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射影像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5
/ 2

不同放射影像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效果研究

张成

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浦口区中心医院, 2118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应用不同放射影像技术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10岁以下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X射线,研究组采用的是CT影像。结果:对两组患儿的支气管、气管和异物检出率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应用CT影像的研究组,各项数据要优于应用X射线的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开展临床诊断的时候,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现场操作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段,确保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儿气管异物;支气管异物;X射线;CT影像;诊断效果


作为当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气管、支气管异物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气管阻塞,导致人体无法正常呼吸。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各项身体机能还未发育完全,出现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概率较高,也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气管、支气管异物可以分为外源性疾病和内源性疾病两种,高发期在0-5岁之间,稍有不慎就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目前,在开展临床治疗的时候,前期的诊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对后续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本文采用X射线和CT影像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希望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依据,对现行诊断方式存在的缺陷进行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10岁以下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男性25例,女患儿15例;患儿年龄在1-5岁,平均(2.41±0.69)岁。研究组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i;患儿年龄1-4.5岁,平均(2.37±0.86)岁。

本次研究设置的纳入标准为:(1)患儿及其家属愿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患儿的发病与就诊时间不超过2h,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阵发性咳嗽、憋喘、呼吸困难;(3)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满足本次实验要求,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

设置的排除标准为:(1)患儿临床配合度较低,不符合本次实验标准;(2)患儿存在精神异常、语言障碍等精神类疾病;(3)患儿存在肺疾病、先天性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的是X射线进行诊断,让患儿保持仰卧姿势,对其肺部是否有纵膈摆动进行仔细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对患儿的情绪做好安抚工作,避免检查结果受到影响。

1.2.2观察组采用的是CT影像进行诊断,让患儿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在诊断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持仰卧姿势,通过图像对患儿的支气管、气管和肺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是否有异物的存在,并对其他情况密切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异物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检查异物征象,包含的内容有纵膈位置改变、气管堵塞、肺不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6258d7dbc7d74_html_81b28af52f5f2c8.gif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6258d7dbc7d74_html_8cab1acf3312ff05.gif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儿的异物检出率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就可以发现,研究组的异物检出率为15(37.5%),相比较对照组的2(5%)有较大差异,优势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所示。

1 对比两组异物检出情况[n%]

组别

例数

检出率

对照组

40

2(5%)

研究组

40

15(37.5%)

P


<0.05

2.2 对比两组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征象

对两组患儿的纵膈位置改变、气管堵塞和肺不张的检测率对比得出,研究组分别为28(70.0%)、21(52.5%)、8(20.0%),对照组分别为11(27.5%)、6(15.0%)、8(20.0%),前者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所示。

2 对比两组的征象检测情况[n%]

组别

例数

纵膈位置改变

气管堵塞

肺不张

对照组

40

11(27.5%)

6(15.0%)

8(20.0%)

研究组

40

28(70.0%)

21(52.5%)

36(90.0%)

P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当前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出现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主要是因为环境因素、自身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儿童的各项机能还没有发育健全,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在玩耍的时候发生吞入异物的情况就会引发气管异物事故。此外,孩子们的吞咽能力还没有发育健全,如果异物进入到气管内部,引发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现阶段,对于异物的检测方式主要的放射性技术,其中,X射线可以开展前期诊断,但对异物的特性无法确认需要采取CT影像诊断方式明确异物的特性及位置,而且X射线对儿童的辐射相对较大,需要对曝光次数进行科学控制。

气管、支气管异物首先采用影像学扫描技术进行诊断,充分了解异物的性质、大小、所在位置等基础信息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而且需要明确异物是否对患儿的肺部造成损伤,是否对气管、支气管异物造成堵塞。气管、支气管异物下,会导致患儿出现肺不张、继发性肺炎、诱发肺气肿等疾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纤维支气管异物去除法,有比较显著的应用效果。但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明确异物的具体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应用X射线虽然阳性异物的应用价值比较高,但针对异物小、征象会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对后续治疗非常不利。而采用CT影像诊断方式,可以有效弥补X射线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异物的形态、大小等信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组的异物检出率为15(37.5%),相比较对照组的2(5%)有较大差异,优势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的纵膈位置改变、气管堵塞和肺不张的检测率对比,研究组各项数据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总的来说,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开展诊断工作时,采用X射线或CT影像诊断方式,在进行操作时要结合患儿和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为患儿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吉,杨馨艳,郑玉丽,等.MSCT及支气管镜在气管性支气管变异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03).

[2]曹盼,刘荣荣,梁矿立,等.多层螺旋CT支气管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中的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 2020(01).

[3]竺陈,荀冲,郭斌,等.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分析[J].西部医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