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和合文化的逻辑生成与现代诠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4

论中华和合文化的逻辑生成与现代诠释

孙嘉星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河北 石家庄 050200

[摘要]“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独创,自夏商产生以来就有着典型的时代、地域特征和中华文化特色。从历史生成的角度看,和合文化有着“海中地”式的地缘格局、“家国宗法”的社会结构等独特的生成逻辑,是诸多历史因素和时代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新的时代特征下,习近平把和合文化的传统智慧与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相结合,创造性地诠释了和合文化新的内涵,具有新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和合文化;生成逻辑;现代诠释


“和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和合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文化发展过程,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文化有着独特的生成逻辑,对和合文化的追本溯源是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探寻新时代和合文化现代发展的基本参照。

  1. 中华和合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生成逻辑

(一)和合文化的内涵

“和合”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要追溯到中国有文字记载之前的神话传说的“河图”“洛书”之中,先人在对八卦五行的解释推演中提出了“和”“合”的单一概念,殷周时期尚未联用。“和”,繁体字为“龢”,形旁是“龠”,原意是三孔的竹管乐器,所以“和”的本义是指三孔乐器吹出来的曲调,后来被引申为有差别的自然元素在一起的和谐状态。“合”是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合”是一个有盖子的食器,作闭合、盖合之意,后来被引申为两者或多者相互融合、联合之后变成一个统一体。因此“和”“合”的概念有相似或相近之处,但并不相同,这也是后来“和合”二字并用却始终未变成一个字的原因。

“和合文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二字开始合用意指多元、差异的事物相互依存、合作、融合后的一种共存共生的和谐状态,和而不同、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合文化成为了一种多元矛盾和谐共存、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诸子百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阐发。如春秋时期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孟子》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秦汉以后,和合文化作为儒家中庸文化的代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政治民生外交的思想根基。

对“和合文化”的界定,张立文教授在《和合学》一书中写到:“和合是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相互冲突的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而和合为一个新体系、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1]”这样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信念态度的选择称之为和合文化。

(二)和合文化的生成逻辑

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独创,有着独特的生成逻辑,是诸多历史因素和时代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历史生成角度来看,有“海中地”式的地缘格局、“家国宗法”的社会结构、农耕为主的经济格局、多元民族文化向心聚合式的发展和整体抽象思维与中庸思想五大生成逻辑。

  1. “海中地”式的地缘格局易形成和合思维

我国由古至今的地理观念都是以陆地为中心的,海洋是陆地的边缘。《尚书》中有对中华大地的宏观描述:“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2]”可见中国古人对地缘格局最早的认识就是中国位四海之中。尽管这种认识与实际的地理知识有着偏颇,但却以此形成了“中”的意识,形成了“中和”“和合”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其中张正明教授将起源于地中海区域的西方文化与起源于长江黄河的东方文化进行比较,认为“地中海中间虚、边上实,而海中地中间实、边上虚,这是中西地理格局的不同,影响了对文化的认知。[3]”“地中海”式的各个国家民族总是这边望着那边,重点关注聚焦在了边缘,因此“地中海”地区天然分散,有着较强的离散力和警惕心,不易形成和合思维;“海中地”式的国家和民族从四边望向中间,重点关注聚焦在了中央,因此“海中地”地区天然聚集,有着吸引力和张力,经常抱成一团,易形成和合思维。

  1. “家国宗法”的社会结构追求和睦亲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过种种变迁,然而注重血缘关系、家国宗法的观念却长期保留。家国宗法观念从根本上源自于氏族社会血亲血缘关系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即以家庭而非个人为基本社会单位,家庭——家族——国家的社会结构层级。传统社会中个人的价值的实现往往是通过人际关系来完成的,家庭、家族中天然存在父子、兄弟、姊妹、姑表等人际关系,倡导家庭家族关系的上下尊卑、和睦亲融的“和合”局面,进而上升到民族国家关系的“大一统”局面,包括疆域版图的统一、国家民族的统一、律令制度的统一、政治体制的统一等,在这种逻辑下,中华文化必将走向“和合”。

  1. 农耕为主的经济格局注重天人合一

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是中华文明很长时间内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华和合文化的生成土壤。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与西方大农场式的农业经济不同,农耕土地大都依照地势河流分散布局,这种农业方式的丰歉状况直接与自然界阴晴雨雪有关,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对“天”的崇拜,进而发展成为遵循天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和合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把人放于天与地之间,首先由对“天”的敬仰,到对“地”的守护,再到“人”的安宁与和睦,《礼记》中表述:“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4]”这便是农耕社会中古代先贤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概括。

  1. 多元民族文化向心聚合发展加强了和合文化的维系

中华民族形成之初就不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我国由古至今都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整合体。整合体与集合体不同,中华文化并不是多民族文化的简单集合,而是经过交流、碰撞、摩擦、融合之后形成的一个以中华民族为共同身份的整合体。种类繁多、语言不同、风格各异的各民族文化能够在秦汉时期形成统一的中华文化,是由中华文化中各子文化的向心力和亲和力所决定的,各少数民族文化以汉文化为中心进行向心聚合式的发展,汉文化也适时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这种发展方式沿袭至今。尤其在近代社会中,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和法西斯的侵略使各民族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抵抗外敌,中华文化凝聚力更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和合文化的维系。

