02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为63.89%,比2010年城镇人口比重提升14.2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超过1.4个百分点;而2000-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年均增加1.3个百分点,可见,2010-2020年我国城镇化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人口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

与此同时,我国城镇户籍人口也在快速增加,城镇化质量在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数量逐步提升,但家庭教育中父母位置缺失,导致青少年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行为等。有的孩子错误的认为,网络赌博只是一种游戏,玩一下而已,是一种高度亢奋、刺激性的活动,极易引发打架、敲诈、盗窃等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甚至有不少青少年把违法犯罪当作儿戏,对社会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三、现代家庭教育的对策

1.革新家长教育理念

对于新时代的青少年而言,需要家长革新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局限学习的概念。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教育,而且通过某种方式获得有意义学习的心得。比如,孩子从手机学习如何去做插画;看完某场电影孩子说“我从中学到了...”;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学习,学习不拘泥于看书、写字,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做出有引导、有规范、有限制的教育,理解教育的目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1. 建立亲子沟通桥梁

中国有句古话“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但是在现在的学生心中,手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有的学生说:“一日离身变会觉得惴惴不安”,由此可见父母的位置出现极大的被替换性,家庭教育及时性的缺席。倘若我们人与人之间缺乏的沟通,那么就意味着矛盾的出现,只会加剧亲子之间破裂的速度。父母应该仔细留心观察孩子的行为,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要能够做到“找到症结、对症下药”。保持积极、良性的沟通,做到春风化雨,而不是守着“棒棍之下出孝子”的粗暴教育方式。

  1. 加强学校心理辅导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第二个场所。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和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还尚有欠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开展心理辅导、心理活动的项目相对较少,专业相关人员少,对于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教师而言可能会简单的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政治”问题对待,未能从学生的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一个学霸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学校教师往往认为是思想品质问题,很少注意到学生背后的心理障碍。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以优化,那就必须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生活中的心理感受。

  1. 丰富家庭教育内容

人们常说“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而现在的社会发展告诉我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两者需要同步。家长应该意识到已经不能只读书或者读死书的教育方式。就好比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重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环境的关系,不同的环境学习到有着不一样个培养。所以说,现代的教育是带着孩子去看世界,而不是将世界搬到课本上。父母要做到“身教言传”,因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担负着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以及促进孩子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四、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意在点明了家庭教育的不可或缺性,特别是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是学校教育所无法取代和弥补的,所以有些家长片面的将学校教育归结为全部教育的想法是不合适的。

此外,由于社会生活的压力,家长的时间也被工作占据一大部分,使得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得不到有效的时间保障;家庭教育功能单一化,母亲独立带孩子、父亲独立带孩子或者老人带孩子的现象已司空见惯。而家庭青少年发展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其社会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文化、生活环境、考试、竞争等的严重影响,不得不演变成监督式教育,家长子女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达不到效果,更深层次的互动不能以诚相待。而且,现代社会家庭组织、结构的多元化,单亲家庭、离婚家庭数量的增多,为子女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和障碍,使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

刘墉曾感叹说,“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的自由,又要中国的宠爱,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在家庭教育中,为了子女以后的生活与成长,家长非常有必要把握爱与溺爱之间的度,要明白爱的本质是尊重、倾听、理解和包容,而不是牢狱式的监管。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且独立的个体,而且中职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过多的保护与管制只会适得其反,对子女进行自由、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方式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 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36-39.

[3] 邢增明.谈家校共育的现状及对策[G].教育管理学周刊,2019:2.

[4]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5] 翟博.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教育研究期刊,2016:3.

[6] 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人民日报,2016:4.

[7] 郎瑞冰,吴吉惠.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