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3

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小 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石露蕾

宁波市北仑区柴桥小学 

当下小学生由于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影响,他们的劳动生活技能缺失,服务社会和责任担当意识较为淡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学校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乐于劳动的观念,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树立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等多方面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分,笔者一直认为,先教导孩子成“人”,而后培育其成“才”更为重要。而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它代表着学生对自我言行、品性等持有积极向上、主动专注的态度。

一、校园职业初体验,唤醒“主人翁”责任意识

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大部分的小学生具备较强的集体责任意识,会珍惜爱护校园物品,保护校园花草树木,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各项活动,具备集体荣誉感。但还是有部分小学生受到互联网等社会不良消息的传播,家庭客观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较为明显,具体表现有:对于班级事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学校活动“不关注不参与不在乎”;对于校园环境“可破坏可忽略”等。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初步唤醒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笔者利用校园平台,结合班主任优势,展开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


  1. 教室用品小改进,班级事务“我”负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针对学生对待班级事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状,以及本班级真实所需,笔者在班内启动“教室用品小改进”综合实践活动。

在进行课前调查之后,笔者发现这是学生们迫切想要去做的活动,想要通过团队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我班第一次用项目化实施的方式进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教室是学生们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教室用品保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亲自动手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创意制作、交流改进的过程,学生成果更加容易物化,并且更有效解决当前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室用品的“设计师”“改造员”“美化师”,仔细地观察了教室用品使用现状,发现了在物品使用过程中,因“粗鲁”的使用方式,而导致物品的损坏,而产生了自责的感受。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物品设计改进环节,对教室物品、教室环境产生了感情,同时也在和同组队友的合作、交流中增进了团队意识,明白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要为集体分忧。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设计制作能力,智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更加树立爱护教室用品的责任意识。

  1. 校园护绿小使者,学校环境“我”保护

校园中,屡屡可见这样的情景:花坛里的花摘走玩弄后被丢弃在一边;树干上留下了“某某到此一游”的痕迹;楼梯间、过道里留有纸屑等。对于校园环境,部分学生持有“可破坏可忽略”的态度。“校园护绿小使者”活动着眼于学生最熟悉的校园生活中每天都能见到的植物,符合学生的真实生活需求,学生开展本次活动有良好的知识经验基础。这个年纪的孩子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大量想要探知未知世界的渴求,在与自然植物的亲密接触中,学生会获得更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更容易提出关于校园爱绿、护绿方面想探究的问题。

通过“校园护绿小使者”活动,学生了解校园植物的有关知识,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关注大自然,为学校的绿化出金点子,激发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热爱学校的情感。在研究校园植物的特性、养护常识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爱绿、护绿、环保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劳动习惯,培养校园小主人的责任意识。本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争做校园护绿小使者的过程中,萌生出保护校园植物的责任担当意识。同时,对校园环境的爱护意识也不断增强,逐渐养成不乱丢垃圾、不破坏公物的好习惯。

  1. 小鬼当家多参与,校园实务“我”担当

责任担当意识的核心为“主动性”,这是主动承担责任的一种积极态度。许多学生对于学习有着较高的要求,认为只要成绩好,就足够了。对于“读书”以外的事物,例如比赛、活动等秉持着“不关注不参与不在乎”的消极态度。《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小组合作范围可以从班级内部,逐步走向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方式。

学校开展“小鬼当家新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校园当家作主”中来,设置了眼保健操、卫生等“小小检察员”,早晨迎接同学到来的“礼仪小队”,升降国旗的“国旗护卫队”等职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具有主动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意愿和能力,培养校园主人翁意识。

在一系列的校园职业体验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被初步唤醒。他们改变了以往的自我、无视他人,尊重他人,守护校园,维护集体利益都是我们应担当的责任。

二、家庭合作新实践,树立“护家担责”责任意识

笔者曾在班内对孩子进行过调查:“在家是否会主动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记得父母的生日吗?会为他们准备礼物吗?”举起的手寥寥无几。其实,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其第一任老师,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也要从家庭入手,家校结合,通过家庭合作新实践,让孩子成为家庭的主人,培养家庭责任担当意识。

  1. 宅家安全,“我”来守护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通过“宅家安全小攻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宅家安全问题的搜集、分类、整理等实践体验,形成对安全问题的基本了解,激发对安全问题的探究兴趣,提高对宅家安全隐患的判断能力。通过和父母一起排查、消除安全问题,体验发现、辨别、判断和应对宅家安全隐患的一般过程,养成在家自我保护、远离危险、防范意外发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培养珍爱生命的素养和家庭责任意识。在发现解决宅家安全隐患的过程中,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考察、观察讨论等方式,体验自我探索的乐趣,培养勇于探究的能力。在研究的基础上,懂得一些常见宅家隐患的预防和排除方式,运用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感悟生活的妙招和智慧,珍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和健康权益。



