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

于文君

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重理性轻感性,重剖析轻体验,用模式化的教学方法来讲授古诗词内容,用统一标准的解读来剖析古诗词的含义,这种为做题、考试所产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使学生不仅失去了对古诗词探究学习和阅读欣赏的兴趣,也大幅度限制了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情境想象和审美体验。因此,本文旨在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相结合,挖掘古诗词的审美意蕴,使学生在积累语言文字、提高古诗词学习能力、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能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对本国语言文化的自信力和认同感。

关键词:古诗词;审美素养;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引言

古诗词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学最主要的抒情方式。朱光潜就曾提到,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地走进诗词的国度,静心欣赏诗,对他来说,再欣赏诸如小说、戏剧等其他类型的文学时,也就易如反掌了,懂得并愿意欣赏诗的人们不但能真切地了解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并且将永远感受到生活是绚烂多彩的。可见语言高度凝练的古诗词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思想与情感,并且都有着自身独到、特别的审美意蕴与价值。在查阅关于研究古诗词的文献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也在不断挖掘古诗词与审美素养之间的紧密联系,探究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的审美素养价值。

1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学生审美感知的培养

从呈现的课例中可以看到,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讲解古诗词的方法更多地采用讲授法,面对班级中人数众多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直接讲授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达成其教学目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教师在利用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时候,虽然促进了学生对应试性知识的快速掌握,却忽视了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美的感受。

1.2 学生审美想象的个性化缺失

学生的个性、阅历以及审美能力不同,决定着不同学生对同一首古诗词的赏析、理解与感悟也会相差各异。但是迫于考试的需要,面对学生富有个性化想象的回答,多数教师会根据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加以纠正。一线教师的课例中,虽然没有出现直接告诉学生“标准答案”的情况,却也较少对学生进行深入引导,学生缺少个性化审美想象的机会,最终使得学生的审美想象素养培养放缓受阻。

1.3 忽视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

在实际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也正如对以上课例的教学目标分析的一样,教师对没有设计出相应的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具体教学目标作为指导,两位一线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不是通过启发,而是引导,使学生朝着目标设定的方向上被动地体会诗意,因而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学生情感体验过程的缺失,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将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耐心等待学生自主体悟,并认真聆听学生的情感表达,使他们能顺利提高起自己的审美情感能力,到达更深层次的审美素养的心理过程中。

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学段教学目标建构

2.1 第一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综合对《课程标准》、学情分析以及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的统编教材分析后,建构小学第一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目标,共涵盖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审美感知这一目标维度上,教学目标应细化为:第一,有主动诵读的意识,能诵读浅近古诗;第二,留心观察,能不断提高自己对古诗看、听、读的感知能力,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

2.2 第二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在审美感知这一目标维度上,教学目标应细化为:第一,有主动诵读的习惯,能诵读优秀古诗词;第二,能感受到古诗词中的审美因素,进一步提高自己对古诗词看、听、读的感知能力,增强对美的敏感度。在审美想象这一目标维度上,教学目标应细化为:第一,喜欢欣赏古诗词作品,能对古诗词的文本内容展开合理地联想与想象;第二,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审美问题,并进一步步解读意象。在审美情感这一目标维度上,教学目标应细化为:第一,在诵读与想象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古诗词作品蕴含的情感;第二,能与作者或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2.3 第三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在审美感知这一目标维度上,教学目标应细化为:第一,掌握诵读的规律,能运用看、听、读、唱等多种方法诵读优秀古诗词;第二,尝试结合具体的古诗词审美材料,发现联系并感受分析,形成自己对古诗词的美的整体感知。在审美想象这一目标维度上,教学目标应细化为:第一,喜欢欣赏古诗词作品,能通过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古诗词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第二,能提出有意义的审美问题,在解读意象的基础上创设审美情境,激发自己的审美想象力。在审美情感这一目标维度上,教学目标应细化为:第一,能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从古诗词作品中体验到的情感;第二,在感悟情境中使情感逐渐升华,能将一般情感上升为审美情感。

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设计建议

3.1 教师应增强对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的设计意识

根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例的研究,发现教师在设计古诗词教学目标时,更为强调古诗词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又或者是对审美教学目标一点带过,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这一目标,因此,增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对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的设计意识为当前的首要建议。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开端部分,教师如果一开始就能从自我意识层面出发,意识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迫切需要,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能主动地从指向审美素养的视角进行精心设计,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并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评价反思其教学目标设计,而不再是直接忽略,或者流于形式的应付。

3.2 教师应明确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设计的层次划分

根据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缺乏可供参考借鉴的指向审美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目标理论,而《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的审美要求又较为简单,使得教师在设计目标时面临困境,对小学不同学段的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的具体设计内容不够清晰,易导致与其他维度教学目标相混淆。因此,教师应明确审美素养的概念界定,以及对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内容有所把握,依据《课程标准》在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古诗词教学中,呈螺旋式上升的具体学段目标作为参照标准,并结合统编教材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分析,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词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细化并形成层次梯度,以此达成小学阶段学生审美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3.3 教师应提升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设计能力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中,与知识性目标、方法性目标相比,指向审美素养的目标达成过程具有内隐性、体验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的把握、设计和达成相对困难。因此,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否有所成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审美教学目标,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深的古诗词文化底蕴、较高的古典文学修养以及较强的教学方法技能,还需要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小学生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作为依据和参照,对古诗词的审美因素进行积极分析,以此来指导其日常的古诗词教学活动,使得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更富有审美情趣。

4 结束语

本研究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展开探究,尝试建构起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体系,以期对审美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和实践途径提供标准和参照,对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完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樊晓霞.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99-100.

[2]王玲香.浅谈古诗词教学的美育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