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治疗耳石症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7
/ 2

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治疗耳石症的疗效观察

1. 席昌平 2. 李恒

1. 江口县中医医院 心脑血管内科 554400 2.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应用到耳石症患者眩晕治疗中,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耳石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使用天麻素注射治疗方法,实验组加用手法复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高出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发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P>0.05)。结论:在耳石症患者眩晕治疗中合理采用手法复位与天麻素联合治疗方案,能够促进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预后更加良好,并且治疗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关键词:耳石症;手法复位;天麻素;疗效观察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内耳前庭疾病,约占眩晕总数的25%[1]。耳石症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头部旋转至其他位置时的短暂性眼球震颤和旋转性眩晕,有时伴有翻转和漂浮。耳石症临床治疗往往采取药物的形式,但效果较差,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迫在眉睫[2]。研究选取110例耳石症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治疗模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明确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于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选取110例耳石症患者进行研究,入组患者经由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实验组的男女患者比例是24/31,年龄最小21岁,最大76岁,平均(55.24±4.97)岁,病程时间最短是1d,最长为22d,平均(12.64±1.78)d。对照组的男女患者比例是25/30,年龄最小22岁,最大75岁,平均(55.19±4.87)岁,病程时间最短是1d,最长为23,平均(12.71±1.69)d。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入组标准:(1)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2)符合耳石症诊断标准,经检查确诊;(3)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器官疾病;(2)精神或是语言障碍患者;(3)孕妇或哺乳期女性;(4)无法配合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天麻素注射治疗方法。将600mg天麻素注射液加入到25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采取静脉滴注方式,每日1次。

实验组加用手法复位治疗,具体方法为:对水平半规管耳石患者采用Barbecue滚动法治疗,患者坐于诊断床上,取仰卧位,头向健康侧倾斜约90°;然后,身体向健侧转180°左右,再转头部90°,鼻尖朝下,继续向健侧转,侧卧,患侧后坐起,头部适当前倾。操作时应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最好在旋转感消失后停留1min。以上步骤循环执行,直至患者头部任何部位无眼震感。对于后半规管耳石患者,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进行治疗。坐位,头部倾斜于患侧,保持45°,然后快速躺下,适当垫高肩膀,头部保持悬空,患耳朝下,缓慢转动头部,向对侧维持45°旋转,逐渐贴近总脚,时间控制在45s以内;然后将头部和身体向健侧旋转90°,将耳石复回椭圆囊内,保持45s,慢慢将头部移至前方,保持坐立姿1min。

两组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及位置性眼震症状完全消失,表示治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还未消失,发作次数下降半数以上,表示治疗有效,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未改善或是加剧,表示治疗无效。

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

1.4 数据处理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2)检测校验,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625b643809cad_html_424cb219175a2d7e.gif ±s)表示,使用(t)数据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对比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1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对比[n(%)]

组别

n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实验组

55

25(45.46)

26(47.27)

4(7.27)

51(92.73)

对照组

55

15(27.27)

28(50.91)

12(21.82)

43(78.18)

x2


--

--

--

4.681

P


--

--

--

0.03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的不良发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P>0.05)。如表2所示。

2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头晕

恶心

呕吐

总发生率

实验组

55

0(0.00)

1(1.82)

1(1.82)

2(3.64)

对照组

55

1(1.82)

1(1.82)

1(1.82)

3(5.46)

x2


--

--

--

0.210

P


--

--

--

0.647

3 讨论

耳石症主要是由于内耳的耳石脱落而引起的,在进入内耳时往往会迷失方向,进而刺激内耳平衡器,破坏内耳的平衡,最终导致眩晕。耳石症发病机制复杂,病源广泛,治疗困难。天麻素常用于临床治疗,可缓解眩晕症状,改善耳内循环。天麻素能促进内耳与大脑之间的血液循环,改善大脑与内耳之间的血液流动,消除因疾病而增加的内淋巴液,恢复正常内耳压力,显著降低前庭受体的静息电位,加快前庭康复和补偿的速度,短期效果明显[3]。但是,单纯使用药物只能改善症状,不能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而且治疗耳石的效果也不理想。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高出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发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P>0.05)。

天麻素主要是从天麻干根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它有很强的睡眠和镇静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综合征、血管神经头痛、神经衰退等症状,还可以用于治疗眩晕和创伤性脑综合征[4]。在耳石症的治疗中,天麻素可以缓解眩晕症状,但不能有效治愈疾病。手法复位治疗是目前治疗耳石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效果独特,可以立竿见影。具体来说,医生根据患者患侧体位给予相应的复位治疗,利用患者头部体位的改变,促进耳石掉落再次回到原位,从而避免耳石对神经末梢的刺激,达到有效根除疾病的目的。手法复位通常一次有效,部分患者需要多次复位才能恢复[5]。复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眩晕或呕吐,但维持时间通常较短,且无重大不良反应。为了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疾病的快速消失,可在天麻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手法复位治疗。在耳石症患者眩晕治疗中合理采用手法复位与天麻素联合治疗方案,能够促进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预后更加良好,并且治疗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姜文峰.探讨应用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耳石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04):107-108+106.

[2]马秀玲.探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方法和疗效[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7):4-6.

[3]李碧,韦宏照.手法复位联合西药对耳石症患者眩晕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9):29-30.

[4]张晓慧.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对耳石症患者眩晕的预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166+168.

[5]官树雄,冯锡坚,朱水英.复位手法联合西药对耳石症患者眩晕的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9):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