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3

新媒体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策略研究

王淑虹

汕头市生态环境澄海监测站 广东 汕头 5158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已经在居民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当代居民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习惯。新媒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其已经成为现代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基于新媒体语境下,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不断高涨,在开展环境管理中,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以新媒体为载体,鼓励广大公众参与其中,加强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互动,增进信任和理解,建立以及完善环境污染应对机制和突发事件预防机制,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环境管理;新媒体;公众参与;优化策略;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经济和社会获得快速发展,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城市化建设背景下,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构建生态型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不断提升,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环境管理作为当前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近些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制约了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缺乏社会监督管理。新媒体作为新兴技术,其可以丰富基层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以新媒体为载体鼓励公众参与到环境管理中,能够切实体现社会监管职能,在社会中创设浓郁的环境保护氛围。

  1. 新媒体公众参与对环境管理的影响

受到以往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环境污染现状较为严重,在我国政府高压环境管理下,环境污染问题获得有效遏制,其中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发挥了关键职能。以往公众参与主要通过拨打热线、上访等方式进行,不仅为政府履行管理职能带来困难,也难以与基层群众开展动态互动。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途径,其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已经在广大基层群众中获得广泛应用,经过相关统计显示,截至早2021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13亿,网络彻底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学习模式。

随着环境污染和居民生活矛盾的日益突出,现代居民渴望表达个人诉求的意愿更加明显,以往在公众参与中,主要采用拨打当地政府热线、群众聚集或者上访等方式,但是容易对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政府部门开通了环境管理公众参与微博、微信公众号后,更多的群众乐于利用新媒体反馈情况、表达诉求。例如某城市在2013年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后,截至到2019年,更多的公众利用这一途径直接参与到环境管理中,并且参与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如下图所示)。


6244111fa3a3e_html_c11b960b1be478d6.png







2、新媒体与公众参与

2.1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一词在1969年正式出现,并且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广泛应用,其属于一个相对概念,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信息获取新途径。在信息时代下,新媒体相对于电视、报纸、期刊以及广播等旧媒体而言,其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受众数量多等特点,当前较为常用的新媒体包括微博、微信、QQ、客户端以及抖音等。

2.2公众参与

“公众”主要是指具有共通点和相互影响的群体、组织以及个体,随着公众概念拓展,其含义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涵盖了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从狭义角度分析,公众参与主要应用于政治领域,包括参加政党、公众投票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参与的范围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包含教育、交通、环境以及政治领域。公众参与的概念为非政府机构和公民,基于相同目标下,积极、主动的提出个人真实建议,并且进行监督和管理。环境管理公众参与主要是指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中,公民个人或者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其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实行监督管理职能。以往的公众参与主要通过打电话、现场举报、写信等方式,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众参与途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可利用微博、微信或者抖音等新媒体参与其中,推动相关部门的环境管理行为。

3、新媒体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优势

3.1监督环境管理行为

在开展环境管理中,政府是实施主体,相关防治工作主要通过政府部门执行,但是想要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离不开广大公众的监督。基于新媒体下的公众参与,可以对政府的环境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如果发现问题或者不足,能够利用新媒体进行披露,促使当地政府优化和改进管理措施,在社会中创设浓郁的联合监督氛围。

3.2改进信息不对称情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更加突出,例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将一些废气、废水和废渣随意排放到周边环境中,导致附近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在我国高压环境管理下,很多污染问题得到解决,但是依然部分企业依然存在偷排偷放行为,政府部门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当公众发现企业污染行为后,可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曝光,或者直接将这一问题反馈给环保部门,协助政府进行环境整治,改进以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3.3引导社会环保舆论

在新媒体语境下,其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新媒体已经逐渐取代旧媒体,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要工具。利用新媒体共享和传递信息,可以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在社会中引起巨大的舆论效应,广大公众参与其中可以对社会环保舆论进行正确引导,促使政府部门提升自身的监督水平和执法职能。

3.4树立居民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的根源为居民缺乏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存在污染行为,基于新媒体下的环境管理,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促使公众参与其中,可帮助广大公众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进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规范个人行为、监督他人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创设浓郁的社会环保氛围。

