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项目环境管理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浅析项目环境管理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李坤玲 任海林 张波 贺留洋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现如今,环境问题也是我们国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不断加重的环境污染使得现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升级成为“保护环境,健康发展”,建筑行业也无一例外地将环保的理念运用到项目管理中去,这一举动使环境保护工作发展成为建筑行业中新的热门方向,也让其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占得一席之位。

关键词: 环境管理 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

引言

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工作会使整个人变得有活力,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会更认真卖力,这些条件对于项目的运作来说是有帮助的,相反,一个恶劣的环境则会造成不同的结果,乃至更糟,因此,环境管理的工作成为了项目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地推进,各个行业对于环境方面的工作也越发地重视,各种各样的节能环保政策相继出炉运用,不可置疑的是环境成为了建筑企业在项目上的重点管理目标之一。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能够使资源合理地被开发利用,防止环境的破坏损害到企业的利益,让其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1项目环境管理的概述

1.1环境管理的核心及目标

项目环境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为整个时期的工作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同时要将项目环境的审核工作、“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工作、项目施工时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及项目后期试运行阶段的监理工作这四个方面视为重点管理对象,提前为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确保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开展。

1.2各项环境因素的标准

根据调查得知,噪音的分贝数划分标准:在夜间,分贝数不得大于55dB,而白天分贝数不能超过70dB;废气的排放主要造成的是扬尘问题,通过风力的等级可以确定扬尘所达到的高度:0.3-0.4m的高度是一级风,0.5-0.6m的高度是二级风,高度大于0.6m小于1m的被评定为三级风,达到了四级及以上的风力强度就要立即停止作业;对于废水而言,通过观察确定没有明显颗粒浮沉物并且PH值在6-9这个范围之间后,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将其排放掉;建筑项目的废弃物有超过30%被回收利用,其中钢筋的回收率在90%及以上,金属类的配件回收率大于80%,最基本的混凝土回收率也高于20%;建筑材料的节约率按照标准要不少于总量的6%,其中,木材节约率为2%,水泥节约率为2%,钢筋节约率也是2%。

1.3项目环境管理的根据

无论是项目的开工,施工还是竣工阶段都应该在优先考虑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环境管理的优势。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认知存在客观片面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待环境方面的问题还处于盲目的状态,甚至是在一步步地加深破坏。

2项目环境管理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2.1相关制度不够全面

2.1.1审批制度不完善

项目的审批环节执行度不高,例如未经环保部门的批准允许就擅自地进行项目的开工工作,对政府部门所颁发的有关环境方面的政策制度采取忽视的态度,应该履行的常规环保手续也是采取补办的途径,继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2.1.2法律责任制度不健全

建设单位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对环保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承担责任的机制,没有在相关条例中做出全面的规定。在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款中虽然规定了各个单位部门的相应责任,但是对决策人未作出规定,这是一大弊端。各个阶段的有关单位与人员的法律责任应该有更详细的规定。

2.1.3环境评价制度范围过窄

我国的环评立法思想还不够解放,无论哪一方面都要进行充实,使环境影响评价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进行整体评价,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进行评价。在环评法中对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预测评估,但是对环境承载能力的预测并未涉及。

2.1.4缺少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原则早就存在,但在实践中仍然缺少公众的参与,而受到环境影响的恰恰也是公众。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公众应该参与到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实现环境管理的社会监督。

2.2缺少有效的监督与监管

有了督促才有前进的动力,缺少强制性的管理要求,做事情就会变得散漫、懈怠。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够用心地按照规范标准做好监督工作的话,对环境监督工作计划是不利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进度与安排。

2.3企业存在赏罚不明的现象

作为一个企业,一个集体,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纪律来约束,才能让企业成员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做了正确的事就应该得到奖励,做了错事就要受到惩罚,这样才能确保一个集体井然有序地生存运行。

2.4缺乏环保意识

从现有的调查研究来看,公众的环保意识并不乐观。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是有限的,大多数人的环保概念都是比较模糊的,他们对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环境卫生的层面上,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关注,但是环保意识还是有待加强。

3项目环境管理的改进措施

3.1积极健全各类相关制度

3.1.1建立项目相关审批责任制

建设项目进行审批的时候,严格把控环境管理的审批关卡,充分保证环保部门拥有第一审批权和自身掌控权。避开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而擅自开工的项目,对当事人要进行责罚,并追究相关职能部门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3.1.2健全环境管理的法律责任制

在执法的过程中,不但要清楚管理人员的责任,而且要明白执法主体本身以及相关违法人员的责任。因玩忽职守而造成项目环境污染事故的要追究其相关的法律责任,对不按照规矩做事的要严厉处置,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3.1.3建立公众监督制度

公众有健康权以及要求良好生活环境的权利,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有知情权。公众参与环境的监督工作,对增强企业环境的保护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公众监督制度,应保证办事程序的民主性,体现出真切的民意,让企业在接受公众监督的同时,进一步地推进环境管理工作,完善整个监督机制,使公众的参与得到合法合理的保护。

3.2加强项目环境管理的监管力度

首先,从源头抓起,严格把控企业审批手续。对于企业申请进行项目开工工作前的要求必须按照环境保护的规范和相关制度标准进行评价估计,做到有备无患,杜绝污染形成后再进行治理,达到从源头抑制的目的。其次,为阻绝污染源,对随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企业应加大监管力度,责令停产整改。最后,提升环境监管人员的能力。一个专业的监理人员应具备查漏补缺的能力,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从根源上提出可靠的建议。

3.3对企业实行奖惩分明的管理机制

找寻一条适合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新道路,建立对企业能够做到赏罚分明的管理机制,就是给予能够在环境管理的标准下保持稳定达标的企业项目应得的奖励,没有保持稳定合格的企业项目要给出相应的惩罚,并令其重新整顿开工。两者之间相互补充才能使企业内部发展更为牢固,也能起到自我监督的作用,环保部门不再单独承担管理的责任和压力,企业成为自我监督者为环境管理工作出力,在彼此的相互扶持下,确保治理目标的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的管理尤为重要,无论是在企业内还是在社会上,都要认真负责地看待环境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简单来说,环境问题是因为人们对环境错误的认知而导致行为失当所形成的,要做好环境治理的工作,就要尽可能地对自身素质进行管理提升,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现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重视项目的环境管理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治理逐渐地融合在一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渐渐地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勇.工程环境监理:对生态破坏说“不 ,,[N].中国环境报.2OO2.6-12.

[2]王灿发.许可祝 中国环境纠纷的处理与公众监督环境执法.环境保护,2002.5-7

[3]杨士建.方小玲.建筑业的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