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2021年度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及成效初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3
/ 2

正阳县 2021 年度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及成效初报

刘军舰

身份证号: 41282919760827**** 河南省正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463600

正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南邻淮河,北依汝河,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街道),294个行政村(居委会),耕地面积222.22万亩,人均耕地3.4亩,是河南省人均耕地最多的县。正阳县土地肥沃,平畴百里,物产丰富,适宜小麦、花生、水稻、大豆、玉米、油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拥有花生、小麦、生猪三张全国“农业百强县”名片。2018年“河南省正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共同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并先后荣获全省首家标准化农业示范县、全省农业生态示范县、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典型范例、“一县一品”农产品扶贫品牌示范县、品牌立县十强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首批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县、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绿色食品原料(花生、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

2021年,正阳县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精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五大振兴”,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增速。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一、聚力产业兴旺,培育乡村振兴之“根”

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突出产业振兴。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68.5万亩,其中粮食面积207.5万亩,较上年增加1.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11.77万吨,完成率119.6%,荣获全市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先进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4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1万亩。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我县农产品竞争力,截止目前,我县有30家合作社、家庭农场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今年新增拖拉机602台,联合收割机1700台(其中包含花生捡拾收获机1000台),播种机800台,秸秆还田机200台,秸秆打捆机750台。农业机械总动力新增24.7万千瓦。着力发展优势花生产业。以花生机械制造产业为保障,建设花生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和花生机械研发中心;以正阳鲁花、维维粮油、新地食品、正花食品等相关花生加工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发展花生蛋白等花生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先后举办中国花生和植物油品牌集群成立大会、中国花生产业发展论坛暨豫疆花生产业合作研讨会、正阳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正阳花生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达到124.35亿元。加快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新建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3个,新增生猪出栏能力30万头,全县生猪存栏124.4万头,出栏145万头,生猪饲养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依托正阳县丰富的秸秆资源优势,借助“粮改饲”项目实施的契机,大力发展肉羊、肉牛等草食性动物养殖,全年养殖场2300余户,肉牛养殖量3.2万头,肉羊养殖40万只。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378公顷,水产品总量12900吨,较上年同期增加6.61%,渔业综合产值1.4亿元。发展“稻虾共养”、“稻鱼共养”养殖点8个,促进农村产业增收。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构建覆盖全县城乡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络,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更好融合,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农村电商经营主体达到8500多家,从业人员15000多人,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

二、聚力人才振兴,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坚持把乡村人才培育放在首要位置,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遴选出农业科技指导员80名、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60户、特聘农技员10名、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5人、组建了10名副高级以上的专家团队。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归能人,服务社会发展。积极实施“人才回归”工程,鼓励在外创业能人、复转军人、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回村任职,提升村级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柔性引才等方式,招引各类人才来正;培优本土人才,凝聚人才力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雨露计划”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集中培训,全年组织参加省级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5人,市级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培训50人,在正阳县内开设专业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400多人次。全年共培训高素质农民563人,其中经营管理型283人,专业生产型农民专业种养加能手280人。组织下乡农民培训,培训农民3500多人次;

建立完善人才激励制度。积极推进乡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任干部制度,突出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急难险重时刻发现、考察和识别干部,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聚力乡风文明,传承乡村振兴之“魂”

振兴乡村,就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注重文化熏陶。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年新建6个乡镇分馆,全县符合条件的18个乡镇已全部建设,对282个农家书屋图书进行更新补充近2万册。积极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群众系列文化活动,坚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完成送戏下乡136场,公益电影放映1600多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今年公示第五批正阳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申报市级传习示范馆2个、传习示范所3个;推荐省级传承人1个,市级传承人6个,县级传承人24个。对正阳石阙、黄叔度纪念馆、闰楼遗址等重点文保单位安防升级,雷岗战役纪念馆主体工程已经完成。

四、聚力生态宜居,塑造乡村振兴之“形”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严格农村污染防治以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污水管网建设,推广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业废弃物等资源回收利用等,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新改无害化卫生厕所15003户,整改问题厕所5994个。深化林长制改革全年共高质量完成新造林1.21万亩,完成27.6公里县乡道熊王路廊道绿化,折合造林面积1495亩,建设5000亩精品林网示范区49个,折合造林面积6813亩,绿化淮河支流17公里,折合造林面积716亩,培育森林乡村试点村9个。全面落实河长制。以“四水”同治为抓手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建立“人防+技防”、“河长+检察长+警长”管控体系,实现县内流域面积30K㎡以上河流县级河长全覆盖。今年以来,三级河长累计巡河15784次,河长巡河率99.6%,巡河过程中累计发现问题325个,整改销号率100%。四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282个行政村全面开展环境治理,打造了一大批精品亮点村民组,累计建成12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和123个市级“四美乡村”示范村。正阳被评为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

五、聚力组织力量,托住乡村振兴之“底”

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完善机制增合力。建立选派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全县派驻驻村工作队282个,选派驻村干部996人,实现所有行政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建立县直机关企(事)业党支部和农村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手拉手”机制,共同促进组织生活和各项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是强化党建夯基础。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搭建正阳大讲堂暨格局屏天下等多种学习平台,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三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议事、办事和监事等体系,增强村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持续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021年正阳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有待进改善。二是人才总量规模偏小,分布不均,人才断层和人才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高层次人才、企业管理人才比较短缺。三是人居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群众参与度急需提升。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二是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政策宣传,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围绕全域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等方面,吸引培育一批紧缺急需人才。三是多举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Shape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