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的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高校 家庭经济 困难 生 认定工作的现状 研究

桑俊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300381

摘 要:对于高校来说,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正常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来学习提高自己。因此,整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成了高校开展各项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整个认定工作主要包括学生申请、提供相应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线下评议、辅导员审核、学校公示的程序组成。 但当前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当不断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

一、前言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 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保证整个小康社会的成功构建,教育是国之根本。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保证整个学生群体完成学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之一,从长远来看,保障整个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成功学习,对于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实现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重要性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开展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高校的资助工作主要针对的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家庭经济的困难程度是决定学生申请哪种层次的资助的基础,因此,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是整个资助工作的基础。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既可以确保资助政策落实,同时也可以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各级各类奖助学金支持的主体

就目前来说高校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奖、助、贷、勤、减、补等形式[2]。具体包含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项具体大学生资助工作。而申请这些的前提都是被认定的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的学生,精准认定对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打破贫困的代际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依据及方式

在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便是整个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理论。但是由于在不同地区与院校,具体的情况有所区别,进行资助认定的单位会制定认定工作细则,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认定,但是整个认定的流程还是包括学生申请、提供相应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线下评议、辅导员审核、学校公示的程序进行[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项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可靠性不足

当前的认定工作,在初期阶段,需要学生提供家庭的困难情况,填写申请表,但是考虑到学生的隐私与一些其他因素。当前的申请表已经开始不需要学生提供一些佐证材料,全靠学生自己填写。如此一来,或会造成一些工作上的信息不对等,进而产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二)认定标准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具体的院校会制定出具体的认定细则,对于整个学生群体来说家庭经济是否困难,在实际的认定过程中,该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一些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标准过于简单、粗放。通常的认定时间都是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时间紧、任务重,贫困生认定的指标设定相对简单,尤其是民主评议时受到的主观影响较大,科学性有待加强。

(三)认定结束后缺乏长期跟踪、动态调整和监督

对于在认定工作结束后,整个困难生的认定后续工作缺乏主动的、有效的动态管理,对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实际原因也很少会有具体的分析[4]。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是由家庭突发事件或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后续等家庭调整完毕后基本就可以脱贫,因此需要家庭经济。

(四)个别学生缺乏诚信意识

在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存在“虚假贫困”的现象。个别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反映了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诚信教育的缺失。当学生“假性贫困”被发现时,也缺乏必要的惩戒措施和诚信制度的约束。高校资助工作人员在审查材料时,如果发现学生存在虚假申报的情况,除了取消申报资格,很少会有实际的惩戒措施对学生形成压力。

五、高校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建议

(一)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资助各项证明材料精准性

在进行高校困难学生情况认定的时候,需要形成政府、社会及高校联动机制, 建立统一的资助工作数据共享平台,从而使高校资助工作部门能够与民政、残联、医疗、银行等部门和机构进行数据对接,获取、核实学生真实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让整个学校的认定工作保证一定的精确性。

(二)制定更加科学的多因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量化指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家庭经济认定工作主要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作为主要依据。在资助认定的工作中,在精准设定家庭经济困难因素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加入激励性的因素作为认定的指标和门槛,辨别学生实际的困难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分类资助

[4]

(三)不断完善动态跟踪、监督和检查机制

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同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是重要一环。 监督、检查机制不仅是针对高校在校学生,也是对民政部门及高校是否真实落实、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的一种监督、检查。

(四)加强学生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 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帮扶上,加强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 推动资助工作由保障性资助向发展性资助转变,使得资助工作不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真正实现资助育人[5]

总之,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除了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和学生诚信教育外,更需要全社会和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真正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政策的福利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成飞:《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精准化研究》,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7 年。

[2]翁文香、陈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缘由与改进》,《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 4 期。

[3]吴雪萍:《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年。

[4]许艳:《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对策研究》,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9 年。

[5]褚礼鹏:《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实难题与对策研究》,《台州学院学报》2015 年第 2 期。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