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专业中国文化外译人才培养研究:以德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3

外语专业中国文化外译人才培养研究:以德语为例

杜卫华 胡忠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东省 广州市 510420

摘要:中国外语专业的发展从1861年京师同文馆算起,已经走了161年,培养了大批促进中外理解的外语人才。汉译外人才的培养同外译汉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太一样的模式。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外语学科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要培养优秀的中国文化外译人才,需要在外语课程中做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利用新技术和现有术语库,对外译人才的培养进行优化,在外语技能训练中加入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的中国文化外译人才培养为例,分析外语专业在跨文化教学背景下如何优化课程教学,提升汉译外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外语;中国文化外译;人才培养;广外德语

项目基金:2021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外语专业中国文化外译人才培养研究:以德语为例”(编号216)



1 导论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也多次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文化外译,是指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以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为目的,以汉语文本为信息源,以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传播媒介,以非汉语为母语的国际受众为主要受众的跨文化交际活动2

国内英语教师对于中国文化英译教学做的研究较多,段倩云等撰文讨论了语言的本土性,简约性,精准性和艺术性在非遗文化翻译的实际运用;文章得出结论为:“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语言的精准性,在目的语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语言信息;再纠其简约性与本土性,其中本土性在此类翻译中格外注重,能够体现各类文化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吸引人的地方;最后升华其艺术价值,将翻译上升到艺术层面,优雅而准确的将各类文化表现出来”3。非遗文化文本外译的艺术性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达到非遗文化翻译的准确性,同时也使其更具艺术性。黄新炎等对于中国优秀典籍外译进行了思考,认为译文要在满足海内外受众的文化需求,借助有效的出版传播模式基础上,更加要关注译者的选择,如果中国译者翻译之后再由外国母语人士做审校或润色,或是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中外合作翻译的办法,就可以弥补典籍翻译在理解和表达方面的缺陷,获得不错的效果4。蔡基刚认为“英语复合语言、文学和教育与英语复合法律、医学和科技不是同一事……前者是一种全英语教学,后者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他推崇“全英语教学模式”,主张用英语来教学生汲取信息,掌握学科内容5。因此,外译人才的培养在他看来主要应该由各个专业进行培养,需要“专业+外语”的培养模式。何宁、王守仁撰文呼吁进行“新外语”建设,以国际传播能力为重点,对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认为:语言本身具有跨学科特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外语专业的学生要涉猎各种内容、各类文体和语体的外语材料,这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6。因此他们提出的建议:相关课程设置一方面需要加强外语运用能力培养,为学生理解世界和传播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了解,在传统的外国文学文化课程之外,增加中国文学文化相关课程;外语专业还应融入一些与国际传播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如传播学基础、大众传媒、数字媒体研究、新媒体写作、跨文化交际、中外交流简史、当代中国、国际新闻写作、国别研究等。


2 目前我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缺失问题


我国“文化输出”在对外交往中处于“逆差”,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外语翻译为汉语人才的培养,缺乏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汉译外的训练和培养。很多大学生翻译能力较差,尤其是本土文化外语表达能力普遍偏低。同时,中国外语类的大学生对于母语文化知识缺乏,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学生不能系统全面正确地理解中国特有文化和区域特色文化内涵,翻译沟通能力欠缺,文化输出能力偏低。

高校外语教师是文化对外交流宣传翻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们在文化对外翻译中的功能和作用还未获得应有重视和有效利用,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是重视外语翻译为汉语的实践工作,对于汉语译为外语的实践工作没有深刻的认识。在相当大程度上未能清楚地认知自身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主体作用和历史责任,严重缺乏文化自觉意识,主要表现在:对中华文化、地方文化理解不足,多停留在感性层面,对地方文化国际化传播关注甚少;对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缺乏主动担当的责任感;缺乏为当地文化对外传播提供语言服务的自觉意识,未能主动参与到地方文化外译实践中去7

中国设置了翻译专业。但是翻译专业同英语专业设置雷同,教学目标没有太大的差异。虽然也设置了翻译硕士,但是仍然不能培养很好的汉语翻译为外语的通晓中国文化的人才。翻译人才需求与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差异,合格翻译人才缺口很大。在课程体系上没有把外译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外语专业(以英语专业为代表)、翻译专业等基础阶段与高年级阶段缺少关联性课程、双语转换技能课程、汉语类母语文化课程、计算机辅助翻译类课程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素质、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学生外译过程中专业术语能力偏弱,中国文化负载内容(传统节假日、旅游名胜地和文学作品等)欠缺,致使学生普通存在“中国文化失语”,上课过程中很少进行同一种外语的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必备的术语翻译能力不够,无法有效地进行海外传播。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的外译人才培养实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位居中国外语学科前列,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有着深厚的积累;翻译学科也是广外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广外德语专业是1965年建校起就发展的专业。最近几年,广外德语系进行了教学改革,构建适应外译需求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输出能力,提升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

A 针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开设中德文的中德文化研究课程。强化学生中国文化认知能力,将中国文化知识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在比较中认识中国文化。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平等意识、文化输出意识、比较和驾驭汉语德语两种语言的文化能力,引导他们尊重他国的表达习惯和文化差异,准确得体地传播弘扬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地方文化翻译输出能力。

