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系统在市政道路绿化中雨后路面及管网积水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海绵系统在市政道路绿化中 雨后路面及管网积水的 应用

廖美景

身份证号: 33072319851120 ****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民众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城市道路雨水资源管理是合理利用自然降雨、疏导城市积水,防止出现内涝的综合性工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是否能够高效运行。文章介绍了市政道路雨水径流特点 ,探讨了海绵系统在市政道路工程解决雨后路面及管网积水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雨水资源管理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始终将焦点放在发展经济方面,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而与此同时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雨水规划利用不合理造成一些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而另一些地区又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困境。雨水资源化是现代化城市解决水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率,补偿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景观水体,提高海绵城市的环境效益。

一、市政道路雨水径流特点

常见的市政道路 可以看成是城市不透水下垫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使雨水径流峰值时间提前,径流峰值提高,很小的雨便会形成地表径流,进而对地表污染物的冲刷能力增强。道路的路面材料、汽车残留物以及生活垃圾使得地表径流污染物成分复杂,径流污染严重。同时各种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表现为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降雨后期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市政道路的径流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大气的干湿沉降、车辆的交通活动及耗损、汽车尾气及城市垃圾。市政道路径流污染物浓度随着降雨历时变化规律的研究对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有著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小汇水面积径流的初期污染物浓度最高,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最终维持在一个较低浓度范围。对于大汇水面、管道系统雨水径流污染浓度变化情况差异性很大,因此表现出与小汇水面积径流污染规律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二、海绵系统在市政道路工程解决雨后路面及管网积水中的应用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思路,合理设置渗透地面、生态浅沟、下沉绿地、雨水花园、雨水湿地、景观水体等设施,合理规划地表径流,削减径流污染,进行雨水收集回用,节约水资源。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由于道路周围主要是建成区,绿地面积较少,初期雨水中污染物含量较高,因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道路红线内的车行道、中分带、侧分带、人行道等区域,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回用。

下面就项目实例说明海绵系统在市政道路中应用,在雪枫路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海绵系统设计理念,本工程按照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进行设计,采用下沉式绿化带形式,将道路红线范围内雨水优先汇入两侧的下沉式绿地进行渗滤、滞蓄处理。人行道、车行道中的雨水均汇流至下沉绿化带。绿化带中间设置溢流式雨水口,车行道下设置雨水管,下沉绿地中的雨水通过溢流式雨水口排至雨水管。本次设计雪枫路机非混行车道采用不透水路面,人行道做透水铺装,绿化带做下沉式绿地并设置溢流式雨水口。绿化带下沉总深度为 20cm。溢流式雨水口布置于绿化带中央,设置间距一般为30m,雨水口箅子高出绿化带中央15cm,低于机非混行车道外边线5cm。

在雨水口沿道路纵坡下游5m 处设置仿木桩挡水坎。路缘石每隔15m 开口,开口位于雨水口下游,挡水坎上游,与挡水坎毗邻布置。在道路最低点设置两个开口,以防止最低点积水。侧分带内种植土厚度为1.5m,为增加渗透性能,种植土中掺入20%细砂。种植土底部设De200 纵向穿孔排水管,开孔率为1%~3%,排水管接入溢流式雨水口中;穿孔排水管用碎石层包裹,碎石最大粒径为3cm,含泥量不大于1%;碎石层外用透水土工布包裹,下沉式绿地设计如下所示。


6245631f9a54f_html_8e82aba169716649.png








1、人行道设计及施工要点

本工程根据道路功能定位及周边已建道路铺筑情况,考虑美观及经济适用性,人行道板砖采用长条形预制C30透水砖(200mm×100mm×60mm)。透水砖透水率不小于2.5mm/s,孔隙率不小于20%,抗压压强度不小于Cc30,抗折强度不小于Cf40,防滑等级为P3,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65。透水砖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检测透水系数,在基层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基层坡度及碎石层含泥量,其是保证透水要求的必备条件,否则在经历一个冻融季节发生面砖破损现象。

2、道路路缘石设计及施工要点

本工程按照本地习惯性做法,道路不设置平石,侧石采用花岗岩材质,规格采用与亳州市多条道路上已经使用的路缘石型号保持统一。另外,结合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化带理念,采用了新型的排水路缘石,应用于下凹式绿化带。在施工过程中,路缘石开口形式在满足排水要求的情况下,同时要考虑美观需要,与道路及景观统筹考虑,石材加工难度也是考虑因素。

3、树池设计及施工要点

本工程树池设于人行道内,树池间距6.0米,尺寸1.0×1.0米,预制树池边框材质为花岗岩,规格采用与亳州市谯城区多条道路上已经使用的型号保持统一,树池盖板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在树池施工时,考虑与树形及周边附属设施的统一协调,通过本项目实施,树池及树盖应考虑后期树木养护方便及美观要求。

4、下沉绿化带设计及施工要点

本工程下沉绿化带设计结合道路纵坡设计挡水坎,减缓水流速度,通过水生植物种植,减缓及消化、净化水质。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土工布布设时控制好搭接部位的衔接,保证防水。碎石层含泥量控制好是渗水系数满足的前提,砂子的含泥量控制也是关键控制指标。透水盲管接口处理也是关键点,只有保证以上部分,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否则容易引起道路侧石下沉及道路边缘开裂。

5、设计及施工海绵城市道路注意事项

在海绵城市雨水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雨水资源管理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如采用土工蓄水池做为后期养护用水源,在雨期收集天然雨水通过下沉绿化带净化存储在土工蓄水池内,在干旱季节提灌出来进行苗木养护是一个经济适用的好理念。其次是对城市内下沉立交桥、极易发生内涝的道路时必须提前设立警告预警系统,避免出现危害公共安全的现状。通过现场施工,采用土工蓄水池结合智能控制提泵系统综合调配水资源分布在周边土工蓄水池内,可以有效避免下沉立交桥积水现象。

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具有较大的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当前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思想,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改善城市水环境,建设“会呼吸”的现代化城市。海绵城市可以很好的补充城市地下水资源,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雨水径流污染,改善道路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钱鑫.现代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192.

[2]王岩.论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01):100-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