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理论的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6
/ 3

基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理论的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研究

陈雷

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674400

摘要:国务院安委办2016年10月9日印发《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尽快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关键词:风险、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1.矿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为了引导并有效推行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确认制,实现风险有效管控,剖析了安全确认制的内涵,系统阐述了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作业班组安全确认的具体内容,明确了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作业班组安全确认的基本流程和班前;班中;班后三个阶段的安全确认方法;提出了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推行和实施安全确认制的保障措施.实例表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确认制的实施,可以进一步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有效消除和控制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关口前移和风险预控.

1.1. 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成为安全管理热点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旨在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实现“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要求,使企业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当前,我国大多通过对人机料法环这五个方面开展系统性的分析,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辨识、隐患排查、事故预测、行为干预相关工作。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利因素三个方向对安全生产进行预测预判。目前,这成为了各企业避免事故发生最为有效的控制方法。

2不安全行为的界定

(1)普遍性。任何生产作业活动中都会有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可能性,而作业者自身也会有出现不安全行为的可能性。事故法则中三种伤害事故的比例(即伤害事故:轻微伤事故:严重伤害事故=300:29:1)也可以说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普遍性。

(2)相对性。安全与不安全都不是绝对的,安全的行为与不安全的行为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状况来说的,某种状态下一种行为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行为,但是如果在另一种状态下,这种行为很有可能是不安全的行为。

(3)相似性。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失误的关系相对近似,可以理解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包含于人的失误之中,人为错误、人为差错都可以看做是一种人的失误。另外,这种错误或差错是会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失误,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一种特例,因此,可以将两者看做是一对相同的概念。

3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在明确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定义和类型的基础上,就需要知道人为什么会出现不安全行为、风险为什么会失控、不安全行为是受哪些因素影响,弄清楚这一点,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风险控制。因此,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3.1 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

通过访谈的形式对迪庆矿业一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的员工对象主要是曾经经历过违章和伤害事故的员工,调查结果表明,员工之所以产生不安全行为是因为缺少安全意识、侥幸自大、发泄工作中的压力、自身的态度及其他的组织、经济原因和心理因素。

迪庆矿业运输岗位、掘进岗位、检修岗位、供矿岗位、辅助岗位五个岗位调查成果汇总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岗位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作业岗位

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运输岗位

难理解的工作标准;工作待遇;自大的心理;绩效压力;对危险的感知;工作环境;设备的故障判断;工作安全和教育;指导和培训

掘进岗位

疲劳;安全意识、人的不同经验、不良的工作习惯、对危险的错误估计、繁重的工作引起的疲劳、缺少经验和操作技能;麻痹思想、侥幸思想、冒险思想;作业环境恶劣

检修岗位

疲劳;压力;健康;意识;团队合作情况;知识匮乏,技能低;沟通;自动化的水平;安全文化

供矿岗位

思想上麻痹大意;侥幸心理;安全意识差;责任意识差;管理不到位;安全风险识别不够;安全氛围不好

辅助岗位

麻痹;侥幸;情绪;安全操作技能低下;安全思想淡化,安全意识差

(1)对运输岗位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将这些影响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人自身引起的,可以称之为内部因素;另一类是由于外部环境引起的,可以称之为外部因素。其中,自大的心理、对危险的感知、设备的故障判断属于内部因素:难理解的工作标准、工作待遇、绩效压力、工作环境、工作安全和教育、指导和培训属于外部因素。进一步分析,这里所有的内部因素都是人的心理因素的表现;外部因素都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能否为员工提供适当的资源,可以将这些因素看做是组织因素。

(2)对掘进岗位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安全意识、人的不同经验、不良的工作习惯、对危险的错误估计、缺少经验和操作技能、麻痹思想、侥幸思想、冒险思想为内部因素,都是人的心理因素,而繁重的工作引起的疲劳是人的有机体在生理上的反应,因此属于生理因素。作业环境恶劣属于环境因素。

(3)对检修岗位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疲劳、健康、意识属于内部因素;压力、团队合作情况、沟通、难于保养的设备、自动化的水平、安全文化属于外部因素。进一步分析,疲劳、健康是人的身体上的特征,属于人的生理因素;意识是人的心理上的变化,属于人的心理因素;团队合作情况、沟通、安全文化是组织因素的体现;自动化的水平是对工作环境的反应。