  1. 家务农活,“我”来分担

海明威说过:“人生活在这世界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人能够创造环境,环境同样能改变人。创设一个良好的、合理的教育环境,将“责任担当”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其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责任意识、主动担当意识都能被激活。

利用主题班会的时间,开展对“家庭责任意识”培养的活动。对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也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与配合,居家期间,家长鼓励学生多从事整理家务、做饭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他人的同时还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劳动技能。条件允许的家庭,还带着学生下乡体验农活,学生在这全新的体验中,感受颇丰:劳动是艰辛的,劳动成果更是来之不易的。

通过“宅家安全小攻略”活动,以及居家期间的家务劳动、农活体验,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进一步树立,孩子们更加尊重体贴家人,养成了保护家人、守护家庭安全的意识。即使活动结束,学生依旧会在学习之余,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节日时对家人送上祝福,这便是责任意识培养的意义。

三、社会角色互交流,深化“情感共通”责任意识

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多为“享受者”的角色:在餐厅有服务员;在路上有司机;在商场有导购员……学生在“享受”之余,逐渐产生了一些“高人一等”的不良心理。加之社会有着众多英雄的守护,我们过着平安而幸福的生活。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呢?笔者思考,在学校与周边社区建立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效利用,让学生认识更多岗位的劳动者,通过体验或交流,深化社会责任意识。

现在许多的“零零后”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外服务工作者体贴关照。受个别不良影响,偶尔出现学生“目中无人”的情况,对社会工作者“不尊重不理会”,对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做出“破坏”,增加劳动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劳动教育落实的课程之一,充分挖掘价值,带着技巧去劳动,将价值意义发挥到更大。

  1. 推荐最美劳动者,各行各业“我”敬重

笔者利用校园优势,营造“校园如家,人人有责”的劳动氛围,启动“寻找最美劳动者”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确定对象,认识劳动”“体验劳动,感悟美好”“创意设计,致敬劳动”等阶段性活动,逐步提升劳动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生着眼于身边、社会,推荐诸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诸如:母亲超市理货员、父亲大卡车司机、爷爷农民、舅舅警察、学校食堂阿婆、校工、清洁工等。

因地制宜,笔者让学生参与校工岗位的体验,培养其主人翁意识。身边的劳动者便是学生的劳动榜样,他们不仅有着示范作用,也激励着学生热爱劳动。这样的行为感染,更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提升学生们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以贴近生活的观察、细致的访问等方式,让学生走近劳动者,了解劳动的内容,初步唤醒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意识。

采访之后让学生对校园职工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4小时轮岗值班的保安伯伯,打扫整个校园的两位清洁员阿婆,负责一切杂事修整的林师傅,准备饭菜点心的食堂阿婆。学生根据各自的意愿,跟随各位校工进行一日工作体验,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学生更加热爱学校,尊敬劳动,保护校园环境,爱护校园用品,珍惜粮食等都是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

  1. 书信往来传情谊,奉献社会“我”也行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从事体力劳动的社区义工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丰富其生活经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多种类型的义工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发挥所长及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发展潜能,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归属感,尽公民责任,贡献及回馈社会。

在进行多样的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心中各有诸多感受,孩子们将心里话一一写下,寄往倾心的劳动者。环保站的清洁工、柴桥医院的医生护士、北仑消防支队的消防员们,都收到了我们的信。北仑消防支队还给孩子们回信了,笔尖上的交流已让学生感动不已,他们尊敬和崇拜着消防战士们。北仑消防支队还盛情邀请孩子们前去参观,笔者及时把握机会,带领孩子前去消防大队。学生了解消防工作内容,收获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消防员奉献自我的精神。这次面对面的交流,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了深化,他们明白了保护好自己,其实就是在保护这些战士们。

学校、家庭、社区三管齐下,让学生在承担学校管理者、家庭实践者、社会服务者的“三级网络”角色联动体验中,都有了深刻的体会和心得。这些有关于“责任担当”相关的知识感悟、劳动技能获得、生活态度及方法等都有赖于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方能实现,是学生无法从书本或间接经验中所能获得的。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这次经历中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担责任,始成长;尽责任,方进步。 在经历了诸多活动之后,学生以“思考——体验——反思——启蒙”的过程,体会了“责任担当”的重要性:一是对自己负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虚心善学方能有所成;二是对身边环境负责,保护自然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亦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三是对家庭和谐负责,尽我所能分担家事,从小树立对家庭的责任担当,长大后定能为国尽责;四是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负责,珍爱生命,爱惜健康,是美德,更是责任。

“责任担当”的培养是没有终点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级网络”要持之以恒地共同努力,让孩子逐步成长为勇于担当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