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历史区域景观发展—以商埠地工业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沈阳市历史区域景观发展—以商埠地工业区为例

孙小强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8

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历史景观的文脉传承也被逐渐淡化。历史景观是都市变迁的重要见证者,是都市魅力与活力的关键部分,凝结了鲜明的都市文化底蕴,承载了人类丰富的都市记忆。本文以沈阳市商埠地工业园的历史景观为例,对沈阳市工业园内历史景观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通过沈阳市工业历史景观的演变过程、空间布局,以及对工业历史景观的保护方案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沈阳地区;商埠地工业区;历史景观

1.城市历史景观的含义及内涵

对于城市历史景观的界定,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解析方式。城市历史景观作为景观的一部分,是由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活构成的物质形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历史景观的存在是城市文化的传承载体与形象表达,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快速认知一个城市的途径。它的存在构成了城市功能的完整性、地域特色的全面性、周围环境的适宜性,是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径。

城市历史景观注重景观的地域性、历史性等表达。历史景观能够在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过去与未来、历史文脉与城市建设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融合中产生。其内涵反映如下:1)反映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发展建设,是具有功能特性,并兼具美学价值的景观空间。2)能够反映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表现出与他们相关景观形态,如宫殿、佛塔等纪念性建筑。3)由于经历某一地区长期历史演变,逐渐形成典型景观空间,作为城市的象征,使景观与人们之间产生联系,为文化的构成呈现多元化的属性。

2.沈阳商埠地工业区概况

商埠地作为对外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区域,从规划上并无整体的联系性。整体分为四个区域[2]:1)北界,以北市场为中心,以本土文化商业消费为主。2)正界,连接满铁附属地,集中了各类跨国洋行、商号、各国洋式住宅建筑。3)副界,多为本土住宅。4)预备界,规划为日本人居住空间。因此,商埠地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外来文化交织的场所空间,中西合璧形式的建筑表现,城市结构也呈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性色彩。

2.1商埠地的形成与发展

从1908年沈阳商埠地正式开埠到1917年,是沈阳商埠地发展为初具近代城市特点的阶段[3]。1908年之前,沈阳商埠地一带人烟稀少,随着正式开埠,许多不能在沈阳老城内居住和经商的外国商人和领事们在此建造各种类型的西方建筑。到了1917年,沈阳商埠地工业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更多的外国人、军官、商人纷纷在此购地置宅,形成了繁华的商业片区,并带动了文化、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等事业的发展,使整个地区面貌有了极大的变化。1931年后,日本人占领沈阳全境,商埠地工业区的土地逐渐被满铁附属地侵吞。

2.2商埠地的典型街区与现状

商埠地的功能布局既不是按照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布局,也有别于传统城市的秩序分明或商住杂糅[4]。因此在这里形成了各具独特风貌的几个典型街区。

(一)领事馆区:近代沈阳自开埠以来,有七个国家在沈阳先后设立领事馆,形成一个外国领事馆区,并围绕着这些领事馆片区建设建筑群。现如今的领事馆区还有六国领事馆驻扎在此,并配有绿地,供周围居民日常生活娱乐使用。

(二)南市场与北市场:1918年张作霖效仿长春商埠地设立市场的模式,在奉天商埠地开辟南北两大市场,从根本上扭转了奉天商埠地数十年几乎无发展的状况。现在的南北市场在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完成了升级改造工作。建筑采用灰墙白瓦的民国建筑风格;周围景观空间主要为道路两旁绿化空间。

(三)金融街区:今天沈阳金融街的核心区域就是在近代以十一纬路及两侧为核心形成的金融街基础上发展扩展来的。

(四)主要居住区:形成了三种特色居住区,以西式洋楼为主的公馆洋楼区,以联排式住宅的新式居住大院为主的居住大院区,以“榻榻米式”住房为主体的西塔朝鲜族聚居区。现在商埠地工业区的很多建筑已经被政府征用,建筑保留欧洲风格建筑。白色墙体,加上罗马柱等巴洛克风格的设计,吸引路人驻足停留。

3.商埠地历史景观分析

3.1商埠地建筑情况

近代沈阳商埠地的建筑结构体系的转变经历了从开埠早期的传统木梁架承重、砖墙维护的结构体系,到开埠迅速发展的砖木结构体系,再到开埠晚期的砖混结构体系,从建筑结构、空间、细部到建筑技术都西化的比较彻底。

这些建筑形态多元、功能多样,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征。受西方建筑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由西式向本土“洋式”的过渡,由东向西逐渐从居住建筑向商业建筑过渡,这种分布特征体现了商埠地受奉天城和附属地的不同影响。

3.2商埠地历史景观的空间情况及保护发展

商埠地位于奉天市及其附属区域之间,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的场所。近代沈阳商埠地工业区景观空间较少,多为建筑前后的空旷空间,整个工业区以建筑为主,缺乏对整体区域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沈阳商埠地工业区景观之间分散,成点状分布,加上多年来城市建设下高楼建筑的兴起,眺望视野受到影响,导致工业区这些历史景观掩埋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因此这些历史景观的保护工作也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商埠地工业区景观之间的关系不密切,没有形成相互的联系。其次,景观绿植作为城市背景景观是展现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历史景观四周的绿化整体缺乏景观视觉效果、互动效果以及人文情感。

针对历史景观的保护方式较为单一,并且市民对历史景观保护认识度不够。大多数建筑不对外开放,因此这些历史景观失去的传承延续的影响。所以应改变现有的单一保护方式。对历史建筑风格进行延续,保留其建筑艺术语言;在保留原有景观节点位置的情况下,丰富景观功能及景观层次,形成整体的景观格局;将现有建筑和景观相结合,通过多元的保护方式对历史景观进行更好的保护。

目前,对于历史景观保护问题已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商埠地历史景观具有分布散,种类多的特点,南北市场和领事馆地区相互之间呼应较弱,景观之间缺乏关联性。因此,需要通过各景观之间的构建来逐步激发整体历史景观的潜力。在对商埠地工业区范围内的景观进行系统的梳理后,将分散分布的个体景观进行有机的联系。改变现在的无序、随机的状态,形成秩序、有机的关系网络,将会有效的保护沈阳历史景观。

从商埠地工业区建筑景观方面现有的问题出发,将历史景观与休闲绿地相结合形成“历史景观廊道”,在区域范围内建立穿梭工业区、链接景观的纽带,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其做到文化得以传承,历史得以延续。

4.结语

在都市建筑方面,沈阳既延续着我国传统的都市布局,也深受满族、西欧等多元文明城市模式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区域特征。就中国现存的古城历史景观分析,其具备了文物数量庞大、丰富多彩、形成时期多变、区域相对独立的特征。而这种历史景观不仅见证着中国古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深刻影响。它既保留了物质发展的语境,又反映了人与自然互动的语境。

参考文献

[1]倪东舒. 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传承[D].沈阳建筑大学,2017.

[2]倪东舒,向玥.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的沈阳历史景观初探[J].设计,2016(22):124-125.

[3]谘议局筹备处调查报告第一册.光绪三十四年 1908.

[4]柏传友. 近代沈阳商埠地城区空间与建筑的特征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