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3

垂直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蒋争艳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425000,湖南省永州市


摘要:目的:探究提升普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方式,分析垂直管理的影响力。方法:在2019年9月到2021年9月期间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2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分别采用不用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研究。然后观察两种护理方式下的差错和纠纷发生率,分析统计出具体的数据,并研究其具体影响。结果:观察组差错发生率是0.90%,纠纷发生率是3.64%;对照组差错发生率是12.73%,纠纷发生率是20.00%。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是(96.65±1.43)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是(97.83±1.45)分;对照组护理评分是(73.16±1.6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是(72.18±1.76)分。结论:经过垂直管理的护理组患者能够达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差错和纠纷出现的概率也得到有效降低,提升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垂直管理;普外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院提供较好的就医服务体验。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关注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是提升护理服务的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并没有太多的关注护理管理这一块,在提升护理质量上还处于表层,因此无法深入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而垂直管理的提出是顺应时代的变化,为普外科护理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对此,本文针对垂直管理进行探讨,分析了解其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致力于提升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意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范围设定在2019年9月到2021年9月之间,选择普外科护理管理作为科室试点。然后在普外科中选择22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称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其中观察组中有男57例,女53例,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49岁,平均年龄是(35.12±1.44)岁;对照组中有男58例,女52例,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48岁,平均年龄是(35.36±1.67)岁。两组患者在基础情况上大体相同,能够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此外,在本次研究当中各方面的文件应当写清楚,并告知患者具体的实验情况。同时,做好相应的排除标准,保障患者无精神疾病、无认知障碍等情况,能够配合实验人员进行具体的实验,保障实验的顺利开展。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管理。首先制定好相应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然后针对普外科接收的患者情况进行人员的分配。其次,在护理人员安排上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好班次,并预算好意外的情况设定好临时调配人手的方案。最后管理人员要统筹好护理人员的工作,保障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正常流程工作,保障患者能够受到专业的护理,奠定护理服务提升的基础。

1.2.2观察组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垂直管理式护理,致力于全面、精细化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体操作如下:

(1)改变管理理念。首先护理管理人员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垂直管理理念,通过作业的学习和培训来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其次,针对医院普外科护理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清楚普外科护理的实际情况。在此,护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护理人员具体工作的观察,与患者沟通来了解当下护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管理人员针对普外科护理管理人员情况进行相应的记录与分析,清楚当下的不足之处。同时,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融入现代市场营销的理念建立出符合本院发展的护理服务。

(2)设立规则制度。垂直管理为传统的护理方式带来了新的改变,医院想要切实的落实好相应的服务管理措施就要制定好相应的规则制度,从垂直管理层面设计好相应的工作流程。如:患者入院时、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应当怎么去护理,护理人员从哪些方面进行协作医生治疗。同时,明确的规则制度也能够推动护理人员有条不紊地不紊地进行工作,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并且能够提高护理管理的整体工作。

(3)“以人为本”做好垂直管理工作。首先护理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好普外科当中涉及的所有护理工作,清楚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需求,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此,护理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每一个岗位职责的设定,并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职责,根据岗位工作职责来进行人员分配,确保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上,尽可能地做好资源分配均衡,让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优质地完成护理工作,进而实现科室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4)严格进行人才选拔和科学进行日常考评。首先在人才选拔上一定要专业对口。在面试的时候做好相应的时候设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并设立出现场实操考核。在人才进入普外科的时候也要设定出相应的试用考核期,深入了解引进的每一个护理人员,并建立好人才资料库,从护理人员日常的表现当中分析总结出护理人员的优缺点,便于护理管理中工作的分配与人员的调动,充分地发挥出每一个护理人员的长处。其次,建立出科学合理的绩效津贴考评体系,如考勤制度、专业性考核、技能考核、服务意识考核、责任感考核等等,通过护理管理人员的观察以及患者的反馈来进行,保障考核的客观合理性。同时,科室还可以定期进行相应的考核,针对专业技能、护理服务意识进行实操和理论的考核,并且针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责任心进行考评,达到标准水平的护理人员才能继续任职在科室当中。对于一些不适合在普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当适当将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或者是对于一些不负责、工作态度不认真的护理人员予以警告、惩罚甚至是解聘。在此,护理管理人员还可以经过日常护理工作的总结设立出一些奖惩机制,针对一些护理工作出色,受到广大患者好评的护理人员予以奖励以及荣誉,为护理人员规划出合适的升职加薪空间。如此一来可以让护理人员更有动力进行日常护理工作,从细节处提升护理专业性。同时也可以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从管理层面来说能够很好的提升管理质量。通过垂直管理让管理人员也更能够清楚管理当中的人员、资源分配情况,做好科学合理的调整,保障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