  1. 新媒体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策略分析

4.1丰富新媒体参与途径

新媒体目前已经成为当代受众获取信息、共享信息的重要途径,政府部门要认识到居民生活习惯的转变,积极利用新媒体鼓励居民参与到环境管理中,丰富新媒体参与途径。首先,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打造“三微一端”的参与格局,包括微信、微视频、微博以及客户端,为公众参与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同时,在打造参与格局中,还要关注公众生活习惯的转变,紧跟时代变化和发展,对新媒体参与途径进行动态调整;其次,积极开展新媒体宣传,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微信工作群,宣教部门要起到主体作用,形成覆盖全面、功能完善的新媒体参与平台;最后,积极开展公众调查,掌握当代公众习惯使用的新媒体软件,例如当下较为流行的抖音软件,其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喜欢,政府职能部门也可以利用抖音进行环境管理信息传递,将更多信息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递,也能够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

4.2推动有序依法参与

环境管理公众参与可以发挥基层群众的社会监管职能,及时发现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弥补政府部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已经在居民生活中无处不在,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和腐朽文化,为了避免网络错误舆论和信息对公众产生错误诱导,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有序依法参与。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在制定各项环境管理决策中,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决策中,利用新媒体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心声和建议,制定完善的公众参与新机制和新模式,对公众建议和公众投诉程度进行优化和完善,疏通政府部门和基层群众的沟通路径;其次,职能部门还要及时披露环境管理的相关信息,例如环境污染治理、违法企业处罚结果,将更多的信息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开,接受来自广大基层群众的监督,发挥其社会监督职能,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增进公众与职能部门的相互信任;最后,当地政府要认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并且成立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环境咨询专家、环境污染治理学者组成,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

4.3加强正确舆论引导

新媒体在当代受众生活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很多重要信息都依赖新媒体传播和共享,在环境管理全民参与机制下,职能部门要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避免网络中出现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对受众带来误导,尤其在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决策中,要进行正确引导。首先,新媒体行业门槛较低,只需要拥有一部智能终端设备和互联网就可以完成信息传播,而低门槛也导致网络中充斥了大量的虚假和错误信息,当职能部门发现有关环境管理的错误信息后,要及时进行辟谣和管理,避免在社会中造成负面影响,提升政府部门在公众心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其次,对于群众举报反馈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行为,政府职能部门要及时处理,尤其对于广大网友十分关注的情况,要及时将处理结果利用新媒体公示,实现处理流程透明化和规范化,鼓励广大网友进行举报,对于举报问题真实的群众可给予一定奖励;最后,当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较多,一些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对在执法中处理的危险品放置、企业环保审批不合格、偷排偷放等行为,可利用新媒体开展跟踪报道,在社会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出现混淆视听的情况。

4.4建设专业网评队伍

大部分网民并不具备环保专业背景,对政府的环境管理决策缺乏理解,相关部门要建设一支专业网评队伍,帮助广大公众了解政府决策。首先,针对受众关注的环境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促使公众的感性认知转变为理性认知,了解政府为了政治环境付出了多少努力,进而主动规范自身的生活生产行为;其次,邀请民间观察员、专家学科以及知名人士充当网评人员,充当新媒体意见领袖,不仅能够起到过滤和媒介作用,还能够为公众提供理性科学的建议和观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构建生态型社会理念的指导下,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管理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政府作为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引导者,需要认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并且以新媒体为载体,切实发挥基层群众的社会监管职能,确保公众意见可以真正的被尊重和表达。

参考文献:

[1]谭红云. 新媒体环境下环境保护的传播路径——评《新媒体环境下环保舆情处置研究》[J]. 环境工程,2021,39(6):后插18.

[2]谢文熙. 浅谈新媒体下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43(1):71-72,77.

[3]徐爽,罗艳. 新媒体环境下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的报道分析 ——以天山网的环保新疆频道为例[J]. 今传媒(学术版),2017(6):71-72.

[4]肖君实,薛文安,王前程,等. 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制度的成效分析与对策建议[J]. 四川环境,2021,40(5):137-142.

[5]黄河,张含笑. 公众会话实践的特征、内在秩序和对话可能——基于知乎平台环境保护议题精华回答帖的分析[J]. 青年记者,2021(15):51-54.

[6]刘云. 新媒体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嬗变与策略[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0(2):102-112.

[7]吴喜双,钟博. 新媒体背景下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35-40.

[8]于洋,蔡丽娜,曹丽婉. 新媒体时代的北京高校环保社团发展现状研究[J]. 新闻传播,2019(19):114-116.

[9]时米格,杨扬. 基于新媒体下的环保宣传模式创新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3855-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