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娱乐化”传播现象的优势与弊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浅谈“新闻娱乐化”传播现象的优势与弊端

苟泽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二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 新疆 841303

摘要:对于“新闻娱乐化”传播现象,有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认为过度娱乐化的新闻将人们引入“娱乐至死”的信息时代;有人认为娱乐化的新闻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也为媒体带来了经济效益。对此,我们既不能阻止新闻娱

乐化的趋势,又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与其追究其存在是否合理,不如将视野转入“如何正确引导新闻娱乐化”。

关键词:新闻价值;经济效益;“娱乐至死”;拟态环境

1被受众“追捧”:新闻娱乐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1.1趣味性,新闻不可或缺的价值

第一,新闻内容新奇,少见甚至是罕见,容易激发读者的猎奇心理和探究欲。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的新闻《再捐101万!神秘人21年捐款1155万!》《这四个歪歪扭扭的字,登上热搜了!》就让读者有挖掘真相的欲望。

第二,新闻内容生动有趣,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或能引发共鸣共情等。如新华社发布的新闻《这个景点每年挖出150部手机!网友评论笑岔气》《辅导孩子作业,爸爸却把自己的双手捆了起来……》以轻松的叙述,描述了有趣的新闻事件。

第三,新闻内容接地气、有人情味儿,能引发读者的同情心同理心,让读者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等。如央视新闻发布的新闻《旧厕已拆、新厕未建,百姓如厕不便只能“克服”一下?》《“4.4元4太多,难听,再便宜点”,感受下医保局专家的灵魂砍价》以读者生活场景为切入点,接地气易引发同理心。不难看出,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央媒体,在网络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趣味性、娱乐化的表达,展现难得一见、引发读者好奇、调动人们同情心的社会新闻,从而赢得更多注意力,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1.2有趣,才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读者偏向选择阅读、分享某条新闻是有一定标准的,这个标准从大类上说是基于新闻的有用性和有趣性。对“有用性”的标准无需赘述,谈到读者追求有趣新闻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杨保军指出“追求兴趣的满足,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动力,能够激发人们兴趣的事物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雨҈!雨҈!雪҈!雪҈!冷空气“买一送一”》《我不怕,我这是在救爸爸》《15665611612》……不难看出,在近些年的新闻报道中,读者的兴趣是新闻工作者选择新闻的重要标准。从主流媒体到地方媒体,都越来越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在求真、求新的同时,尽力做到“求异”“求趣”,越来越“接地气”的表达为受众所欢迎。受众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有趣味”的新闻,虽然受众的兴趣点大相径庭,但有趣味的内容能激发大多数受众,可以说这些新闻能满足读者的“普遍兴趣”。但需明确的是,人类个体差异明显,兴趣自然难以一致,一则读者A看来趣味十足的新闻未必就是好新闻,而读者B认为寡淡无味的新闻未必就毫无价值,所以将“有趣”作为选择新闻的标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1.3娱乐化的新闻,是精神需求也是市场化的内容产品

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看,新闻是内容产品,或者说新闻具有商品属性。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张辉锋直言“内容产品就是传媒业提供给大众的以信息为核心的产品”。因而借助报纸、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介传播的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娱乐化新闻自然也具备商品属性。自改革开放以来,“事业性质,企业经营”是中国报纸等传播媒介的经营主导方针,作为经济实体的新闻业,如今也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新闻业,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如今庞大的新闻机构、媒介组织,构成了我国重要的文化产业,作为产业,意味着能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效益。娱乐化的新闻以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为目标经营“注意力经济”并赢得市场。但是娱乐化的新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将以追求社会效益为基本底线,在这一点上是毋庸置疑的。

2被视为“猛兽”:过分追求娱乐化使新闻丧失深度

2.1“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

早于波兹曼“娱乐至死”观点近半个世纪的,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的担忧: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深受人们喜爱,人类逐渐“不再思考”。波兹曼似乎进一步验证着赫胥黎的预言: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占据主流声音的媒介,甚至是娱乐化新闻内容本身,以一种隐蔽和强大的力量重新定义着我们生活的世界,甚至塑造着我们生存环境的文化精神。我们逐渐进入了波兹曼构思的世界——信息获取大于实际行动的世界。我们似乎也完全接受报纸、电视、网络新闻中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我们常常满足于了解某些信息,而不是亲身参与其中或者采取一些行动,当我们自信于掌握着周遭的所有信息时,却正陷入更轻飘、更浮躁的“旋涡”中。

2.2娱乐化新闻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

不难想到,过于娱乐化的新闻,特别是充满负面信息的娱乐化新闻,也在构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构建我们所生存的信息空间。人类在毫无察觉中,所实施的行为是对我们通过新闻构建的认知世界,所做的行为反应。比如青少年通过模仿暴力新闻内容,学会了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甚至有人通过模仿刺激类新闻引起受伤事件频发。李普曼还进一步提出,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拟态环境不断强化其存在的可能性,在人的行为作用中,也加快了拟态环境变成现实环境的速度。当属于大众传播的娱乐化新闻充斥在现实环境中,现实环境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娱乐化”,这对人们认识环境,以及对人们的行为指导,必将产生难以割离的“干扰”,受众也将越来越趋向于将娱乐化的世界当做真实的世界,而这背后的操控者却是人类自身。

2.3过度娱乐化的信息能“麻醉神经”

大众传播有“麻醉神经”的负功能,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传播学奠基人拉扎斯菲尔德和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这一观点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于战争需要,作为引导舆论的信息更煽情、更低俗、更有鼓动性,引发了诸多学者的不满。除了迎合受众,在这里,不得不提到造成新闻“娱乐化”的另一主要原因:“公民新闻”的出现,即民间新闻的出现。民间新闻是指民众或社会大众以他们自己的兴趣、需求自主传收的新闻。民间新闻在传播传播流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自由性和自发性。民间新闻的主体是个人,传播者依靠自己的兴趣、偏好选择新闻,并且没有经过专业新闻组织的“把关”,其缺乏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因而呈现出内容负面的娱乐化新闻。正是因为综上所述,在新闻报道中,过分追求娱乐效应,容易将受众接触的信息社会拖入低俗媚俗的深渊,而过分强调“软新闻”的吸引力,也使新闻报道丧失了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


结语:

对于新闻娱乐化这一传播现象,还需辩证地看,我们既不能阻止新闻娱乐化的趋势,又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与其追究其存在是否合理,不如将视野转入“如何正确引导新闻娱乐化”。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媒体自律,在传播有价值、正能量的事实的同时,把握“娱乐化”的“度”,严格遵守新闻传播规律;政府和新闻机构也需要引导大众对媒体进行有效监督;在监督之外,少不了相应法律法规的出台;而受众自身也要提高辨别能力,不要陷入过度娱乐化的信息洪流中。


参考文献:

[1]黄彦娜.新闻娱乐化现象浅析[J].新闻爱好者.2011.7.

[2]车云鹤、朱未、梁虹.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J]学习月刊.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