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开展强化护理干预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2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开展强化护理干预的价值

万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江苏 南京 210006

摘要目的:将强化护理干预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中,探讨其运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020.8-2021.8收治)。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对其编号,奇数号30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偶数号30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显著(均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强化护理干预;并发症;满意度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风心病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风湿性心脏病多会对心脏瓣膜造成影响,二尖瓣为最常见受累部位,如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后,心房血到心室会受到阻滞,导致血流缓慢,心房和肺发生淤血,患者会有胸闷、气短等表现[1]。另外,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会使患者感到乏力、气短,全身能量活力不够;一旦发生静脉淤血则会引起肝脏肿大、颈静脉扩张;长时间二尖瓣狭窄会使心房扩大,出现心房颤动、心律失常等表现[2]。一旦长时间出现心律失常,会造成心房血栓,如果血栓流到脑部则会形成脑栓塞,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针对风湿性心脏病一般会选择瓣膜置换术治疗,为了减少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尤显重要[3-4]。强化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护理质量,用于风湿性心脏病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020.8-2021.8收治)。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对其编号,奇数号30例纳入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8例、12例;年龄29~63岁,平均(47.16±7.94)岁;心功能III、IV、V级分别有11例、9例、10例。偶数号30例纳入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7例、13例;年龄30~64岁,平均(47.44±8.15)岁;心功能III、IV、V级分别有12例、7例、11例。。经统计分析,两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情况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具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或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5];(2)具备瓣膜置换术指征;(3)对研究过程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1)伴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其他心脏病;(3)有置换术禁忌症;(4)有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情况。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房环境的干预,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术前心功能的准备,在手术中配合医师完成相关操作,术后引流管理,并密切观察病情。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在手术前给予营养支持,确保机体营养足够;患者面对手术,心理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影响了手术的实施,因此要及时给予术前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术前常规吸氧,督促患者卧床休息,纠正电解质紊乱状况,指导腹式呼吸;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监测循环系统,注意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变化,若出现心律失常,则立即告知医师,采取对应措施处理。术后维持电解质平衡;术后坚持抗凝治疗,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病情稳定后,仍需定时监测。

1.4观察指标与标准

1.4.1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电解质失衡、心衰、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比较总发生率。

1.4.2满意度

采取百分制平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625686758b087_html_3140749409f0df4a.gif 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625686758b087_html_715b2abb80bfa779.gif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1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电解质失衡

心衰

低心排综合征

发生率

观察组

30

0(0.00)

0(0.00)

1(3.33)

1(3.33)

对照组

30

2(6.67)

2(6.67)

2(6.67)

6(20.00)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满意度

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2两组满意度得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度(分)

观察组

30

98.96±1.82

对照组

30

87.63±2.87

注:①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不是单一的,它有很多复杂的表现。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6]。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到了后期,风湿性心脏病的不适症状就显现出来了,比如说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患者也会出现脑梗塞而死亡[7]。瓣膜置换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方法,虽具有较好疗效,但其术后可导致多种并发症,若未能提前预防或及时处理,则会不同程度影响预后情况,造成日常生活受限[8]。因此,针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观察组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均P<0.05)。可能是因为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营养支持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降低等原因有关。

综述所述,强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风湿性心脏病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一杰,赵会霞,赵巧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21,29(1):189-191.

[2]查秀云,陈金梅,欧蕊,等.基于PAC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0):44-46.

[3]李新颜.综合康复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7):185-187.

[4]王海彦,张少琼,刘哲,等.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20,41(19):2024-2027.

[5]曹玲,鲍云慧.延续护理小组模式对风湿性心脏病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6):2957-2959,2964.

[6]付向丹.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生存质量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5(1):155-156.

[7]闫菲菲.优质护理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中对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5):275-276.

[8]柴小艳,张芳萍.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1):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