B 在课程中合理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例如在“中德文化研究”中开设中国传统价值导读,分析中国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开设文化比较模块,分析中德不同的家庭模式、行为方式;设置中国文化走出去模块,分析影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因素,探究功夫文化和中国影视文化在欧美流行的原因。

C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活跃课堂气氛,变个体式学习为互动式学习,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由发表不同见解。在课程实践中,加入中国文化翻译的模块,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制作反映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视频,使用外语进行录制,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在提升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意识的同时,训练学生在选题、加工和翻译方面的技能,培养团队精神。

D 在课程评价中,使用多元评价方法。对于学生的评价从单一的考核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在“德国历史”和“中德文化研究”课程上,强化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的能力,不仅仅考察学生的基础水平,更考察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是否强化了新思维的形成,是否促进了多元思维的练习。

E 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课程使用了大量的bilibili和tik tok 的最新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充分发挥个别积极分子的作用,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工作。杜卫华指导林雨柔开展关于中国欧洲语言类学生对于欧洲印象的调查工作,并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立项。杜卫华指导学生进行川菜翻译的工作,对具备中国文化的川菜和粤菜的德文译本进行调查和研究,出版了有关研究书籍。

F 在外译人才的培养实践中,特别强调文化专有项和术语的训练。在翻译领域,术语能力是现代翻译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素质,是翻译人才培养工作中重点之一。教师给学生现有的术语词汇表,如深圳市政府推出的“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Public Signs in Shenzhen”,北京市推出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通过术语翻译训练和文化专有项的训练,极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外译术语的认识。


总结


《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高校要增设一些中国文化类双语课程,将中国文化文本和相关文化知识作为翻译教学语料,提高学生翻译学习兴趣,指导学生采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开展文化译介工作,加大学生中国文化知识输入量;同时,在现有的课程中,如文化比较课程,历史课程,翻译课程,可以加入中国文化外译的模块内容,训练学生使用新技术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的能力,提高外语类学生汉语翻译为外语的能力和水平。

在“新文科”背景建设背景下,外语专业需要适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培养跨学科、国际化外语人才。高校外语学科需要改变现有的思路,进行“新外语”学科的建设,在培养学生进入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能力的同时,改革教学计划,增设教学模块,促进中国文化进入课程,通过外语讲好中国故事,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和专业术语的培养,从而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民族的理解。


参考文献:

蔡基刚.外语教育政策的冲突:复合型人才还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6.

岑建君.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谈我国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要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06):6-8+16.

陈俊森.中日两国大学毕业论文的政策研究——兼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外语,2011,8(06):4-10.

陈璐.浅析河南省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180-181.

段倩云,孙立言,李婷,陈昱旭,陈青林.外语经济视角下的非遗文化外译的语言特点研究[J].知识经济,2020(13):89-90.

关晶.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复合能力培养的主要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0(09):155-157.

何宁,王守仁.新文科、新外语、新导向——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创新[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4(04):3-8+91.

黄新炎,吴迪.中国优秀典籍外译的传播与思考——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汉英对照版四大名著为例[J].出版广角,2018(21):64-66.

赖招仁.文化走出去战略与本科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创新[J].临沂大学学报,2014,36(02):19-23.

劳允超.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摇篮——关于英语、外贸英语和日语、外贸日语专业[J].世界,2000(Z2):21.

李琪,张方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3):149-150.

李悦娥.创建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08):92-93.

刘辉,孙妙,刘浩正.服务“一带一路” 优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9(Z2):70-72.

卢广志.外语专业人才多体系培养探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4,16(02):172-173+232.

马秋武.依托学科优势,大力培养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J].外国语言文学,2011,28(01):27-31.

彭青龙.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本色”还是“特色”[J].国际商务研究,2006(02):28-32.

王洁,汪刚,聂振雄.关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8(03):8-14.

王秀文.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改革与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04):23-26.

王英杰,仲崇月,王玉平.非外语类高校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04):89-91.

肖玮萍.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20(06):48-52.

张丹.跨文化视野下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产业创新研究,2019(02):77-78.

张巧.人工智能冲击下,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J].人力资源,2021(22):128-129.

周忠良.政治文献外译须兼顾准确性和接受度——外交部外语专家陈明明访谈录[J].中国翻译,2020,41(04):92-100.



杜卫华,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云山青年学者,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德文化关系研究,生于1980年,山东沂南人,


联系方式:广东广州白云大道北2号,广州 51042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广州 510420  duwhgd@126.com;13642050191


1 姜飞.把握传播基调 塑造中国形象[J].网络传播, 2021(12): 56-57.

2 陈曦.“地方文化走出去”视域下的地方高校外语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3):94-96.

3 段倩云,孙立言,李婷,陈昱旭,陈青林.外语经济视角下的非遗文化外译的语言特点研究[J].知识经济, 2020(13): 89-90.

4 黄新炎,吴迪.中国优秀典籍外译的传播与思考——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汉英对照版四大名著为例[J].出版广角, 2018(21): 64-66.

5蔡基刚.外语教育政策的冲突:复合型人才还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1-6.

6 何宁,王守仁.新文科、新外语、新导向——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创新[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1,4(04): 3-8+91.

7 刘辉,孙妙,刘浩正.服务“一带一路” 优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19(Z2):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