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以永兴县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以永兴县为例

谢小全

永兴县委党校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养老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农村留守老人精神赡养需求强烈,但现实中存在着经济、观念、法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困难,因此需从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养老观念、政府投入完善和社会支持角度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水平。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对策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人口的流动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而老年人由于生活习惯、家庭经济等主客观的原因选择留守在农村,从而形成了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因此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困境,探索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的现状及困境

所谓精神养老,是指家庭和社会履行对老年人精神上慰藉、心理上满足、价值实现上的协助、临终前关怀的义务,使得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达到健康、愉悦的状态。精神养老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尊老、敬老,也包含家庭和社会协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与老年人情感的沟通。

(一)永兴县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的现状

在永兴县,老年人的精神养老就面临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丧偶造成的精神孤独。在我国传统养老文化中,讲究老夫老妻,老来有伴。老夫老妻双方磨合数十年,年龄相仿,互相理解,是对方精神养老的最有效的支柱。老年夫妇相濡以沫几十年后,一方撒手而去,思念便成为另一方沉重的精神负担。这种思念形成的精神负担,有的老年人容易放下,有的老年人难以放下。此时,如果子女、亲朋再缺少慰藉,容易给老年人带来沉重的打击。

2、拆开分养造成的精神孤独。有道是:“称钩不离秤砣,老头儿不离老婆儿”。而如今,有的儿女为养老“便利、公平”,硬是把老父母生生拆开,你养爹,我养妈,让双亲平白无故忍受精神折磨和分离之苦。

3、子女无陪伴少慰藉造成的精神孤独。老年人年老需要照顾的时候,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在身边,都会引起老年人的孤独感。尤其是当老年人生病需要照顾的时候,子女不在身边会让老人更加无助和无望。对于老年丧子的老年人来说,这种孤独感更加强烈。

4、价值感和成就感匮乏造成的精神孤独。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枯燥,而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却是比以往更加强烈。研究证明,许多留守在家的老年人由于远离过去的生活状态和场域,都会明显地感觉到与社会的疏离。而且,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后,心理会变得更加脆弱敏感,他们愈发渴望被承认、被赞扬、被重视。但远离孩子及其他人之后,他们均会倍感失落,认为自己已经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变成了社会的负担。

(二)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面临的困境

1.经济上的困境

(1)子女为谋求更高的经济收入选择外出打工,时空阻隔了农村留守老人精神赡养的有效供给。(2)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基层政府和集体都难以提供充足的文化娱乐设施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2.观念认识上的困境

(1)家庭其他成员对精神赡养认识不足,“重小轻老”现象严重。 (2)地方公务人员对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关注不够,精神养老服务缺失。

3.转型期社会养老面临的困境

(1)社会孝文化淡化,代际关系弱化,“尊老、敬老、爱老”氛围缺失,引发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性孤独现象发生。 (2)社会对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关注不够,精神慰藉方面缺乏专门研究。

二、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困境的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养老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全社会都应该对这一社会现象加以关注和重视。留守老人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精神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留守老人的精神养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留守老人在辛勤劳作了大半辈子后,本希望可以颐养天年,好好享受一下含饴弄孙的乐趣,结果却无奈和子孙分离,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独。

(二)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淡化以及年轻人对于“孝道”认识的偏离也是造成老年人精神困扰的原因。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家庭养老中起着规范与约束作用。但随着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及经济利益的负面冲击导致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淡化,年轻一代对孝道的认识和践行距离传统孝道的要求越来越远。

(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和老年人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留守老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农村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以普通农民为标准,没有考虑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一些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体育设施,老年人只能望洋兴叹。不少农村文化活动室“名存实亡”,除了一块牌子、几张桌子和几张过期报纸以及几本破旧的致富、农技的书外,没有一份适合老年人的书报。而且在农村,老年人参与集体文化娱乐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对第三代的抚养责任,加重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负担。随着年岁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势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体力不支、精力下降、耳目不聪、记忆力差、思维缓慢等。但与此同时,外出务工子女又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家里交给父母抚养。对第三代的抚养和监护,既增加了留守老人精力上的负担,又增加了精神上的压力。

三、破解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困境的路径选择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

服务体系的建设。

1、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吸引农民家门口就业,确保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的有效供给。

2、各级政府要推动引导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精神养老服务的供给。

(二)加强孝道文化的建设与弘扬,重塑家庭精神养老功能。

1.要提高子女思想认识。

2.要营造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更多地关注、关心老年人,发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三)完善农村的基础养老措施,丰富农村老人的文化娱乐生活。

1.要完善农村的基础养老措施,丰富农村老人的文化娱乐生活。

2.政府应该联合村委筹集资金为老人开辟健身园地和文化园地。

(四)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和农村留守老年人组织。

1.组建一支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

2.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组织。

(五)老年人要学会自我调适,实现精神自养。

1.老年人在思想上要增强独立意识,减少对子女的精神依赖。

2.老年人要树立“老有所为”的积极心态,在发挥余热中找到自身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