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洗手习惯的养成教育实践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8
/ 2

幼儿良好洗手习惯的养成教育实践探析

陈静云

泰州市姜堰区蔡官幼儿园

摘要: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阶段,帮助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学习生活都有着直接影响。“洗手”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基础环节,教师可以将洗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转变教育观念、实施家园共育、多元教育模式等观念,以期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洗手习惯;养成教育;家园共育;培养策略


《幼儿园新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没有健康的身体,幼儿就不能够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因此家长与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俗话说“病从口入”,很多幼儿都有不洗手就吃东西的习惯,手上的细菌也会进入到身体里,造成肚子疼或腹泻,因此教师应对此予以关注,将幼儿洗手习惯的养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那么该如何有效开展洗手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呢?笔者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几点自己的意见。

  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形式以集体活动为主。这种模式下的教育活动存在诸多弊端: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幼儿习惯性依赖教师、幼儿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等等。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大多数幼儿教师都已经能够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在教育活动中能够积极学习并应用先进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就洗手习惯的养成活动而言,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幼儿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将被动洗手转变为主动洗手。

1.1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利用隐性课程,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洗手环境,通过环境创设来激发幼儿的洗手积极性,使幼儿能够主动洗手、正确洗手。比如教师可以在盥洗室贴上洗手正确步骤的卡通详解图,在洗手池旁边摆放洗手液或肥皂,在地面铺设防卡通滑垫。在幼儿洗手过程中,可以提醒幼儿观看墙上的洗手步骤图,模仿上面的正确步骤洗手。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洗手环节播放音乐,通过音乐来提醒幼儿洗手,促进幼儿自主洗手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建立幼儿自我评析机制,进一步巩固自主性。传统的教师评估机制,会导致幼儿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幼儿自我评析的方法来激励其主动洗手。比如给幼儿发放笑脸贴纸,幼儿每次洗完手后可以给自己贴一个贴纸,集满十个贴纸就可以获得洗手小能手的奖状。自我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幼儿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1.2实现保教结合

“重教轻保”的观念在传统教育中一直存在,但是这种教育观念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幼儿教育工作的需求,幼儿教师开始大力提倡“保教结合”的观念。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保育员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应该辅助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在洗手、睡觉、吃饭等常规活动中与教师密切配合,比如提醒自主性弱的幼儿及时洗手,帮助幼儿挽起衣袖,督促有不良洗手习惯的孩子按步骤正确洗手等等。

  1. 实现家园共育

家长的密切配合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开发与利用家长资源,通过家园共育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1加强宣传指导

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幼儿在家表现与在园表现截然不同,许多儿童在幼儿园已经养成了自觉洗手的好习惯,但由于家长在家庭中过多的充当了保姆的角色,使儿童在家中缺少主观能动性。因此,幼儿园需要与家长协调沟通,可以在幼儿园建立家园互动栏,宣传引导家长如何与教师协调一致的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建立幼儿园专属公众号、家长群等平台,给家长普及培养儿童主观能动性和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正确的指导孩子洗手。

幼儿园通过举办家长会、开设家长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近距离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一天,包括老师对幼儿洗手的正确教育方法、洗手的科学步骤等,进而引导家长纠正幼儿在家的错误洗手方法,实现家园共育。

2.2挖掘家长资源

第一,家长助教,开发家庭资源。“家长助教”是指邀请具有专业特长和职业优势的家长到幼儿园和教师一起参与教育工作,向幼儿讲解专业知识。就洗手习惯养成而言,教师可以邀请医生家长作为家长助教,用医学知识为幼儿们讲解洗手的重要性。通过医生家长的专业解释和教师的督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二,开展亲子活动,实现亲子共育。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亲子话剧表演、手工制作、亲子阅读、亲子洗手操等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表演、收集制作与卫生习惯养成有关的手工作品,阅读与卫生习惯养成相关的绘本,这样不但能够加深亲子交流、实现亲子共育,而且也有助于家长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卫生行为习惯的教育。第三,开发社区资源,营造卫生教育氛围。家长可以在周末带领幼儿走进社区保健室,参观卫生保健方面的宣传栏;社区也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世界洗手日”、“卫生宣传日”等活动,组织儿童参加卫生宣传标语、图片、板报设计活动;为社区幼儿发放卫生宣传漫画和海报,为社区幼儿构建良好的卫生教育氛围。

  1. 采用多元化教育模式

3.1学唱儿歌

幼儿的思维模式较为直观,他们对事物的感知通常停留在事物的表象阶段。在这一时期,幼儿大都对节奏鲜明、具体形象的语言感兴趣,儿歌内容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因而广受幼儿的喜爱。教师应抓住幼儿的这一发展特征,将洗手方面的知识融入儿歌中,通过儿歌口语化的吟诵,来加深孩子对洗手知识的记忆,融知识、情感、意识、行为为一体,使幼儿在吟诵儿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洗手知识。

3.2游戏表演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游戏是最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教育方式,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设计并开展与洗手有关的情景表演活动。通过有趣的游戏和夸张生动的情景表演,来加深幼儿对洗手步骤的理解、深刻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3.3开展“大带小”

发挥幼儿自身作用,以大带小。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大带小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园里稍大幼儿的榜样作用与荣誉感。比如而言带领中班幼儿到小班给弟弟妹妹们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与步骤,在给小班幼儿展示的过程中,中班幼儿不仅能够复习与巩固洗手技能,而且还能够收获成就感、喜悦感。而小班幼儿也会积极模仿,进而帮助其养成科学健康的洗手习惯。

3.4多元化渗透

幼儿园教育活动应围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开展,教师可以将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将与洗手有关的卫生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来。比如可以在美工区域开展“我爱洗手”的主题活动并设置奖项,组织幼儿动手绘制洗手小海报、宣传标志、步骤图等,幼儿对同伴的作品进行互评并选出最优作品,以此来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1. 结束语

总之,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会伴随幼儿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则会助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洗手环节看似简单,但是操作起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洗手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并利用家长资源、加强家园合作,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帮助幼儿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营造家园卫生教育氛围,促进幼儿洗手卫生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彭茂红;邱琳.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华夏教师,2018(06):47-48.

[2] 闻艳玲.新入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初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11):20-21.

[3]李淑云.浅谈如何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0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