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运行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贫困山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运行实践分析

——以云南省镇雄县以勒镇木城村为例

孟德华

(昭通市水利局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以木城村脱贫攻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中“饮水安全”有保障为例,分析贫困山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运行存在问题及矛盾,在实现饮水有保障中的应对措施,总结经验,以期为乡村振兴中贫困山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运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贫困山区;农村饮水;建设;运行;分析

木城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以勒镇,村委会所在地距以勒集镇13km、镇雄县城67km,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共计908户4205人。木城地处深度贫困山区,地貌属喀斯特地貌,村内有多个溶洞;常阴雨绵绵、空气湿度大,因地貌为喀斯特地貌,虽降水多,但地表不能蓄水、保水,降水渗流至地下,无法形成地表径流汇集,致使辖区内无塘坝、河湖、沟渠等地表水,人水分布矛盾突出。精准扶贫前群众通过山林、屋顶或山体渗水等不同方式收集水源,储存到水池或水窖中解决饮用水,枯水期或干旱时到数公里外的溶洞(落水洞)中背水、挑水,群众饮用水困难。

一、木城村饮水工程概况

2011年实施木城村后边沟饮水工程(水源位于以勒镇火草村),水源为地表集水,依靠水汇流到位于大山村民小组100 m3的主水池,主水池连接分水池,主分管连接分水池自流到群众家中,惠及大山、小米、瓦房、湾子、新水村民小组(大山村民小组部分村民居住地势较高饮水不能自流到达)。后边沟饮水工程水源点来水量非常有限,加之运行管理不到位、年久失修,到2019年基本不能正常供水,特别在估水期,来水近乎断流,导致常停水,甚至在汛期连续多个晴天(无降水)后也不能正常供水。

2018年实施木城村余湾饮水工程,水源为村内岔坝村民小组溶洞出水,设计水源点高程1399m,吸水池底面高程1395m,高位水池底面高程1607m;水泵选型为:65SLD25-30*10,出水流量25m3/h,扬程300m,电机功率45kw,水泵2套。余湾饮水工程在实施中结合木城村地形和用水群众意愿,解决了余湾、石埂、大圳、红春、坳口、马安村民小组群众用水。

2019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对标云南省脱贫标准中饮水安全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标准,木城村饮水还存在短板,又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在余湾村民小组建设余湾二级提水工程,从高程1607m的水池取水,通过扬程120m的水泵提水96m到位于木城村民小组高程1703m的100m3高位水池,高位水池输水到原后边沟饮水工程位于大山村民小组的主水池。为切实降低运行成本,充分利用自流水,对后边沟饮水工程进行了维修,通过降低取水点高程改善并增加水源点集水面积来增大来水量,修复和铺设了部分管道。余湾二级提水工程补给后边沟饮水工程,即提水与自流结合,彻底解决后边沟饮水工程因来水量不足导致的停水,实现木城、大山、小米、瓦房、湾子、新水村民小组饮水安全达标。

二、建设与运行实践分析

(一)规划与设计有“缺陷”

余湾饮水工程吸水池蓄水量与水泵流量不匹配,泵站设计智能化缺失。水泵流量25 m3/h,溶洞每小时出水量远小于泵站每小时提水量,而吸水池约30m3,水泵运行不到两小时就得关机,常要待吸水池蓄满水后再开机,造成水泵不能正常工作,又不便于操作人员管理。泵站设计老套、智能化缺失,操作管理困难,水泵运行时即要防止吸水池无水,又要防止高位水池水满溢出造成浪费,管理诸多不便。运行管理中为缓解吸水池蓄水量与水泵流量不匹配,保障吸水池有水可抽,后在吸水池旁新建100 m3水池与吸水池联通,保证蓄水量。

(二)工程建设“无规范”

未严格按设计文件及图纸施工。余湾饮水工程设计文件明确水源高程1399m,吸水池底面高程1395m,而工程实体吸水池高程过高,在枯水期溶洞出水不能自流入,造成吸水池无水可抽,不得不用抽水机二次抽水到吸水池,再由泵站提水,致使电费猛增,运行成本极大提高。运行管理中为控制电费,降低成本,爬进溶洞用DN90管引接部分水到吸水池。管线连接及埋设不规范。吸水池至高位水池钢管焊接不规范,想弯就弯、想拐就拐,增大了局部水头损失,降低了水泵出力,无形中增加运行成本。各种主分管埋设不规范,施工完未绘制竣工管线图,当出现问题时无人知晓管道布设,日常检修管护困难。

