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水稻侧深施肥肥料方案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3

直播水稻侧深施肥肥料方案探索

柳希振 任佳

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151)

摘要: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用进口复合肥代替常规复合肥,于播种时侧深施肥,并取消平衡肥。探索水稻水直播侧深施肥肥料方案。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T1降低了每亩穗数;T2降低了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T3降低了每亩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种侧深施肥方案均不同程度造成减产。还需改变肥料方案继续探索适合侧深施肥的方案。

关键词:水稻;直播;侧深施肥

侧深施肥在水稻机插秧上应用较广泛,且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有返青快、分蘖足、肥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应用。但在水稻水直播上应用较少,今年我场积极探索水直播侧深施肥技术,农机部将常规水直播机器加以改造,使水稻播种的同时,在种子一侧5cm、深3-5cm 处同步施肥。探索水直播侧深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一、测深施肥方式概述

上海农场地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境内,是上海重要的域外粮食生产基地,以常规稻麦种植为主,近年来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全部采用水稻机条直播种植模式。肥料的合理使用是增加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水稻种植过程中常用的施肥方式是机器抛肥,这种施肥方式肥料多数存于地表,根系吸收利用率低,肥料易随水一起流失,造成周边水系不同程度污染。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在插秧的同时将肥料定位、定量、均匀的施在秧苗的一侧 3cm、深 5cm 的土壤中, 实现插秧和施肥同步进行,可实现水稻定量、精准深施肥,在黑龙江水稻生产大面积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增产节本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显著效果[1]。在我国侧深施肥研究主要分3个阶段[2],其中第3 阶段是机械精量穴播深施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起垄、开沟、播种和施肥作业,在增产的前提下具有节水、节肥、省时、省工的优点[3]。近年来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也有很多研究,主要是针对机插秧种植模式[4-6],本文主要通过试验探索测深施肥方式在直播水稻田的应用,从而达到结本降耗的作用。

二、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南粳9108;供试肥料:常规尿素:N≥46%、侧深施肥时使用雅冉苗乐复合肥:N-P2O5-K2O=15-15-15,平衡肥使用常规复合肥:N-P2O5-K2O=15-15-15。

2.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分别为:二排12号西、二排11号东、二排10号东、二排10号西。土壤特性为壤土,地力中等[7],前茬作物为油菜。

3.试验设计

二排12号西播期为6月5日,二排11号东、二排10号东、二排10号西播期为6月4日,播量均为12.5kg/亩。详细施肥情况见表1,除了基肥中的雅冉复合肥为侧深施肥外,其余肥料均为抛肥机抛撒。二排12号西尿素为宁波耙之前施用,二排10号西、东尿素为耕田之前施用。

1 各处理施肥情况(kg/667㎡)

处理

条田

基肥

分蘖肥1

分蘖肥2

平衡肥

促花肥

总氮

T1

二排12西

尿素10+雅冉10

尿素10

尿素12.5


尿素7.5

19.9

T2

二排10西

尿素10+雅冉10

尿素10

尿素12.5


尿素7.5

19.9

T3

二排11东

雅冉10

尿素10

尿素12.5


尿素7.5

15.3

CK

二排10东

尿素10

尿素10

尿素12.5

复合肥15

尿素7.5

20.65

4.调查内容及方法

(1)调查群体动态。水稻5叶期后,定点调查叶龄和群体,每周一次。(2)测量形态特征。成熟后测量株高、基部第一、二节间长、穗下节间长、穗长等形态特征。(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成熟期,对四个处理分别取4个0.25m2的穗子进行晒干、脱粒测量实际产量;通过测量亩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得出四个处理的理论产量。

三、数据与分析

1.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群体动态及成穗的影响

图一为四个处理的茎蘖动态,由图可知,在基本苗基本一致的情况下,CK和T2的分蘖发生早而快,T1次之,T3最少。高峰苗和最终成穗数趋势一致,均表现为CK>T2>T1>T3。结果表明,与宁波耙之前施用尿素相比,基肥中尿素在耕田之前施用有利于苗期分蘖的发生,基肥中不施尿素不利于苗期分蘖的发生。

