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游戏 推动课堂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巧设游戏 推动课堂进展

谢昕 李哲哲

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 河南郑州 451200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操作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呢?准确把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困难,为课堂整体设计游戏机制,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精准设计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一步步进行思考、探索、交流,以游戏带动合作与竞争,通过核心问题的追问,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理解算理,提炼归纳算法,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算法,逐渐建立判断与选择的意识。

【关键词】游戏教学;经历过程;归纳


在执教《十几减9》一课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热闹非凡。原来,是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惹的祸。

在个例探究时,学生都能说出13—9=4,那我的问题就设计为:13—9=4,你是怎样知道的?请你借助小棒图圈一圈,写一写计算的过程。在班级展示时,采用了PK机制,A区代表呈现了先减3再减6的方法,也就是转化成学过的十减几,这种方法就是先减再减(平十法)。B区代表呈现了先减再加(破十法)也就是拆开一捆,先减去9根,再把剩下的1根和3根合起来。

老师追问:“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两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这时,老师示意教室安静,说“不是谁的嗓门大,就能胜出哦!请带着你们的思考,再来试着做两道题,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呢?”

于是,同学们独立完成枚举练习的12-9,16-9,14-9。然后,进行课堂挑战游戏,计算大闯关,这下同学们有了深刻的感受,如果用平十法,每次都要去想一想,先减几再减几,要思考把9分成哪两部分,而如果用破十法,都是先用10减9,在把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几个一合起来,非常简洁,思路也很清晰,同学们终于达成共识,用破十法更简便。

至此,本节课的难点得以突破,问题迎刃而解,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归纳也是水到渠成。然后是排算式找规律,运用规律灵活选择算法,最后进行拓展延伸,总结学习的过程结构,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一、类比迁移,形成整体认知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运算技能之一。老师要有长程规划的眼光,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一定的学习方法结构,有助于学生主动迁移方法结构,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与《十几减8、7、6》具有相同的编排特点和学习方法结构, 都要经历“算理探究—寻找规律—灵活口算”这样的学习过程,在计算时都要用到 “破十法”,在对规律的探索中发现,思维路径相同,纵向观察渗透了函数思想,横向观察,将差与被减数的个位比较,规律类同。在教学时具有关联递进性,教学《十几减9》时,通过“圈一圈、写一写、说一说”等方式,建立退位减法的学习方法结构,学习《十几减8、7、6》时,学生能够主动迁移学习方法加速进行学习,在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转化、归纳、类比、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结构化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精准提问,探究多样算法

在教学时,准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对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估计。学生的基础是13—9=4,都能说出结果,但对于算理是不清晰的,第一个大问题:你是怎样计算13—9=4的呢?请你试着圈一圈,写一写,比一比。改摆小棒为圈小棒,从圈小棒到写算式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记录习惯,留下了思维的痕迹,教师通过巡视捕捉学生的资源,从而进行适时的点拨。

找规律环节,第二个大问题设计为:十几减9的算式是不是也像9加几的算式一样,隐藏着一些规律呢?如果找到了规律,用规律来计算会不会更方便?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回顾学过的9加几找规律的过程,先排算式,再找规律,可以竖着看也可以横着看,并能自主运用规律。提问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唤醒旧知,引导学生通过迁移获得新知。

三、对比辨析,归纳算法本质

在进行算理的剖析时,组织班级开展擂台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你是怎么圈小棒的?又是怎样列算式的?

第一种平十法,先算13—3=10,再算10—6=4,老师追问:3和6是哪里来的?先减2再减7怎么样?这里的问题是有递进性的,先让学生清楚3和6是怎么来的,再来辨析可不可以分成2和7,和已学的“连减”进行勾连。

呈现第二种破十法,先算10—9=1,再算1+3=4,老师追问:我们计算减法,为什么第二步是加呢?这儿是破十法的关键点,13—9,要想一下去掉9根,3个一不够,就要拆开一捆小棒,从10根里一下去掉9根,再把剩下的和3根合起来。在这里提问,让学生更清晰为什么先算10—9=1,抓住了“破十法”的核心。

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放还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真正地经历辨析的过程,给出思考的路径,抓住算理的本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打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壁垒,实现算理与算法的融会贯通。

四、巧设游戏,达成教学目标

在探究算理时,通过竞争机制“探究达人”的评比,引发任务驱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数形结合圈小棒,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小组集思广益—班级畅所欲言,融合竞争、反馈等游戏机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升学习动机。

在枚举练习时,精心设计了各种游戏,创设小组竞争的游戏情境,通过摆小棒、画一画等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可视化,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引领学习往纵深处发展,在大量的体验之后,充分理解不同算法的本质,全方位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游戏“你争我赶”,紧张又刺激的游戏元素融合,多种感官参与的动手操作,多维度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强化、加深的过程,为学生合理、自主选择算法提供了支撑,有助于实现算法的内化,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入游戏元素,好的游戏机制是一节课的灵魂。它贯穿整节课,激活课堂,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推动一节课深入开展。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基于游戏思维整体设计课堂教学,寓学于玩,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创新,促进每个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相信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潜能,在解决问题中逐步达成目标,多维度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实现思维的不断提升!

标注: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课程实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21YB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