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3

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罗文坚 1 黄英  王媛  刘彩娥  马慈云 徐丽琼 庞云珍通讯作者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急诊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科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后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常规护理+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观察组)的临床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观察组干预前后的护理有效性后发现,干预后的护理有效性更加可观;且实施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患者后不但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心理状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本组护理效果更优,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且可促使患者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进而改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近几年随着临床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中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上述疗法后,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较差,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利于预后。为此有研究者主张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来保障疾病疗效,提高预后效果。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是随着临床护理模式不断创新而衍生的新型护理措施,为了确切了解该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价值,我科病例中择取了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临床对比分析,并将相关研究结果呈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择取我科于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法将其均分后以观察组和对照组命名,两组基线资料统计如下,对照组:对照组(n=40)男患者占比57.50%(23/40),女患者占比42.5%(17/40),患者年龄最下限为40岁,最上限为54岁,中位年龄数值为(47.21±3.22)岁,本组40例研究对象中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占比60.00%(24/40),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占比40.00%(16/40),调查本组40例研究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后发现,初中及以下学历患者占比32.50%(13/40),高中学历患者占比42.50%(17/40),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占比25.00%(10/39);观察组:观察组(n=40)男患者占比55.00%(22/40),女患者占比45.00%(18/40),患者年龄最下限为40岁,最上限为55岁,中位年龄数值为(46.48±2.16)岁,本组40例研究对象中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占比65.00%(26/40),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占比35.00%(14/40),调查本组40例研究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后发现,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患者占比30.00%(12/40),高中学历患者占比47.50%(19/40),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占比22.50%(9/39)。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对比中,差异不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根据2010年《急性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参考2009年ACC/AHA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2008年ESC的《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处理指南》制定[1]

1.3纳排标准

1.3.1纳入标准

  1.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最上限不超过60岁;(3)患者心梗类型相同。

1.3.2排除标准

  1. 伴有恶性心律失常患者;(2)合并心源性休克者;(3)合并脑血管疾病及神经功能损伤症状的患者。

1.4方法

1.4.1对照组

对照组施护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具体包括予以患者常规心电监护、入院告知及健康知识普及等[2]

1.4.2观察组

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用奥马哈系统为主的个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患者入组后责任护士应主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主管护师、护师一同进行分析总结,明确患者所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应用奥马哈系统对上述相关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应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评估匹配(应用马斯洛人类基本层级)、干预处理(根据奥马哈干预系统)[3]

1.5观察指标

  1. 奥马哈护理有效性分析:应用 Likert5级数字测量法对各项护理问题进行K-B-S评分,包括生理、社会心理、健康相关行为、环境等四个领域。

(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 量表评价]及心理状态[采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SCL-90(心理情绪量表)评价]评分。

1.6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调查数据,检验值呈现P<0.05表明数据有统计学对比价值。

  1. 结果

2.1观察组护理有效性分析

通过观察表1可知,相较于护理干预前相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护理问题K-B-S评分更高,差异具备一定统计学价值(P<0.05)。

表1观察组护理有效性分析表(`x±s,分)

领域

项目

护理前

护理后


生理领域

泌尿问题

排便问题

循环问题消化-水合功能问题

6.07±1.21

5.14±1.13

6.67±1.42

7.72±1.32

7.79±1.24

8.29±2.27

社会心理领域

心理健康问题

5.21±1.51

7.26±1.27


健康相关行为领域

体位问题

用药指导问题

自我管理/家庭照顾者教育问题

5.04±1.82

5.93±1.74

5.24±1.31

8.44±1.49

8.63±1.75

8.34±1.79

环境领域

家庭环境问题

家庭收入问题

5.86±1.48

6.04±1.23

7.13±1.19

8.23±1.18

2.2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通过观察表2可知,予以两组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对比(`x±s,分)

项目


对照组(n=40)

观察组(n=40)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生活质量

物质生活

躯干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50.31±5.14

50.35±5.32

51.19±5.86

49.48±5.71

53.06±5.56

56.11±4.33

55.04±3.75

53.84±5.34

50.16±5.33

50.29±5.13

51.26±5.89

49.51±5.68

57.51±5.85

58.56±4.06

59.39±4.51

58.54±5.24

心理状态

HAMA

HAMD

60.19±3.86

53.48±2.71

55.04±2.75

46.14±2.34

60.26±3.93

54.85±2.64

44.29±2.51

36.54±2.44


  1. 讨论

近几年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一些新型护理方式应运而生,奥马哈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自该护理模式引入我国临床后,相关研究者针对其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并得出了该护理方式在多种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均发挥着显著积极作用的研究结果[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上述护理模式后护理有效性较干预前相比更加确切,且经干预后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得到了明显缓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预后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奥马哈系统是一项综合性较强且更趋向于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实践分类系统,可通过分类、总结、分析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来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护理干预,进而为疾病治疗保驾护航[5]

综上所述,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有效性,而且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萌,胡雪萍,沈昳忞.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2):257-258-259.

[2]洪梓岭.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研究,2018,26(09):157-158.

[3]曾静.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32(03):256-258.

[4]杨昊,林琪敏. 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在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6):1959-1960.

[5]陈婷,费甄甄,魏葳. 奥马哈系统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老年医学,2016,30(07):61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