(三)水质保障需提升

水质检(监)测工作滞后。不论是2011年的后边沟饮水工程,还是2018年的余湾饮水工程都没有水质净化及消毒处理设施设备,属直饮水,在遇到降雨时,水中含泥沙较重就常出现水浑、水脏,而这只是肉眼可见的,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有机物、微生物、细菌等,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仅靠每年一两次的水质检测来判断,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存在一定的隐患。

(四)水计量收费困难

群众饮水一直都是分散式取用,2011年的后边沟饮水工程也仅是按年按户收费,都未能如数收齐,更何况按方计量收费,群众抵触情绪高、认识有局限,缴费意识全无。为改变计量收费困难局面,决定采购安装电子水表,实行先缴费、后用水,从源头消除用水不缴费,保证100%收取。但电子水表采购费用也是棘手问题,工程预算中没有这笔费用,要安装只能向用水户收取,群众本就有抵触情绪,收取水表费困难重重,通过召开群众、党员代表会议等宣传、讲清工程运行管理、水费用收缴制度,制定先买水表、先缴水费赠送水量等措施,第一批成功安装193只电子水表,收取水费一万余元,后续实现工程覆盖的12个村民小组用水户全部安装水表计量缴费,工程迈上了良性运行的管理轨道。

(五)运行管理难度大

运行管理是供水保障的“硬骨头”,甚至在初期运行中抽水电费比收取的水费高,入不敷出,何谈“以水养水”。后经总结分析运行管理中存在四个问题:一是施工管网安装不规范,造成通水后“跑冒滴漏”现象突出;二是用水群众缺乏主人翁精神,发现管网破损、接头漏水等事不关己;三是私自接水未安装水表取用水情况存在;四是工程串联水池多达10个,管理不到位造成水满溢出浪费颇多。实践中针对存在问题制定了有效应对办法,形成了长效管护机制。对管网进行了全面检查维修,防止“跑冒滴漏”,落实了日常管线巡检制度。在各村民小组供水主管上安装村民小组水表,每月查抄户表和村民小组表对比,如户表用水总数少于小组表数,少于的水量分摊到户,这样就充分发动群众,全民参与到用水管理中,相互监督是否有私搭乱接未安装水表取用水,水管破损、接头漏水就会积极主动与管理员联系维修,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关心、人人管理的良好氛围,使得饮水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三、思考与建议

(一)把好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质量关

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严格施工、保障质量,完善的工程设施体系为运行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如若在规划设计阶段把吸(取)水池高程降低,吸(取)水池顶高程为溶洞出水最低高程或比出水最低高程稍低,把溶洞所有出水归集到吸(取)水池,吸(取)水池水满后余水自然溢出流走,这样来水尽收、保证水量,又能自然流入吸(取)水池。吸水池适当扩大,水泵流量选取与来水量科学匹配,满足供水需要。泵站设计考虑智能化系统自动运行、自动工作,在吸水池水位高到设定高程时自动开机提水、吸水池水位低到设定高程时自动断电关机,保证有水能抽、防止无水空载运行;在高位水池水位低到设定高程时自动开机提水、水位高到设定高程时自动断电关机,既能保证高位水池随时有水、又不致水满溢出;实现无人值守运行,节约人力物力,降低运行成本,增加工作效率。

(二)强化水质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用水方式不断变化,对饮用水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农村供水保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这种粗放的供水方式需要不断改进,要持续提升农村供水硬件设施,为群众提供放心水。在发展中加快补齐山区农村供水短板弱项,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水质保障体系,加快农村供水工程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强化水质保障,推动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从“面的覆盖”迈向“质的提升”,让“幸福水”滋润百姓心田。

(三)重视智能自动化技术运用

农村供水工程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中新信息技术手段,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应谋划农村饮水工程信息化系统,形成供水从水源、泵站、水池、管道乃至用户水龙头均可通过控制室进行自动化运行管护的智能系统,实现自动监测、预警,用水户缴费和查询均可通过联网电脑或手机小程序等进行便捷操作完成,有效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从源头解决运行管理难题。

结 语:饮水关系民生,民生凝聚人心,农村水利发展仍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探索水利科学建设与管理机制,全力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1] 郭吉华.宁夏中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建管体系分析与探索[J].中国水利,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