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值日生工作新视野:“互助型部落”的组建与推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3

幼儿园值日生工作新视野:“互助型部落”的组建与推行

董凤珠

嘉善县实验幼儿园



【内容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本文针对现有的值日生工作内容和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以探寻值日生新工作为出发点,促进班级管理为目的,提出了幼儿园值日生促进班级管理方式的新视野:“互助型部落”的组建与推行,旨在营造良好班级秩序,逐步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值日生 班级管理 主人翁意识

班级管理,是要求幼儿建立内在的秩序感,形成集体规范,从而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保障各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对幼儿个体发展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营造出积极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使幼儿充分合理地发挥主体地位,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在班级中建立“互助型部落”,规范值日生制度和工作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负担,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让幼儿在自我约束下逐步形成规则的意识,养成遵守班级规则的好习惯。

一、关注值日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现实意义

幼儿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直接参与者,是自己的主人,教师应当隐退自己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方式,考虑每一位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对班级建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给与幼儿一定的任务,让其成为值日生参与班级管理,对幼儿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并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个体的责任感,当幼儿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完善的内驱力,逐渐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1.解放幼儿天性

经过实际的班级管理实践,一个班级要想维持良好的常规,有秩序井然的活动,单靠教师一人的督促、提醒和提要求是不够的,在教师长期高度控制下的幼儿都是“听话的木头人”,这种方式势必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使有些幼儿从心理上抵触教师,不喜欢幼儿园,而任幼儿自由发展的班级势必是没有规则可言的。把班级的管理权分出一部分给班级的幼儿,是解放幼儿的一种方式,让幼儿真正的做班级的主人。

2.满足幼儿心理

幼儿受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天性好动,自我意识较强,但是每位幼儿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在班级中实行值日生管理制度,满足了幼儿被认可的意愿,同时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尤其是班级中容易犯错的幼儿在得到重视以后容易产生正面情绪,他们会更愿意去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使班级产生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让每位幼儿都努力完善自己。

3.促进幼儿自律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性格发展、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让幼儿在自然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掌握最基本的生活经验,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幼儿顺利踏入社会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在值日生工作中,让幼儿明白要想成为值日生,做班级中的监督管理员,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从而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分析值日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

在幼儿园中,值日生工作是为培养幼儿服务意识而衍生出的一种活动,是许多班级都会选择进行的一种活动现象。对现在很多的幼儿来说,值日生就是帮助阿姨劳动的一种工作,很多幼儿都不愿意成为值日生,值日生工作存在的意义被幼儿们大大的曲解来源于教师对值日生工作的忽视。

1.选拔计划性欠缺

纵观以往的值日生选拔,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教师将值日生工作作为奖励手段,指定乖巧的幼儿做值日生,这类值日生常常被点名做值日生服务班级,导致对值日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而没有成为值日生的幼儿心里对自己自卑,有的更是产生了“反正老师不会选我”的逆反心理,导致值日生工作难以开展,班级管理困难;第二种,教师为了照顾到每一位幼儿,按照小组轮流做值日生,这类值日生中很大一部分幼儿没有很强的班级服务意识,成为值日生对他们来说就像是拿到了一个好听的称号,从而导致值日生工作流于形式,而不是真正在做的,这样的值日生工作失去了值日生存在的意义。

2.实行目的性不足

在目前的班级活动中主要依靠教师来进行管理和引导,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是管理幼儿行为的直接执行者,教师对值日生的态度决定了班级管理的质量,但是就目前的教师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高控管制型,在此类班级管理中,幼儿从来园开始的一举一动都被教师控制在手中,把值日生工作控制在服务性工作内,让值日生成为班级的“保姆”,而不是班级的“主人”;第二种自由放养型,教师为了让幼儿“活”起来,真正的做班级的主人,选择放养幼儿,对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不重视,只是分配下了任务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导致值日生对自己工作认识不清,无法进行班级管理。

三、开扩值日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新视野

为了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让幼儿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教师要开扩值日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新视野,让全班幼儿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获得肯定,让他们获得重视感。

(一)“互助型部落”的组建

大班幼儿的自主意识已经在萌芽,遇到问题喜欢自己来解决,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建立“互助型部落”,通过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发展互助文化,提升幼儿自主管理的能力。

1.组建团队——互助型部落

为了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幼儿的班级集体观念,在班级实行值日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全班幼儿自主组建6-8人一组的“互助型部落”,并共同商定自己的部落名称以及发展口号,如:“恐龙战队:互相帮助,为班级服务。”“小星星部落:我们是班级的小星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等等。部落遵循部落成员双方的“互愿性”,“互愿性”有助于部落的日常化管理与后续发展。满足幼儿的自我愿望,让幼儿充满与同伴共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班级管理的实行更顺利。

