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8
/ 2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育

周杨

50038119951031****

摘要:当前中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能力持续增加,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热度持续提高,如何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了多方关注的重点。汉语国际教育所面对的对象较为特殊,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需要重视对教育内容进行完善,其中中国文化教育是极其必要的,通过中国文化渗透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汉语知识,并利用汉语进行有效交际。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中中国文化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中中国文化教育开展策略,以期可以为汉语国际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中国文化;渗透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向世界推广中国汉字和文化,拓宽汉语的使用范围,促使各国开始利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现阶段教育行业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关键要素。汉语国际教育兼具理论性以及实践性两种特点,不单单重视提升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同时也重视向其渗透中国文化,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中国文化,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促使我国青少年认识到中国文化在世界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中国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活动中必须要重视选择合理的措施渗透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教育重难点分析

要想能够提升中国文化教育的质量,必须要认识到文化教育的意义以及重难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提升中国文化教育活动的有序性[1]。中国文化教育重难点、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文化教育重难点、意义

教学重点

加强不同国家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提升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

教学难点

各个国家学生存在文化意识差异,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存在较多不同之处

教学意义

积极推广中国文化,扩大汉语应用范围,提升汉语应用能力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育策略

(一)融入中国文化发展历史

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入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发展背景,对于后续汉语的使用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2]。汉语国际教育过程中其重点在于提高学生使用汉语的能力,而汉语的运用基础在于对于汉字的掌握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演变情况,有利于更好的掌握汉字读音和写法。如图1所示,即为汉字的演变历史。例如,在进行火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从甲骨文到楷书时文字在外形、结构所产生的变化,分析汉字的特点。如图2即为火字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火字最初和火苗的形状较为相似,在后续不断简化成为了现阶段所使用的火字。通过对其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让学生掌握火字的写作方式,夯实汉语国际教育的基础。

625d48087e3f5_html_aeb94461c1cee93e.png

图1 中国汉字演变史

625d48087e3f5_html_1ab17a6a6cf57fa5.png

图 2火字变化特点


(二)组织多样化中国文化实践活动

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汉语国际教育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各种以中国文化为专题的实践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活动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3]。例如,中国传统节日较多,在不同节日中人们会进行相应的活动,通过对传统节日习俗文化进行分析能够感受到中国人所独有的精神和意识。如春节体现了中国对于家的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正是这种意识促使中国人能够做到辛勤劳动,共同建设美好教育。教师可以组织“我们的春节”这一活动,让学生在课下制作春联、窗花剪纸以及福字等,感受节日文化和节日氛围,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在学生创作完后可以让其粘贴在教室内,在粘贴福字时告诉学生需要将福字倒过来贴,寓意为福到了,取福气到家的好意头。通过该种活动模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汉语的独特魅力,了解语言的独特使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中国文化教育

在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时,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进行文化传播,能够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加详细的了解[4]。信息化手段可以将视频、音频以及文字等各类资源融合到一起,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教育的形象性,使学生各个感官系统均被调动起来。例如,中国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通过饮食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性特点以及文化意识,在讲解饮食文化时可以向其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利用独特的拍摄手法记录了各个地区的特色美食,在观看时可以调动学生的食欲,使其可以更好的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一纪录片中也体现了不同地区的特色方言,在观看后可以让学生感受各个地区的语言特色,激发其对汉语应用的好奇心。

除此之外,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的只是重视渗透中国文化教育,同时也需要尊重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5]

。国家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例如来自于穆斯林文化地区的学生是不吃猪肉的,当在教育过程中讲解饮食文化时应当重视避开这些敏感因素,可以避免在教育活动中出现冲突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尊重文化差异的意识。

结束语: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但是在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时由于缺少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然后会出现一些尴尬的现象,影响了汉语的应用效果。中国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则能避免这些问题,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在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时规避文化差异,提高交际效率和质量。当前中国文化教育存在着较多的难点问题,学生在中国文化接收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当融入中国文化发展历史,组织多样化中国文化实践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中国文化教育,尊重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保证汉语国际教育活动的稳定推进。

参考文献:

[1]谢娜.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化的国际传播——推荐《中国当代文化传播与汉语国际教育》[J].新闻记者,2021(11):97.

[2]汤伊立,杨雪.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育[J].文学教育(上),2021(08):82-83.

[3]杜欣.文化自信视域观照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6):195-198.

[4]孙悦涵,郭宇欣.新媒体对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的影响探究[J].新闻前哨,2021(05):116-117.

[5]史洪存.中国京剧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播研究[J].当代音乐,2020(09):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