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4
/ 2

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

李萍

苏州市姑苏区虎丘街道桐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 以分析社区护理服务为目的,主要探讨将其应用于社区患有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采集400例来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社区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分别为研究组(社区护理服务)、参照组(常规用药指导),并针对性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及行为变化以及相关护理质量。结果 对比患者日常生活及行为变化,从统计数据能够体现出研究组各项数据较高,参照组相对偏低,组间数据现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以体质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血糖控制各项数值变化为判定依据,参照下表可明显看出,研究组各项数值更有优势,参照组数值变化则不理想,故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服务在我社区应用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同时患者血压或血糖等病况均得到明显控制,较高的护理质量建议广泛推荐并应用。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社区护理服务;护理质量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慢性病患者人数随之增加,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慢性病防治的单位,其作用的发挥,与慢性病的防治效果存在直接关系。社区慢性病管理通过“护理人员进社区”方式有效控制社区慢性病患病几率,借此来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病情,进而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因此,本文以分析社区护理服务为目的,主要探讨将其应用于社区患有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400例来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社区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研究组患者年龄范围50-70岁,均值(60.03±3.52)岁,男:110/200、女:90/200;参照组患者年龄范围50-74岁,均值(62.25±3.31)岁,男:108/200、女:92/200;组间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检验显示无显著差异,可开展本研究(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执行社区中基本管理,行常规操作。研究组社区护理服务,方法为:① 由医院专家在社区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并组织社区慢性病患者以及家属参加,讲座期间设置问答环节,鼓励患者积极提问,专家一一解答,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消除其错误观念[2]。并在社区以发放健康手册、板报等形式进行疾病预防、治疗等知识宣传。② 由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其进行心理上的健康教育,从聊天中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强调良好心态的重要性[3]。③ 用药以及生活指导,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用药计划,明确药物用法用量后,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擅自增减剂量。并详细告知患者用药禁忌,同时叮嘱患者家属监督其用药[4]。改善患者饮食习惯,确保其用药合理,并保证其充足的睡眠,以及规律的作息时间,改正吸烟、饮酒等恶习。

1.3  判定标准

1.3.1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及行为变化,以心理调节、调理饮食、减少烟酒、服药依从性各项统计数据为判定依据。

1.3.2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以体质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血糖控制各项数值变化为判定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检验用χ2;计量用(`x±s),检验用t。文中所体现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深入处理,若显示P<0.05, 说明了有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日常生活及行为变化,从统计数据能够体现出研究组各项数据较高,参照组相对偏低,组间数据现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及行为变化[(n)%]

组别

例数

心理调节

调理饮食

减少烟酒

服药依从性

研究组

200

182(91.00%)

188(94.00%)

172(86.00%)

196(98.00%)

参照组

200

125(62.50%)

117(58.50%)

119(59.50%)

162(81.00%)

P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以体质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血糖控制各项数值变化为判定依据,参照下表可明显看出,研究组各项数值更有优势,参照组数值变化则不理想,故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x±s)

组别

例数

体质量指数

舒张压

收缩压

血糖控制

研究组

50

5.63±2.69

75.55±4.31

123.72±5.26

92.31±1.21

参照组

50

3.46±0.41

102.54±2.32

158.02±4.20

87.11±3.25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目前,在我国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占比非常高,这给经济以及社会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担。如今,慢性疾病逐年增加,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过去以疾病治疗为主,其相对单一的诊疗模式并不能解决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慢性病防治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以慢病患者整体健康为核心的慢病管理模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5]。糖尿病、高血压等均为慢性病,此类疾病易患人群为老年人,近几年发病率趋于年轻化。一般慢性病的病程较长,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以此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本次研究得出,社区护理服务在我社区应用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同时患者血压或血糖等病况均得到明显控制,较高的护理质量建议广泛推荐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倩. 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分析[J]. 健康必读,2020(33).

  2. 张轶明. 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J]. 健康大视野,2020(21).

  3. 张红. 试论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1):25.

  4. 罗伏玉. 社区护理服务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5):1.

  5. 胡杰. 综合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 v.7(0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