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3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王丹 王淑丹 隋美萍 张海涛 任婷婷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1


【摘要】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6例子宫肌瘤的患者,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常规组28例,治疗组28例。常规组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43%,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发生率为7.14%,常规组的发生率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治疗效果;米非司酮;子宫肌瘤;联合;宫瘤消胶囊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of mifepristone combined with gongliuxiao capsule in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Methods 56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20 to July 2021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8 cases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28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fepristone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fepristone combined with gongliuxiao capsul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6.43%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78.57% in the routine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14%, and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 was 28.5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mifepristone combined with gongliuxiao capsule has 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It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therapeutic effect; Mifepristone; fibroid; Joint; Gongliuxiao capsule

子宫肌瘤是现如今女性出现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是良性肿瘤的一种。通过调查发现,在适育年龄的女性中,有1/4的女性存在子宫肌瘤【1】。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经期延长和坠胀以及下腹坠痛,还有贫血和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对患者的生育能力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2】。通常情况下,出现子宫肌瘤的原因,是患者提供的雌孕激素水平出现失衡而导致。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基本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以米非司酮或者宫瘤消胶囊等药物为主,但是单一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3】。因此,就要联合使用,以此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本实验以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例,分析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6例子宫肌瘤的患者,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常规组28例,治疗组28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30.26±0.47)岁,病程1-5年,平均(3.09±0.41)年;常规组患者年龄21~41岁,平均(31.33±0.32)岁,病程1-6年,平均(3.56±0.39)年,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常规组

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让患者服用米非司酮,一次10㎎,在睡前服用,当遇到经期的时候,要停止服药。治疗之间为24周。

1.2.2治疗组

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首先,采取和常规组一致的药物治疗,保障米非司酮的生产厂家和规格以及用法用量等处于一致的状态;其次,服用宫瘤消胶囊,以口服的方式进行,一次1.5g,一天3次,在遇到经期的时候,停止服药。治疗时间也是2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显效和有效以及无效等为标准。其中显效:治疗之后,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消失,子宫肌瘤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50%左右;有效: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子宫肌瘤的体积没有缩小到原来体积的50%;无效:子宫肌瘤的临产症状依然存在,子宫肌瘤的体积没有变小,甚至出现增大的现象。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使用本院自制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主要对头晕和血压降低以及呕吐等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发生率=(头晕+血压降低+呕吐)/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625e65de59116_html_f15cf37e596a2401.png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对比两组的组间差异,发现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28

16

11

1

96.43

常规组

28

14

8

6

78.57

x2





4.082

P





0.043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组别

n

头晕

呕吐

血压降低

发生率

治疗组

28

1

0

1

7.14

常规组

28

3

2

3

28.57

x2





4.383

P





0.036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性激素依赖肿瘤的一种,通常情况下,患者身体之中的激素水平远高于正常女性【4】。所以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抗激素类的药物,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米非司酮和宫瘤消胶囊等要求。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都是单独使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而且还会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安全【5】。

而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为其中的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高效药物,宫瘤消胶囊可以促使患者身体中的血压黏度发生变化,进而达到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的目的。通过实验发现【6】,二者联合使用的效果,远远大于单独使用一种,而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是极大程度地降低,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验表明,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的时候,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李凤梅.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8):62-63. 
  [2] 谢慧玲.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0):2957-2958. 
  [3] 林燕韦,陈丽.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1):1870-1872. 
  [4] 丁丽宁.宫腔镜电切术与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1):62-63. 
  [5] 兰丽,张新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的安全性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3):111,114. 
  [6] 王凌燕.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分析[J].浙江医学,2018,40(4):389-39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