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现状及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现状及优化

林丹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摘要: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音乐专业基础课程,对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与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节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要素,也是学生进入音乐世界需要敲开的第一扇门。节奏训练,能够强化学生视觉、听觉与记忆的联系,在视唱练耳学习中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一部分。本研究将针对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进行研究,分析其优化措施,希望对视唱练耳教学的节奏训练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视唱练耳;节奏训练;音乐教学


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相关因素的了解,其中节奏就是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措施。

一、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节奏训练则是培养学生有逻辑得组织起音的长短关系的能力,节奏感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会不断提升。音乐的节奏感是一种基本的音乐才能,不仅有生理的基础,还有心理的感情作用在内,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感知音乐的能力。节奏感的训练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记忆力。此外,很多学生在演奏的时候,常常将注意力集中在手部和谱面上,往往会导致演奏速度忽快忽慢,不能稳定或节奏型演奏不准确的问题,使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因此,节奏训练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节奏训练中的基本要素

(一)速度

乐曲的速度就是节拍整体的速度[2],一般情况下作品开始处会标注出速度范围。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用文字进行描述,另一种就是用音乐术语来表述,或用数字来表述。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用数字标记速度是最为常见的。音乐作品的演奏中,速度的处理和把握对整首曲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节拍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节拍作为音乐的灵魂,是节奏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从节拍的定义可以看出,首先它表示“固定单位时值的组织形式”,所以如果在划拍时能保持“固定”的时值和频率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音乐的速度稳定。其次它表示“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我们在读谱时注意思考每一拍是强拍还是弱拍亦或是次强拍并将其准确的表现出来,能使我们的音乐充满律动与音乐张力。

  1. 节奏型

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做节奏型。训练常见的节奏型对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和音乐记忆力非常有效。个人认为这种训练还能提升演奏者的内心节奏感,使其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我们在讨论节拍或节奏“准确”这个概念时,可以是机械的准确,即与节拍器保持一致的准确;也可以是内心节奏感的准确。内心节奏感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不能被机械节奏代替,这也正是为什么指挥家不会被节拍器和校音器替代的原因。

三、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中的问题

虽然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的奠基石,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在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会通过点头或呼吸的方式来打拍子,在训练初期养成这样的坏习惯将导致学生的音乐能力成长被限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频繁点头非常不雅观,影响表演效果。二是点头呼吸打拍子的办法只能用在比较慢速的曲目里面,涉及到速度比较快的曲目,学生的头无法点那么快,也无法用那么快的速度呼吸。三是,点头呼吸会干扰心中的律动感。我们在前面谈到节拍除了表示“固定单位时值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是表示“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学生在点头和呼吸的过程中,非常有可能破坏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

在课堂之外,学生自己练习的过程中,面对自己熟悉的片段,通常会凭借记忆来唱或者演奏,很容易出现节奏型不够准确的问题。另外,唱到难度比较大的地方,学生可能会不自觉地放慢速度。演奏或演唱到简单的地方,速度又会不自觉地加快,出现速度不稳定不统一的问题。很多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结合节拍器练习,诚然节拍器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节拍,但是时间长了会让学生放弃了内心节奏感的培养而依赖节拍器。而长期使用机械节奏会让音乐毫无生气,极大降低学生呈现音乐的逻辑性和表现力。

四、节奏训练的优化措施

(一)基础训练方法

1.重视划拍和基础节奏型的训练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能够让学生能准确体会到速度与节拍之间的潜在关系。因此,在节奏训练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划拍法,同时训练学生掌握常见的节奏。

关于划拍法,科学的划拍法不止一种,常见的有画“V”型、画三角形或者画指挥图示。训练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结合器乐重奏、合奏、合唱等方式达到训练的目的。只要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的速度将会得到有效地稳定和统一。

关于节奏型,教师在训练学生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自己擅长且科学的划拍方法反复训练基础节奏型,待熟练巩固后,继续做基础节奏的变形、组合等提高练习。

2.培养内心节奏感

节奏感其实就是人们心理层次上的一种体现。心跳频率、呼吸频率等,这些都是有节奏的,是人产生节奏感的前提保障。因此,教师在进行对学生的节奏训练时,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其渐渐培养出内心节奏感。训练节奏感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初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科学划拍,让学生渐渐明白节奏和强弱的组织规律。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读谱,然后再将谱面上的音高也唱出来,学生在唱谱时表现出的音乐的整体风格以及音与音之间的倾向性等,会对内心节奏感产生一定影响。

(二)引入现代技术

在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固化死板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如何改进教学结构是现代音乐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技发展,数字化音乐环境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节奏训练,这也是时代发展大势所趋。现代社会各种音乐载体非常多,学生们很容易在里面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及时掌握各种音乐载体的流行动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也能了解最新的音乐文化。

视唱练耳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为教学带来很多便利条件,不但可以让教师的讲授更容易理解,还有利于丰富节奏训练的方法。视唱和听音作为最基本的两项内容,传统课堂里教师要通过反复弹奏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练习。新型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制作视唱练耳训练课件,只需要播放课件就可以对辅导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解放了教师,还让学生变成了教育的主体。

另外,多媒体应用于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可以达到节奏和旋律交叉训练的目的,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的试听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固定的节奏并搭配旋律,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奏形态,为其以后的音乐创作工作奠定基础。

  1. 运用多元教材

我国的音乐教育很大程度上受西方影响,无论教材还是教学方式,基本都围绕西方音乐进行选择。虽然西方音乐材料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但长期围绕西方音乐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听觉上的审美疲劳,这将影响到节奏训练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选择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节奏训练,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例如,每个高校都应当引入本土的音乐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做到了本土文化的传承,还提高了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入当地的民歌,这对于音乐能力和德育发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音乐是流行歌曲,而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典型的作品,适合拿到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析,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各种作品中不同类型节奏型,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1. 借鉴国外经验

教师在提高对节奏训练的认识的基础上,还可以积极借鉴外国的先进教学成果。

例如,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创建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现代社会也仍然使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并配合身体的动作,以此来表达对音乐的体会。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注意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地训练和提高,同时对学生的记忆力和应用能力发展亦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国外值得借鉴的教育经验还有很多,虽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音乐教育之需求,但是经过与教学实际情况的融合,对我国的音乐教育还是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注重因材施教

视唱练耳的水平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不能放松。教师想要满足每一名同学的发展需求,就需要因材施教进行训练。

  1. 每名学生的经历和学习音乐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也是有差异的,这就导致采用同样的训练方式,学生展现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对学生进行层次化的教学,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在节奏训练中得到理想的训练成果,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教师要重视个性化教学。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竞赛等,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凸显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在视唱练耳的节奏训练考核的时候,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看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是否提高了音乐综合能力,是否学习一直很认真等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因为考核的目的不光是要考查学生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公平客观的考核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有积极的动力去改进。


结语: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尊重个体差异,融入本土音乐,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合理设置考核内容。这样才能促进节奏训练的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爽.视唱练耳中的节奏训练研究[J].艺术评鉴,2020(21):119-121.

  2. 韩非.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戏剧之家,2021(19):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