(4)对供矿岗位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思想上麻痹大意、侥幸心理、安全意识差、责任意识差、安全风险识别不够属于内部因素;管理不到位、安全氛围不好属于外部因素。具体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是漫不经心的态度和对安全规程有效性的怀疑,因此是人的心理因素的反应;管理是组织因素的反应;安全氛围应属于环境因素。对于漫不经心的态度会通过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而间接的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

4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的研究

通过上一章关于不同岗位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章节将选取影响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相对重要的能力因素、意识心理因素、安全文化组织因素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

4.1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意识控制方法的研究

4.1.1意识的基本含义

安全意识是个体在感知外在环境威胁到自己或者团队其他成员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时产生的一种潜意识的防备心态,进而采取趋利避害的自主行为。

4.1.2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仅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考虑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一般分为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两个方面,

(1)个人因素中,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高的人与素质低的人相比,具有相对高的安全意识。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他们会把安全放在优先的位置,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况有充分的准备。如思想素质高的人重视安全生产,对可能的危险有充分的认识,工作中能够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措施;思想素质低的人则会因为存在麻痹、侥幸的思想,而故意违反操作规程,给安全留下了隐患。

(2)不良的工作氛围会对安全意识带来消极的影响。如有些企业的工作氛围存在着“能者多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不良倾向,就会对员工心理产生不好的导向,因此以消极的情绪去对待工作,很容易忽视周围存在的隐患。

(3)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环节都不会得到有效的落实。如果管理者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的话,安全管理工作也只能是流于形式,管理者对安全不重视,就会直接影响员工对安全的态度,时间一长,他们会在思想上变得松懈,将安全完全的抛在脑后。

4.2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安全文化控制方法的研究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中提出了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的要求,其主要包括安全承诺、行为规范与程序、安全行为激励、沟通、宣传教育、安全事务参与、审核与评估七个方面。

(1)企业建立的安全承诺应该包括企业的安全价值观、愿景、使命和目标,领导者要起到表率的作用,通过亲身实践影响其他员工。

(2)企业的安全承诺通过行为规范来体现,这也是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的要求。如果企业拥有组织机构和安全职责界定清晰的体系,并且拥有的管理系统能达到和维持安全绩效的程度,就能够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3)对人的安全行为进行激励,就能够激发人们自觉建立安全行为的愿望,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通过自身的努力一直实践安全的行为,能够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

(4)良好的沟通机制能够将沟通的控制与信息传递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极大的增进员工的归属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安全文化的建设之中,这样一来,企业所要实现的安全意志、安全目标均变成了所有员工共同的意志和目标,对安全行为的追求不再具有强制性,员工都在主动的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考虑。

(5)人的认知过程、态度的改变和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新的价值观、思想观念要想被人们接受也会经历这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来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接受。

(6)在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员工参与程度决定了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否取得成功。企业应使员工意识自己肩负的安全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员工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参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7)企业应定期对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审核。采用有效、实用的安全文化评估方法,对发现的安全绩效下滑的迹象,及时的进行控制和改进。

结 论

安全文化建立安全文化不是一瞰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杜邦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过程历程了四个阶段才得以完善,这四个阶段分别是:自然本能阶段、严格监管阶段、自主管理阶段、团队管理阶段。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员工对待安全的态度由被动服从转变为了自觉主动,员工之间对安全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交流分享,在工作中互相关注、提醒,积极参与安全相关的的事务,而领导层也不在是只提供形式上的支持,而是更多的实际参与各项活动,拉近了与员工之间的距离,让员工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安全的行为已成为了一种习惯。

主要参考文献

1.云南省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年报,云南省应急管理厅(2018-2020年).

2.傅贵, 吴琼, 李亚, 等.不安全动作与不安全物态的判定方法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 17 (3) :994-998.

3.周刚,程卫民,渚葛福民等.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3):10-14.

4.杨启佳.人的不安全行为再分析与对策[J].安全, 1996, 17 (5) :35-36.

5.罗云.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及建设实践探讨[J].劳动安全与健康, 1997, (5)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