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线”划定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线”划定与管理

梁颖

乌苏市自然资源局规划技术服务中心 新疆乌苏市 833000

摘要:坚持实质性思维,改进规划和管理,充分落实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已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石。国土空间规划使用规划制度需要全面划定和实施三条控制线。从当前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划定三条控制线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件重点介绍了划定三线的做法。这些管理措施要得到有效执行、支持和管理,还需要创新和改进。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管理

为了确保高质量的发展和生活质量,优化生态空间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和国土资源的联合开发,实现与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的一体化管理,加强约束底线,确保空间安全,划定“三线”,保持生态安全门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锁定建设用地总量。

  1. 三线”划定实践

1.划定红色的生态保护线。根据划界政策和"先做减法,后做加法"办法,优先生态得到维持,同时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社会经济发展、目前的土地使用状况和未来的城市发展需求,首先是在环境敏感性评估和生态功能的基础红线划定,耕地、园地、其他农田和集体建设用地保持在生态保护限度内,不扩大目前的规模,从生态保护红线内扣除主要工程用地,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满足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2.最大限度地扩大基本农田的永久面积。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确定基本农田的指标、任务和要求,根据内部调整、集中统一、优进劣出、划优划足原则,改善设施中的耕地,建设高质量的基本农田。根据土地管理经验确定的新的高质量可耕地被列为优先保护类别,以确保整个城市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得到提高,布局得到改善。

3.合理划定城市规划边界。确定建设用地面积是划定城市发展边界的核心。目的根据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规模、项目建设以及过去几年建设用地的减少趋势,通过双评价确定发展潜力和建设用地总量。通过优化现有耕地分布,确定城市耕地规模,发展边界。城镇建设活动的边界划定,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不得占用基本永久性农田或者生态保护线;(2)城镇发展应尽可能促进利用现有边界的管理。例如行政、运行中的供水系统、道路、高压走廊;(3)城市建设双评价的结论,城镇发展边界应尽可能位于适合城市建设的区域;(4)满足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和规模的需求,并在地方发展思路的基础上适应城市结构。

4.为了实现现代化水平空间治理,必须全面有序地界定三条控制线。我国的空间治理对象以往分裂和交叉控制并存。各部门之间的规划往往缺乏协调,监督对象重叠,实际监督过程中经常出现矛盾。空间规划促进了空间治理对象的区域化和统一,为整个区域确定了三线,确定了发展和保护整个空间的方式,并确保了对空间治理对象的总体控制。

二、“三线”的划定与管理策略

1.坚持底数和实地真相调查的统一,充分利用现有工作成果划定三线。科学上对三线的划界首先是形成一个一张底图,其最重要的任务是处理和协调一张底图。分类统计(土地、海洋、草原、森林等)。根据分类标准,对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目前的土地和空间利用状况,完善和划定三条控制线。

2.根据双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划界。评估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以下简称双评价)是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先决条件;它为研究和分析三线边界的划界提供了基础,为协调三线划界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尺度和基础。资源开发能力评估的目的是研究与开发和利用国土空间有关的风险,确定可操作的生态环境的最低和最高限度,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并确定利用国土空间的能力和潜力,例如生态、农业和城镇,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估;国土空间的适当性评估包括评估不同国家发展、保护和利用模式的适当性。评估应确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至关重要性,确定农业和国土空间生产及城市建设的适当性,划分生产规模和结构,并改进空间配置,以此作为划定和全面实施"三线"的科学基础。

3.专注于基于主体特征的有序划界。根据对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评估,最重要和最敏感的生态脆弱性被划入红色的生态保护线。结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结果,根据国家要求矛扣除盾图斑和进行补划。自然保护区调整后,红色的生态保护线相应调整。基本农田的永久性红线是根据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确定的。在现有可耕地的基础上,并根据耕地质量、土壤质量和粮食作物质量,严格按照红线,法律优先考虑将集中、优质和无害环境的农田纳入基本农田范围。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发展需要,建立了储备区,从而能够在不降低质量和数目的情况下在当地调整基本农田。根据上级规划指示,合理规划发展空间、城镇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明确。根据目前的情况,基本建设总计划的规模是根据资源能力、人口、经济、优先项目分配和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的。城市发展量化、优化和界限初步方案。

4.按类别协调冲突并将其划定。空间分布如果三条控制线方面重叠,则必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协调处理这些矛盾。自然资源部主动同时划定这三条线,以避免重叠。城镇发展的边界必须避免生态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基本农田的占用,确保生态功能的完整性,符合生态优先原则,并确保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的合理和稳定。目前,已划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区的耕地、可建设用地和地雷的权利将逐步有序扣除、予以退出。

5.逐级划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优化空间结构和空间治理的基础上,建立和改进全国统一、衔接和优先分级的国家空间规划系统。三线是核心。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家各级行政管理必须分“三线”逐级划定,从上到下。对于各种空间规划,必须明确界定“三线”划界标准和协调划界线方案,并确定要确保的重大项目。与此同时,有必要改进各级的规划工作,建立有效的衔接,并根据"条线"的总体布局和优先领域明确大型项目的空间布局。

6.将严格控制与使用控制结合起来。在生态保护领域,必须符合对禁止发展区的管制要求,不适合生态功能定位的发展活动必须受到严格管制。严格禁止未经许可改变土地用途,但继续创造生产和改善生态功能的各种用途活动。划定红线的生态保护线后,有必要不能减少、鼓励增加,对于性质较强的用地,必须满足党中央的要求和国务院确定的重大项目。如果无法避免占用,则由国务委员会批准。此外,除了基础设施项目和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外,还需要加强和改善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控制,确保永久农田基本计划得到有效执行,同时不影响国土空间的管制完善。

“三线”不仅是空间规划的三条准则,而且是强调空间政策一体化和协同作用的实施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制定,这需要更精细和更有效的管理。三条控制线域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研究,以确保它们得到明确界定、遵守、可靠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勤.生态保护红线在环境法律制度中的融合与创新[J].生态环境学报,2019,27(3):588-594.

[2]杨治兴.“多规合一”下的沈阳市中心城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J].规划师,2019,33(7):91-97.

[3]杨晓宏.多规合一视角下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与实证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2):250-259.

[4]彭燕蔚.国土空间规划中三条控制线的划定与管理[J].城市建筑,2019,16(9):45-46.

[5]王学红.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和实践初探———从“三生空间”到“三区三线”[J].城市规划学刊,2019,(4):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