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 1

黄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张维勇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中医医院

黄疸是黄染了的眼睛的白色部分和皮肤的因高胆红素水平。黄疸是以面、目、身肤熏黄,小便黄为特征的病证。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消化道肿瘤及溶血性贫血等疾病进程中。中医认为黄疸是湿邪阻于中焦,脾胃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疏泄,以致胆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下注膀胱而成。临床医生在诊治黄疸时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注意询问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区分黄疸的类型,查找引发黄疸的病因。

1.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光线疗法,这种疗法是指患有新生儿黄疸的婴儿可以用称为光疗的有色光治疗,其通过将跨胆红素变成水溶性顺式胆红素异构体来起作用。所涉及的光疗不是紫外光疗法,而是蓝光的特定频率。灯光可以通过顶灯来使用,这意味着宝宝的眼睛需要被覆盖,或者使用一种叫做“平衡衣”(biliblanket)的装置,它位于靠近皮肤的婴儿衣服下面。利用光疗在英国埃塞克斯,当护士有注意到,暴露在阳光下的婴儿有更少的黄疸和病理学家发现留在太阳的血液小瓶有较少胆红素被首次发现,一不小心,在罗奇福德医院1968年在儿科发表的一项里程碑式的随机临床试验;另外十年的时间才能成立。第二种是交换输血治疗,这种疗法就像光疗一样,换血应该发生的程度取决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和年龄。但是,它应该用于总血清胆红素大于428μmol/l(25mg/dL)的任何新生儿。

1.1溶血性黄疸应立即停止输入异型血,去除理化、药物和生物等溶血因素,脱离过敏源。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某些类型的血红蛋白病可予脾脏切除。

1.2肝细胞性黄疸主要采取护肝疗法。根据病人情况,确定阶段性治疗重点,先后序贯且针对性地选用抗病毒、调节免疫、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中西药物。

1.3高胆红素血症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以下方法:①酶诱导治疗:苯巴比妥等非特异性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酶和Na+-K+-ATP酶,加速微粒体内胆固醇转变为胆酸盐,改变胆汁成分,增加毛细胆管内胆汁的流动,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肝内胆汁郁积。②皮质激素疗法:能增加胆红素和胆汁的排泄,改变体内胆红素分布,抑制血红蛋白产生胆绿素,使血清胆红素明显减少,使黄疸消退。③利胆退黄法:常用利胆剂有西药去氢胆酸、牛胆酸钠、消胆胺、硫酸镁等,中药有茵陈、栀子、苦参、大黄、黄芩、木香、金钱草、柴胡、田基黄、龙胆草等。④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适用于恶性肿瘤或良性疾病所致阻塞性黄疸而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中医疗法则不一样,中医学认为黄疸的发生均与“湿”有关。《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并根据湿的来源,分为“湿从热化”和“湿从寒化”。其原理是清热解毒,利胆退黄为本病的基本治则。重点在肝胆,也考虑脾胃和肾。多用清法、利小便法,通腑泻下法。促进胎红素尽快排出或分解。其治法有两类,一个是利用中药疗之:茵陈蒿汤加味。茵陈、柴胡(疏肝利胆)、栀子、大黄(清热泻火,通腑退黄)、车前草、淡竹叶、金钱草(利水通淋退黄)、黄连、甘草(古代去胎毒方)。另一个是采用小儿推拿:清肝经、清大肠、清小肠(疏肝利肝,利水泻浊,通腑排毒)、清补脾经(清利湿热、助运化水湿)、清肾经(泻胎毒)、摩腹、轻抹胁下、搓摩胁肋(疏肝利胆,调畅气机)。

2.1中医清热利湿退黄。

本证为湿热内蕴,湿盛者当以利湿为重,热盛者当以清热为要。选方:本证可选用茵陈蒿汤或芮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前方重在清热利湿退黄,清热作用强,适用于热重于湿之阳黄;后方重在利湿化浊,清热退黄,化湿作用强,适用于湿重于热之阳黄。常用药物茵陈、焦山栀、大黄、柴胡、黄芩、茯苓、猪苓、藿香、蔻仁等。

2.2疫毒炽盛证

疫毒炽盛,急当清热解毒,祛邪为要;疫毒弥漫,可病及营血,蒙蔽心窍,常配伍凉营开窍之法。选方:本证可选犀角散加味,功在清热解毒,凉营开窍,适用于湿热夹毒所致的急黄。常用药物为犀角、水牛角、黄连、升麻、焦山栀、茵陈、赤芍等。

3、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能充分发挥中药清热化湿,健脾活血退黄的功效,其特点为退黄快且不易反跳,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从而减少核黄疸的发生,还能避免后遗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