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3

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策略

王嘉玲

新疆乌什县第二小学, 843400


摘要:多数教师在工作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学生拿到经过教师辛苦批改的作业时,学生并不在乎作业的批改情况,等到学生再次遇到相同类型的作业时,错过的内容依然做错。课余作业能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可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其积极地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去。但是,用何种方法、何种技巧却是教师多年来一直未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分层指导

一、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和实施的必要性

1.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现状

在现实中的小学作业布置形式多为教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布置,并要求学生主动完成。如此单一形式势必存在缺点,其中就包括勤奋的学生难以得到教学指导,学困生则疲于应对难题,难以有突破性进步,更严重的是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懒于完成作业而最终复制他人作业。这种布置作业的模板太大众化,教师难以对其进行创新,导致难以勾起学生课下学习的欲望。

2.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实施的思想还不够深入

目前来看,多数小学教师对数学学科作业的多维分配还达不到理想的思维水平,以致其难以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当今的数学教学新环境下,怎样做到把作业的设计和分配实现多维化,是当今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当今教师应足够了解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和实施的关键性,从而能够在这一方面上有所突破。

3.有助于减少班级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

平时布置的课余作业多为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其系统的包含了大多数学生学习水平所对应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会觉到困难或容易。一方面对学困生来说,这样有助于他们在完成作业时能够提高自己对基础内容的掌握,并且在其完成作业时能够获得一定的自信与鼓励,从而使他们走出学困生的阴影;另一方面对学习能力好一点的学生来说,他们不用再疲于应对那些已经掌握了的基础内容练习题,反而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到思维训练之上,从而拓宽视野,加强他们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分层作业设计的优点之一就是弱化两极分化出现,不仅使学习好的更上一层楼,同时使学困生也能跟上步伐。

4.有助于巩固学生学习效果,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作业分层设计的另一大优点就是使学生所要完成的作业都是近时期所学的内容,更贴近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状态,实现对课堂知识的及时巩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同时,学生做的题目都是教师为其个性化设计的,也就是说这样的布置作业的方式带来的反馈都极具真实性的。也正因如此,教师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可以侧重那些难点来进行讲解,从而增加教学效益。

二、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

1.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

作业分层设计的基础是对学生合理分配。在分配学生时,教师须注重多个指标,譬如作业完成情况、成绩考核排名、数学思维水平以及数学相应兴趣等。在以上的基础下,教师还需要以课堂活跃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为第二指标对学生进行多维评判,使分层分配尽量合理。而在具体的评判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各式各样的形式来完成这项工作,诸如私下讨论、课堂提问等。通常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甲、乙、丙等,甲等代表学习能力好的,乙等表示中等,以此类推,同时构建相关的电子备档。除此之外,在学生分层分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的分层分配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可以根据学生相应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等级调换;第二,教师需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将对应的等级分配结果进行隐蔽,避免由于相关因素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对作业目标进行合理设置

对于不同等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作业布置,最主要的就是作业目标的不同。在设置作业目标时,要注重“一个统一”和“一个差别”,“一个统一”即作业的内容应是符合当前课标所要求的最低水平,“一个差别”即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来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内容。通常来说,丙等学生对应的题目多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乙等学生所对应的题目应是一些拓展思维题目,对甲等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一层,对其要求多为完全置身于陌生的数学环境中进行思维解答。比如,在“多元函数的求解”相关章节的教学中,对丙等学生教师可以布置类似“理解多元函数”的题目,有效掌握对应的定义和性质;而对甲、乙等学生,要以乙等作业要求为起点,试着完成延伸性思考题和计算题,譬如关于实际生活的应用题和计算题。

3.布置可供选择的作业“套餐”

人难免会因疏忽而做错事情,若教师在学生分层分配时出了纰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不能为每个层次只设立一种学习方案,要同时设置几个方案套餐,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比如方案一,设定大题选择题,该类题目主要是针对乙等而设计的;方案二,设立概念能力延伸题,该类题目是在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基础知识时而设计的,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方案三,设立跨越性试题,这种类型题目难度较大,适应于多人共同思考解答。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试题选择,增加学习效益。

