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公共安全科普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科技馆公共安全科普实践与思考

赵金英

山东省科技馆 山东济南 250012

摘要:根据2019年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对“全国科技馆安全教育展示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在调研的30家科技场馆中,24家场馆在近5年内举办过安全教育主题展览及相关教育活动,累计次数近3000场。拥有安全教育相关主题展厅的科技馆达11家,其中省级科技馆5所,地市级科技馆6所,总展示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部分场馆虽未单独设立公共安全主题教育展厅,但将公共安全主题展品融入到了常设展览中,相关展品共计230余件。

关键词科技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实践探索

引言

科技馆是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以展览教育为主,一般通过参观、实践、讲座、科普互动剧等多种形式,进行科普教育活动,旨在以此激发来访者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尤其是在近年来馆校合作背景下,科技馆面对的是青少年群体,更要发挥自身的重要科普教育价值,促进青少年群体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科技馆要明确自身定位及作用,并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有效利用科技馆的相应资源,设计出一系列能够提高青少年群体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趣味性与科普性兼容的科普教育活动。

1、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及开展意义

当前,科技馆教育活动有三种主流形式,分别为展览教育活动、扩展教育活动、培训教育活动。这三者的区别在于:展览教育活动是“基础”,扩展教育活动是“特色”,而培训教育活动则是能够促进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科技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科技馆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群体,因此,科技馆不仅要进行基础教育形式,开展特色教育活动,采取有效手段,更要与时俱进,拓展资源,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这样不仅能提高科普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发挥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价值,更能提高青少年群体的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对科技的发展创新及青少年群体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科技馆公共安全科普优势与特色

科技馆以科学教育为主要功能,通过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相结合的展览展品和参与体验式的教育活动,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公共安全作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其科普工作也愈加关键,科技馆凭借其自身优势必将探索出一条公共安全科普创新之路。

2.1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

“科学技术馆”最早起源于欧洲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展现新型工具、仪器和摘要:科技馆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普基础设施,依托科技馆进行公共安全科普的模式越来越受欢迎。近年来,公共安全教育和科普工作日益受到关注,科技馆行业也非常关注公共安全,先后推出了系列公共安全主题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本文以中国科技馆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对当前科技馆开展公共安全科普的现状、特点、规律以及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展开研究和探讨。设备等的工业技术博物馆。后来,博物馆中出现了一些可操作的机械复制品和科学演示,这种以“人造展品”为教育工具,向公众普及基础科学的创新理念,改变了技术博物馆的发展方向,经过几个世纪演化,发展成为“科学中心”或“科学技术馆”,也奠定了科技馆的根本理念。现代科技馆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内容上更加注重反映高新技术和前沿科学,形式上更加强调参与性。因此,在传播公共安全科技发展、前沿科技成果,展示公共安全科技成就、基础科学原理等方面,科技馆具有独特的优势。

2.2丰富的场馆运行经验

众所周知,科技馆拥有巨大的观众接待量。以中国科技馆为例,自1988年开馆至今已服务中外观众近5700万人次,尤其是近十年来,年均接待量达300余万人次。在每年大流量的接待工作中,科技馆积累了丰富的互动展示场馆大流量运行的经验,形成比较完备的场馆运行管理体系,保证在尊重观众参观规律和场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观众和工作人员的科学合理组织,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促进展教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3、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实践策略

3.1创新展览教育活动

在展览教育活动中,要想取得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科技馆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还要主动研究中小学相关课程内容,如科学、物理等课程,找到展教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并以此为依据,积极开发适合青少年群体的科普展教内容。例如,吉林省科技馆四楼“我们的未来不是梦”主题展区包括“太空探秘”“地球能源”“生态环境”“智造创新园地”“实践创作园地”等内容,旨在引导学校师生参展的过程中,使青少年学生了解到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以及人工智能、3D打印等前沿科技。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科技馆的科技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自己的专业辅导,在促进学生掌握科技知识的同时渗透环保意识,使青少年能够形成科学探究与自然保护同向同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素养。

3.2利用短视频,开展线上科普活动

短视频时代,信息从长形式向短形式变化,这使科学传播更加及时和高效。短视频具有更为灵活的互动性,能够快速传播,效果实现明显,画面感更强,可以呈现一个明确的知识点,剥离多余信息的干扰,展现知识最精华的部分,可以加深公众对关键信息点的印象。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复杂的知识点能够以更加通俗的方式被理解和接受。因此,无论是在科普数字化资源建设中,还是在线上科普活动开展中,科普短视频都是有力的资源补充。我们可以利用短视频,采用动画的形式,对一种科学现象或科学原理进行讲述,也可以采取深度解读的方式,对科学现象进行解析,还可以针对某一科学领域,分期进行深度探究等。我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应急科普线上活动就是采取短视频方式开展的,一经推出,得到了广大公众的积极响应,视频单篇最大阅读量达3000余人次。通过短视频,带领公众动手做实验,帮助公众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解读生活中出现的科学现象。通过与公众进行线上互动,公众和青少年了解了与疫情相关的科学知识,掌握了相关的科学方法。

3.3科技馆开展公共安全科普的技术手段

公共安全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内容,为了将其以易于理解和参与的方式向公众展现,科技馆采取的展教形式主要有互动展览、教育活动、网络科普、影视科普等。结合内容特点和受众需求,选择适宜的展示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共安全科普的效果。公共安全主题互动科普展览。互动展览是科技馆核心功能的体现,科技馆行业发展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展览开发经验。互动展览通常采用静态陈列、机电互动和多媒体互动等三种展示技术。第一,静态陈列展示,主要是利用模拟实物和环境布展技术,重现实际场景或重大历史时刻等,突出展示的真实性和沉浸感,强烈的感官刺激能够启发人们思考。第二,机电互动展示,利用电机装置,使观众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对于特定场景的模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达到互动体验的教育效果。第三,多媒体互动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特定场景实现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或混合现实MR的效果,体验效果更加逼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公共安全科普工作正在迎来全新的时代,希望安全、科普、教育三个领域能够融合发展,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公众安全素养的提升,为建设平安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震.论新形势下科技馆科普活动管理策略[J].科技视界,2020(12).

  2. 王艳丽.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创新思考[J].卷宗,2019(33).

  3. 谭庆.科技馆的“趣味探究”解读[J].科技风,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