(5)成立护理学习小组。护理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反而常常需要面对意外情况,面对复杂的患者病情,对此持续的学习,不断地提升护理人员个人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整体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在开展垂直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开设岗前培训、岗中规范、持续学习,全方位地进行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服务意识、个人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从根本上保障护理质量的稳步向前。

(6)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在垂直管理当中需要设立监督管理人员,让专业的护理管理人员跟踪普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工作状态、服务状态,并从多方位进行护理人员工作监督管理,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做好护理工作。对此,管理人员可以设立3级负责制。在科室中设立出质量控制人员、护士长和科长三个层级人员进行护理人员定期工作检查,并做好阶段性总结。例如每个季度进行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检查,定期让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汇报。然后,管理人员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汇报情况进行相应的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就及时地制定整改方案,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具体调整。同时,尽力好问题信息库,定期进行问题的总结,持续地优化护理工作,奠定护理质量提升的基础。最后,针对问题整改后要持续进行跟进,保障改正措施能够切实的落到实处,让护理质量不断地优化。

1.3观察指标与评价

本次研究实验致力于提升普外科护理质量,注重观察统计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纠纷,同时还要观察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其中差错和纠纷是在垂直管理工作当中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异常问题就做好记录。质量和满意度的统计分析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让患者表达出最直观的护理态度,以及让护理人员进行自省,对自身做出的评价。通过差错、纠纷、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观察,能够有效的了解到当前的护理管理的不足之处,奠定后续管理中的优化与提升。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差错与纠纷发生率比较

经过垂直管理的观察组护理差错和纠纷发生的现象都比对照组少,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的质量,具体的数据如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比较表[n(%)]

组别

例数

差错发生率

纠纷发生率

观察组

110

1(0.90)

4(3.64)

对照组

110

14(12.73)

22(20.00)

(p<0.05)

2.2 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对比

通过对比两个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来看观察组比对照组的质量和评分会更高一些,具体的数据如下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比较表(`x±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

110

96.65±1.43

97.83±1.45

对照组

110

73.16±1.64

72.18±1.76

(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医疗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优化,力求各方面都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提升患者的整体就医体验,帮助患者快速地恢复健康。基于此背景,医院管理人员都在探索合适的管理方式,致力于做好医院各项工作流程、资源分配、人员分配等工作。而垂直管理的提出让医院管理模式出现新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首先垂直管理当中的人员任命和业务管理是直接由中央机关直接管理,应用在医院当中也就是科室管理对应的是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在医疗体制当中应用垂直管理方法是经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代科学管理的结合所产生的分级管理需求,能够从多个层次进行护理工作的规划,统一规范化了护理工作的职责和质量标准,有效地促进护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垂直管理方法主要是针对人事方面进行管理。本次研究当中以普外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常规护理工作流程的总结分析,进行相应的人事调整,实现护理人员与岗位职责的高度配合,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首先,垂直管理在梳理护理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上更加的细致化,奠定后续人员分配的基础。其次,在护理人才任命和提升上也给出了系统化的规划,保障护理人员与岗位高度匹配,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要设立好相应的奖罚机制,优化好人员的绩效,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推动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然后,在垂直管理当中设置了管理负责制,在每一个层级当中设立了监督、指导、负责任务,让整个护理工作更加的系统化,并且建立了对应的护理人员教育体系,定期进行护理人员的培训,结合先进的教学方式,将一些利用网络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视频更新,保障护理人员处于持续提升的状态,让护理质量能够稳步上升。此外,还要设立出具体的升职加薪机制,明确护理人员的职业规划,让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能切实的做好自身工作,有目的的提升自身的护理质量。最后,在工作分配上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工作分配,再把护理人员进行分类,保障护理工作能够高效开展。此外,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异样情况的总结分析,建立相应的异样信息库,并定期针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由护理管理人员带头进行策略探究,持续地优化护理质量,让医院的护理人员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在本次实验当中,针对观察组开展垂直管理,明显地看到护理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从数据结果来说,观察组出现差错、纠纷的情况非常少,说明护理工作能够细化到细节处,护理人员拥有更高的责任心,对患者能够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患者也给出了较高的评分,其中护理质量评分达到(96.65±1.43)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达到(97.83±1.45)分,相对对照组患者来说高出很多,说明在垂直管理下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让患者有着更好的就业体验,进而也能够有效地缓解医患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推动医院整体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垂直管理融入到医疗体质当中能够刚好的满足当下人民对公共医疗服务的要求。在本次实验的普外科护理管理当中也明显看到了垂直管理与常规管理的差距,在护理人员的专业度、岗位匹配度、责任感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促进患者就医服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 护理垂直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30(021):179.

  2. 徐敏. 护理垂直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信息 2013年27期, 401页, 2013.

  3. 田莉萍. 护理垂直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12):2.

  4. 岳光蓉, 申凌慧. 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 家庭保健, 2017, (02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