  1. 整体抽象思维和中庸思想推动和合文化生成普及

和合文化的生成与普及,也离不开知识分子群体整体抽象的思维方式和中庸思想的推动。与西方文化求实证、重理论、爱怀疑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求领悟、重经验、讲中庸、讲整体。中国古代哲学是注重整体抽象思维和中庸的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试图将“天”“地”“人”整合为一体,探究天地宇宙人生的奥秘。《庄子·齐物论》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5]”;孔子则讲“天意人承”“天启人合”,推动了和合文化的生成与普及。

中华和合文化博大精深,它的生成逻辑不止其五,我们已由列举出的这五方面不难揣想和合文化的生成规律,简言之可以总结为两个层面,一是根源性生成逻辑,二是现实性生成逻辑。这些方面皆源自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源自于社会实践,为和合文化提供了实践的土壤和发展的根基。和合文化之源生成于社会实践,和合文化的发展之路也必将伴随新的社会实践。

  1. 新时代中华和合文化的现代诠释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文化遗产,中华和合文化传承至今,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价值。面对新的时代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华和合文化的传统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相结合,对和合文化形成了新的独特的诠释。习近平认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其中的精华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6]”习近平提出的“四观”是对和合文化新的阐释和总结。

  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和合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生态智慧,习近平解读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7]”形象生动的揭示了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精髓要义,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人包含在天地之中,天人本来合一。这一点从中西文化对比中能够清晰的展现出来。其二是人的行为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天人应归合一。如朱熹“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8]”,王阳明“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9]”等都鲜明的体现了这个理念。在生产力和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极端天气、病毒肆虐等生存危机,使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共产党人将和合文化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也丰富发展了和合文化的时代内涵。

  1. 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习近平说:“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10]”“协和万邦”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与核心价值之一,“协”的意思是“协调”,目的是“和”。“和”是处理“不同”的有效方案。“协和万邦”的理想是深深植根于“和合”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中的,以达到“大同社会”的目的。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特征,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国际场合阐述了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和平外交思想,指出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始终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重要文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共识,成为和合文化新的诠释。

  1.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

和而不同是和合文化在社会领域的重要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管理智慧。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工作方面长期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和而不同,毛泽东提出的统一战线理论、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江泽民关于和而不同基本准则的论述、胡锦涛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论述都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与治国理政思想的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未来。

  1. 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在个人修养的问题上,和合文化反映了以“仁”为核心的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十分注重共产党员的个人修养问题,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同和合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思想建党的理念,在全国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四史”主题教育等,还提出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化,将其总结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保障提升每一位共产党员的道德素质。

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华和合文化的现代诠释体现在物质形态、制度形态、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意识四个维度,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四大关系方面的集中反映。和合文化的时代意义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当代价值的又一次发觉,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生的又一次契机。

  1. 中华和合文化的时代价值

经过现代诠释而转生的和合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紧密联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华和合文化又一次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光辉,创造性地化解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五大冲突危机:人与自然冲突及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及人文危机、人与人冲突及道德危机、人与心灵冲突及信仰危机和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及价值危机[11],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1. 和合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和主流文化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内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中,和谐、友善与尚和合、求大同的和合文化直接相关,而平等、爱国、敬业、诚信是从社会关系上规范人的价值观念,以达到尚和合、求大同的目的。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和合文化的具体理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2. 和合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和合文化中的“人和”理念中的“政通人和”“团结合作”“以和为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处世哲学;“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处理各民族、各阶层关系的根本原则。这表明和合文化中的理念与智慧应当成为和谐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

  3. 和合文化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念。2005年习近平考察安吉县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体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特征,发展了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赞天地之化育”等思想。用和合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工业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关系,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4. 和合文化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把和合文化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的现实价值在于,它为处理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一个非博弈的思路。中华和合文化摒弃西方文化的“零和博弈”,提倡“和平共处、协和万邦”,在矛盾中找寻和平合作的机会,这对于存在了几个世纪的国际政治理念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正如汤因比(Arnold Toynbee)教授曾说:“西方观察者不应该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12]

总的来说,和合文化从生成、发展到新时代的全新阐释,都是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进行的,也是为了解决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的思想理念,因此和合文化的未来发展也必将与时代发展同频。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当前和合文化的研究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习近平对新时代和合文化的全新阐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了传统和合文化思想,形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和合观,为传统和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实践的方向,也使传统和合文化的现代转化问题成为和合文化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立文. 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17.

2[?] 《尚书·禹贡》。

3[?] 张正明. 地中海与“海中地”——就早期文明中心答客问[J].江汉论坛,1988(3).

4[?] 孙希旦. 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43.

5[?] 《庄子·齐物论》。

6[?] 习近平. 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1).

7[?] 习近平. 和谐社会需要平安[N].光明日日报,2006-03-20(1).

8[?]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6:56.

9[?] 王阳明著,叶圣陶点校. 传习录[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11-13.

10[?] 陈立旭. 和合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18(3).

11[?] 易佑斌. 论和合文化的现代诠释[J].邵阳学院学报,2005(4).

12[?] 汤因比著,刘北成等译. 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6-67.


[作者简介] 孙嘉星(1991-),女,汉族,河北定州人,硕士研究生,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统战与文史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文化思想、文化传播研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