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5
/ 2

中职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董新森

泰安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东平县 271500

摘要:目前,校园欺凌问题受到各界关注,各个学校提出很多解决方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中职院校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这对受欺凌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多伤害。因此本文对中职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期望可以为中职院校教师以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减少校园欺凌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中职;校园欺凌;产生原因;应对措施

引言

如果学生在学校受到欺凌,不单是身体方面受到伤害,在学生心理也会落下不可磨灭的伤害,严重者会影响学生一生,甚至导致学生产生精神疾病。中职学生对自己的情绪无法有效控制,再加上成绩不理想、法制观念缺乏等因素影响,使得中职院校中常会出现欺凌现象,使得学生无法在学校正常生活和学习,进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一、校园欺凌概念的界定

校园欺凌可以划分为两种,即直接欺凌、间接欺凌。其中发生身体接触的欺凌行为被称为直接欺凌。而使用语言对学生进行言语攻击,使得受欺凌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同时间接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称为间接欺凌。当前,校园欺凌现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身体暴力,使用打架斗殴、勒索等形式,造成同学身体或钱财受到损伤的行为,这种欺凌现象在中职学校最为常见。第二,心理暴力,校园欺凌者通过孤立或语言伤害的方式,造成学生精神伤害。第三,语言暴力,主要是借助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形式,对他人的心理、精神等进行摧残和损害。

二、中职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中职生自身因素

中职学生是相对复杂的群体,由于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差,使得其产生挫败感,为了获得一定的心理安慰,就会将心中的抑郁情绪通过欺凌行为发泄出来,渐渐形成长期欺凌现象。还有部分学生很好面子,在与同学发生争执后,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会选择打架或是语言侮辱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出现欺凌现象。另外,一些中职学生在家庭无法获得爱,使得其产生叛逆心理,想要通过欺凌的方式引起他人关注,这样会逐渐出现人格和品行问题,致使学生欺凌行为越发严重。此外,中职学生一些受到欺凌的学生总是忍气吞声,不会采用积极方式解决问题,这也为推动校园欺凌不断发生[1]

(二)中职院校教育与宣传不到位

学校是学生生活与学习是重要场所,但是当下很多中职学校重视学生的成绩和职业技能,对于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方面教学不够重视,使得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无法获得认同感,并且对其品德和心理也难以正确引导,在学校生活期间遇到一些小小的摩擦演变为校园欺凌事件。另外,中职院校部分教师在管理方面比较简单,对于校园欺凌行为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一些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肆无忌惮欺负同学。还有就是教师认为欺凌行为是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仅仅是让受欺凌者与欺凌者进行沟通,而没有更深入的教育,这种间接不作为的行为反而滋长了校园欺凌的不良风气。另外,中职教师对欺凌相关的法治法规教育不够深入,使得学生缺少法治意识,受欺凌者不敢反抗,欺凌者暴力行为之间增加,这样使得校园欺凌行为渐渐加剧。

(三)家庭教育与榜样行为不当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但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目前,很多家长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致使很多中职学生缺乏关爱,基于此,这些中职学生就会通过很多不良的行为活动人们的关注,从而产生校园欺凌行为。另外,部分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形式是放任型,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欺凌的行为。还有的家庭教育为专制型,父母教育孩子往往用暴力的方式,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相同的思想,遇到事情经常使用暴力解决。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中职学生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四)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目前,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存在强烈的自私意识,而且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有家庭成员都会让着孩子,使得大部分学生存在自私心理,使得学生在学生经常发生一些矛盾,导致校园欺凌现象发生。另外,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也不容低估。一些电影、电视和网络作品呈现出暴力、谋杀等行为,学生经常效仿电影情节,导致校园欺凌现象发生。

三、中职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措施

(一)提升学生防范意识,采用正确方式处理矛盾

中职院校学生应重视提升自身防范意识,在校园生活期间出现受到威胁或身体伤害等情况时,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减少伤害,从而保护自身安全。另外,与同学之间进行交往时要表现尊重和谦让,使之形成和谐的交往,杜绝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此外,中职学生之间发生一些矛盾时,不要使用暴力解决,可以寻求教师、家长的帮助,这样可以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避免校园欺凌现象出现。

(二)加强对中职生的道德教育,形成正确价值观

校园欺凌现象对学生学习和成长带来很多的影响,所以,中职院校为了预防欺凌行为的出现,应重视对学生道德方面的教育,并耐心引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以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直观。与此同时,教师在纠正违反校园规定的学生时,不可以体罚学生,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指导学生,使学生自觉端正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渐形成良好的品质,杜绝发生欺凌事件。

(二)中职院校加强管理,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等隐性教育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对校园欺凌,并在亲身遭遇校园欺凌时勇于说“不”。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欺凌行为,将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处罚明确写入校规,对欺凌者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中职学校教师应对校园内欺负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指导,向欺负者解释校园欺负的危害,让学生停止欺负他人,同时安排心理教师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对欺负者进行心理辅导[2]
  (三)家庭正确引导,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庭温暖对孩子成长尤为重要,所以,家长需要多了解和陪伴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和爱,同时还要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杜绝孩子因寻求关注而发生的校园欺凌现象。另外,家长要改变不关心和专制暴力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则正确的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家长还要教育孩子如果遇到校园欺凌行为,应该主动寻求教师或是家长的帮助,不要默不作声,这样可以降低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学生法制意识。

中职学生对于校园欺凌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使得学生面对欺凌不能正确解决。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强校园欺凌相关法律教育。中职学下可以定期开展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探讨会、演讲以及法制讲座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清楚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和相关法律,从而降低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另外,以案说法为中职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同时也为那些自身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敲响警钟,引发共鸣。

(五)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联合,遏制校园欺凌行为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重视中职生不良行为的源头教育和预防。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与学生家长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一旦发现学生在学校或家中有不良情绪,或与同学及他人发生各种“摩擦”,应及时沟通,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提前遏制可能由不良行为引起的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欺凌成为影响中职院校良好环境的关键问题,要想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三方需要合作,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心理引导、法律教育以及各方面的引导,帮助中职学生面对校园欺凌行为可以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实现自我保护,避免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黎玉兰,曾玲娟.广西中职生校园欺凌的现状调查[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06):82-87.

[2]林克松,沈家乐,杨磊.中职校园欺凌的“真相”——我国中职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实然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职教论坛,2020(02):115-123.

[3]蔡洋.浅析中职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9(03):230.

作者简介:董新森 (1975.10.1),男,汉,大学本科,职称:讲师,毕业院校:泰山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单位:泰安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