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树德 劳有所得——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德育工作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以劳树德 劳有所得 ——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德育工作案例

桑圆圆

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

摘要:

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基于这一目标,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在德育工作中,依托思政课程、劳动课程、少先队课程等平台,组织开展德育教育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劳动价值观,以劳树德,让学生劳有所得。

关键词:立德树人 劳动教育 劳动课程

一、 背景分析

作为合肥市首批“课后三点半”试点学校,临二小丰富多彩的三点半课程走在了全国前列,还登上央视两会特别节目,令人鼓舞。此外,学校开发了劳技课程、农耕课程、志愿服务课程、职业体验课程和研学实践课程五大劳动课程,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也成为我校的创新之举。

德育工作目标

2017年,学校开始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经过多年探索,在“五育并举”的办学思想指引下,“以劳促德”,构建“金石劳动”课程体系,形成立体化、多维度的劳动教育保障模式。形成了“家校社”合力推进劳动教育的良好局面,初步实现了“学会劳动 学会创造 学会生活”的劳育目标。

以家务劳动为例,我校拟定《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一~六年级家务劳动实践建议》,指导全体教师、家长引导孩子们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平日里,定期组织“争章活动”学生在班级群进行劳动任务打卡,假期布置相关劳动作业,并及时进行评价,学期末学校分年级进行“劳动小达人”劳动比赛,奖励评选,有利于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目前,低年级学生基本形成家务劳动的意识,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劳动任务,中年级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并逐渐养成劳动习惯,高年级学生基本养成劳动习惯,并在家庭中独立承担一部分劳动任务,如家庭保洁、烹饪美食等。学生们的生活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同时培养了他们敬老孝亲关爱家人的生活美德。

实施途径

1.课程育人。

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紧密结合,将劳动纳入各项课程目标,开设劳动课程。通过各科各类主题实践、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2.文化育人

学校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二十四节气和农耕劳动宣传制作成宣传雕塑放置在学校躬耕大道起点,设立“小小气象站”方便师生进行相关科学观察实验。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官方订阅号在二十四节气当天推送相关知识向广大师生家长宣传劳动教育。学生人人参与到校园管理中,学校“躬耕大道”和“爱绿护绿岗”、“课间监督员”都有学生们在不同岗位上的劳动体验,师生共同创设、维护优美的校园环境,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3.活动育人

学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各项德育主题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线,利用传统节日、特殊节日节点设计开展各项活动。例如:开学初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月”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学生讲文明、树新风的品德,创设文明有秩序的校园环境。学校先后发布了家务劳动、校务劳动、社会实践劳动分年级实施意见,号召全体学生参与劳动。寒暑假精心设计特色假期作业,鼓励孩子们手脑结合,积极创新。

4.实践育人

为让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化,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农耕劳动,2017年,学校在教学楼南楼楼顶开辟了“空中农场”,并开设“农耕课程”,在这里,孩子们感受到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意义。2019年12月,农耕社团参加2019年合肥市中小学社团艺术节,向与会的领导嘉宾介绍学校农耕社团的成果,在现场,学校家委会成员带着孩子们一起用农场收割的韭菜制作饺子,玉米、红薯、胡萝卜、花生制作“五谷丰登”,孩子们娴熟操作和美味成果让参观的嘉宾们啧啧称赞,展台前门庭若市,人气爆棚。展演结束后,孩子们主动来到合肥特教中心展台前,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大哥哥们的手里,向他们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为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躬耕劳动中来,学校另外开辟了躬耕大道、一米麦田,校园护绿岗等躬耕场地。

2012年4月,在劳动节前夕,学校举行了“走向五育并举的‘劳动教育+’”学术研讨活动,深入探讨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及劳动教育和学科整合的途径。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学校进行了“五彩生活日 缤纷劳动节”活动,一二年级进行家务整理活动;三四年级开展社会实践与职业体验活动;五六年级进行美食烹饪比赛活动。在假期结束,学校分别向在劳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我是整理小能手”、“我是公益小雏鹰”、“我是烹饪小厨师”奖章,以此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各项劳动中去。

5.管理育人

学校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把各项管理标准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设立教学、德育等相关管理制度,各部门统筹协调。在制定相应制度的同时,利用“敩学书院”老师们提出的100个真问题,发现各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商议解决办法、达成共识,形成制度。在学生中,“以促代管”,通过设立学生管理岗位,如:少先队队干、护书岗、护绿岗、监督岗、协管员等,让学生管理学生、在学生中树立典型榜样,学习“新时代好少年”事迹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日常劳动评价,以“雏鹰争章”方式进行,同学们以“点亮五星”考核方式进行争章,即学生完成劳动任务后,从劳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创造、劳动精神、劳动审美五个方面对完成的劳动评判等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劳动能力水平,确定各年级争章标准。对于争得奖章的学生,学校给予鼓励。让优秀的学生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投入到劳动中去,意在激励学生们养成积极劳动、崇尚劳动、创新劳动的意识,让学生通过劳动树立良好的品德,升华自身优秀的品质。

6.协同育人

我校坚持“家校社”三方携手合作,开辟家长、社会多方育人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校园的空间和资源有限,学校统筹协调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力量,拓宽学生志愿服务的渠道,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整个社会,使全社会成为一个开展劳动教育的大课堂。

学校分别成立“马郢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和“奥瑞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芒种和秋分时节,带孩子们体验插秧和割麦子的辛劳,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

劳动教育不仅仅体现生活和农耕活动方面,校园的各项活动,同样也属于劳动教育范畴,而参与校务劳动,更多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家委会的大力协助下,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以“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形式,进行志愿服务和职业体验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孩子们了解各个行业的劳动性质,体会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在幼小的心灵中,也许就长出了职业规划的萌芽。

躬耕不辍,向善向阳,孩子们的成长如一株株幼苗,在临二小劳动教育的沃土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