2.推选部长——小小领头羊

每个部落就是一个互助的团队,为了充分发挥“互助型部落”的存在意义,同时也是为了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让每位幼儿都能在其中获得成长。在幼儿组建部落完成后,由各个部落自己推选出正、副部长通过民主选举出的小部长具有群众基础,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被选出的幼儿也会更有为大家服务的动力。部长作为部落的领头羊,需要管理部落内部人员的行为规范,让自己的部落在互助中取得进步。部落长的选举根据值日生的周期来定,当所有部落都轮值后进行新的部落长推选。

(二)“互助型部落”的推行

在如今倡导自主性培养的教育中,教师要放手把班级还给幼儿。“互助型部落”的成立是一种新型的值日生成立模式,不仅仅关注值日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也重视值日生成员内部之间的成长,真正做到双管齐下,更有效地促进班级每位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使班级的合作和竞争氛围都得到提升。

1.确定值日生工作内容

班级管理不该是被动地去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每位幼儿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把权利交给幼儿,让幼儿去思考“值日生可以做什么”,在有意义的讨论中,教师将幼儿的想法进行深一步的分析“这个工作小朋友可以做吗?需要怎么做?”与幼儿共同制定值日生工作内容,并用图画的形式画下来,张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整个值日生工作由部落长进行工作安排,给与每位幼儿独立工作的机会,在值日生工作中学习去管理班级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培养幼儿独立工作能力。

(1)义务劳动,提高服务意识

在班级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把同学当成自己的家人,要让幼儿做班级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运用值日生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能力和为班级服务的意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务必要让幼儿明白劳动义务和游戏权利都是幼儿园班级的活动。

  • 小班值日生以简单的服务性工作为主,主要为了提升幼儿对班级的归属感,如:准时来园,为植物浇水;帮助擦桌子;餐前帮助分餐具;放杯子;摆放整齐小椅子;

  • 中班值日生在小班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有责任意识的工作,提高幼儿的助人意识,如:在餐前监督幼儿认真洗手,帮助幼儿迅速入座进餐;

  • 大班值日生在中班的基础上再加大工作难度,如:在课间整理玩具;在使用材料的课后收拾干净桌面。

(2)协助管理,建立班级秩序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邀请幼儿参与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增强班级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等等。值日生在工作中认识自己,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加深了自己的责任意识,逐步学会自我管理。

  •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一般不设置管理性的工作,在小班下半学期可以增加“监督员”的工作,如:在区域活动时管理自己所在活动区的幼儿,提醒他们轻声说话,不争抢玩具,友爱相处;在生活活动环节监督幼儿准确洗手,不浪费水等等生活管理的工作。

  • 中班幼儿在小班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在值日工作中增加一些纪律管理,如:在教学中轻声提醒周围讲话的幼儿认真听讲;在课间及时制止在教室奔跑、吵闹的幼儿;提醒幼儿用餐时保持安静;不吃汤泡饭;收拾整理自己的餐桌。

  •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在中班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去管理班级中更多的事情,如:做班级的友好大使,调解班级幼儿之间的矛盾;在游戏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动作等更具有社会意义的工作内容。

2.完善值日生工作评价

任何管理现象的背后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班级管理也不例外。为了让每位幼儿都有事可做,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达成自我管理的目标,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对每天的值日生工作进行反馈,加深幼儿的值日生工作意识以及团队意识,让幼儿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期盼下学会收敛自己的不良行为,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1)客观评价

每个部落都有为期一天的班级日常管理(值日生工作),当其他部落的幼儿出现“自律”缺位时,由值日生所在的部落进行友情提醒,并与对应部落长做好沟通联系的工作,让部落长在私下做好自己组员的管理工作。其他部落的幼儿也有监督值日生工作的义务,观察值日生的工作,找出值日生工作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集体讨论改进策略,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在班级幼儿互相的监督下,培养班级良好常规,形成有规则的班级秩序,从而促进班级管理。

(2)合理奖励

6243b63d85c6e_html_79451f0f575cf576.png 立“值日生工作评分表”(如图1),采用成员捆绑的评价方式,采取一日一评的方法,由教师和全班幼儿举手对当班部落的各项值日生工作进行评分:全班人员一半人数以上举手得一颗星;三分之二人数以上得二颗心;全班都举手的得三颗星。在所有部落都进行值日生工作后,根据星星总数,评出全班前三的部落进行合理的奖励,如:得到一颗五角星;和最好的朋友坐在一起一天;户外活动优先选择权等等,由幼儿自己选择渴望得到的奖励。部落长作为部落的管理者可以获得双倍奖励。



结语: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细致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互助型部落”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每个人都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有管理好班级的责任和义务,在促进幼儿“主人翁意识”的形成中,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作用,幼儿遵守班级规则,并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班上同学互相关心,促进了同伴之间深厚的友谊。由此可见,“互助型部落”不仅能对班级的常规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还能够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班级氛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湛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2).

  2. 熊福柏.如何开展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J]. 小作家选刊,2017,(19).

  3. 徐志平.运用小组轮值法优化班级管理[J].中小学德育,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