三、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实施策略

1.强化质量意识,增进靶向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所以它应有对应的评判标准。认识决定品质,若从一开始就对作业有正确的看法,那将会把作业的作用最大化。同时,缺少不了成绩统计的帮助。成绩统计包含学生的作业记录,质量好的作业须有对应的优秀作业标记,这样能够鼓励学生持续不断地高质量完成作业。还可进行班级排名,分享优秀者的见解,促进多数学生的学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待作业的看法难免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班级内作业完成情况各不相同,随之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运用不同标识可减少问题的出现。例如,让学生做出自我评价并使用对号和问号。学生觉得某个题目没问题时使用对号,觉得某个题做起来有困难就标上问号。教师要对问号标得多的题目做好统计以了解学生的疑难杂症。这样能高效收集学生信息,也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从而为教师的指导做好铺垫。

2.批改符号多样,作业评价多元

以往的作业批改多为两种符号:对号和错号。之所以这两种符号被广泛运用是因为其作用效果较明显,一目了然。从某方面来讲,虽然教师完成了作业批改,但是这样的符号引用很难传达出精准的信息。若在使用对错号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三角符号、星号等其他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意思,就可以更加准确地传达自己的信息。比如,星号表示对作业完成度高的学生给予肯定,圆圈表示学生的作业在某处尚有不足之处。如此这般,教师能够精准传达出自己的看法,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教师与学生在不言间不谋而合,达到教育预期的良性发展。除了运用批改符号,教师也可以使用批改评语。短短的两三句话虽不能让学生大彻大悟,但其指导作用是极其巨大的。特别是当学生陷入问题的泥沼中时,其在作业中也会体现出来,此时教师的几句金言玉语便能使学生脱离问题的困扰。例如,遇到复杂的综合运算时,学生的思路混乱,计算量巨大,此时教师若给予其指导附上一句“作业完成得不错,还可以有更好的解题办法”,如此评语一方面传达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体现出了人性的鼓励;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解题思路给予了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的学习。

3.批改形式灵活,分层差异明显

小学数学的作业答案是一定的,教师公布答案让学生自批可以减少一些简单题目的批改。这样不仅能够缓解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此外,若让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看到他人的优缺点,从而可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升级。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类型的题目,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合作,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交流探讨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加小组的团结能力,使学生在数学世界中能够勇敢去闯,进而到达更高层次。另外,教师需对基础不同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分层分配。通常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状况分为甲、乙、丙等,通过对等级中的部分作业进行抽查,大致了解其通性问题,再将其拿出来进行解决。这样一方面可减少对重复问题的批改,另一方面解决了重难点问题,势必会提高教学效益,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在学生遇到一些错误率高的题目时,教师不必马上进行评判,可换以缓判评分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更加充分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当面点评为学生点明问题所在,让学生掌握重难点,之后再进行作业评定,这样才能发挥作业的作用。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急于对学生做出评判是教育中的一大禁区,因为这样容易误导学生以为评判才是学习目的。以学生发展前途为目的的教师才是一个稳重成熟的教师。

4.及时总结得失,客观评价

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并不意味着这就结束了,而是还应及时小结出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等等,以为后续作业更好的“铺路”。同时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还应积极鼓励c层次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思考,尝试做提高作业,b层次学生尝试做a层次学生的作业,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不管结果如何,只要这些学生大胆尝试了,老师都应及时给予其表扬,这样才能使这些学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对作业感兴趣。另外,对于a、b、c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评价时需做到客观性、公正性,既不能应付了事,随意评价几句,又不能评价不当,过分评价,这都会严重伤及学生,所以在评价时,不管是结果,还是学习过程,都是老师应考虑的。对于a层次学生的评价,应把侧重点放于其与他人不同的解题方法等上;对于b、c层次学生的评价,应把侧重点放于鼓励和表扬上(如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的;这次做的很好,下次继续努力,你会越来越好的等等),如此,才能直击这三个层次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最棒、最行,让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激发出更多的潜能。

5.主动沟通家长,家校联络

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像那些学生即不写作业、不好好完成作业的学生,并不是说他们的天性就是那样,他们也会改正,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反反复复,做不到彻底。对于这种情况,采取家校联络,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寻求家长的积极配合,让家长与老师“统一战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此,才能帮助这些学生更好的改正,更好的做到彻底,让他们自觉自发的完成作业。所以学校、老师就需要常常联系、主动沟通家长,形成合力,一起监督学生,只要发现他们有这些不良现象,就一起制止,将坏现象扼杀在摇篮里。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课后数学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总结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是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分层布置作业的重要性,探索分层布置作业和评价作业的策略。另外,教师应积极优化作业分层布置的方式,使其在真正意义上提升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颜瑞成.浅谈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J].文理导航,2018,000(012):39-39.

[2]韩晓旭.小学数学"滚动分层"布置作业的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8,000(021):63-65.

[3]王娜日苏.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