62425fcb5ec15_html_838930377d3b94aa.png

1 不同处理的茎蘖动态(万/667㎡)

2.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形态特征的影响

表2为不同处理形态特征,由表可知,T2和CK的基部第一节间、基部第二节间和株高明显高于T1和T3,主要原因可能是T2和CK的群体偏大,成穗数高,这增加了这两个处理的倒伏风险。穗下节间和穗长无明显规律。

2 不同处理水稻形态特征(cm

处理

第一节间长

第二节间长

穗下节间长

穗长

株高

T1

5.0

9.29

26.61

15.73

89.2

T2

6.01

10.55

25.26

16.63

95.45

T3

5.18

9.86

25.43

15.94

89.03

CK

6.16

10.83

25.66

15.36

102.6

3.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3为不同处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实收产量,由表可知,CK的每667㎡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均较高,最终产量最高。T1与T2相比,每667㎡穗数较少,每穗实粒数高,每667㎡实粒数小于T2,千粒重高于T2,最终理论产量两个处理差异不大,实收产量T2略高于T1。T3的每667㎡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均较低,千粒重也不高,最终产量最低。

3 各处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万、kg/667㎡)

处理

每亩穗数

每穗实粒数

亩实粒数

千粒重

理论产量

实收产量

T1

25.47

94.18

2398

28.04

672.72

675.83

T2

29.94

85.09

2547

26.5

675.13

686.76

T3

24.93

84.61

2109

27.37

577.35

618.98

CK

27.7

89.96

2401

27.97

696.93

719.22

四、结论与讨论

1.直播稻做侧深施肥缺乏理论依据

目前侧深施肥主要应用在水稻机插秧上面,机插秧缓苗后即进入分蘖期,缓苗时间较短,一般5天左右,此时近根处肥料刚好用于分蘖发生,肥料利用率高于追肥,既可节省作业次数,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而水直播侧深施肥,大概需要25天左右进入分蘖期,开始大量需肥,此时基肥肥效已下降,依然需要追施分蘖肥,保证分蘖期养分的供应。

2. 水稻产量主要与施肥量和肥料运筹方式有关

本试验表明,水稻产量主要与施肥量和肥料运筹方式有关。T3肥料量减少,造成减产,毋庸置疑。而T1、T2与CK相比,T1、T2复合肥在基肥中施用,CK的复合肥在拔节前施用,本试验田去年为西瓜田,前茬为油菜茬,土壤中残留的磷钾肥足够水稻苗期使用,且分蘖期对磷钾的需求没有拔节期大,因此复合肥在拔节期施用更能满足水稻拔节对磷钾肥的需求,这是CK产量高于T1、T2的主要原因。

3.基肥尿素的施用方式也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T1为宁波耙前施用尿素,T2为耕前施用尿素。T2分蘖发生早而快,最终成穗数高,虽然穗子偏小,但每667㎡实粒数高。而T1为宁波耙前施用,虽然成穗数相对较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高。最终两者理论产量差异不大,而实收产量T2略高于T1。

4.今年气候比较异常,苗期雨水多

侧深施肥和宁波耙前施肥均属于浅表施肥,肥料容易随雨水流失,从而降低基肥的肥料利用率。因此,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本试验可能会表现为不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杨成林,王丽妍.不同侧深施肥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8,24(2):96-99

[2]赵立军,颜珊珊,王宇杰,等.侧深施肥插秧机施肥量对水稻栽培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2019(10).

[3]周海涛,李刚,刘健.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作业效果分析[J].现代化农业,2016(9):65-66.

[4]赵婷婷,赵珅,李鹏,等.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与发展[J].现代化农业,2021(3):25-27.

[5]王冬吟,李华.如东县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技推广,2020(12).

[6]颜士敏,刘林旺,仇美华,等.关于推进江苏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的思考[J].中国稻米,2019,25(1):26-28.

[7]戴国树,徐杏,缪翠云,等.上海农场耕地土壤评价[J].农业发开与装备,2013(11):64-66.

【作者简介】柳希振(1991.02-),男,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本科学历,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有限公司种植业中心助理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大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