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黄韬略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郁南供电局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居民生活越来离不开电力。但是,电力是一项极其危险的资源,如果使用不慎,便会威胁他人财产和生命。供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此就更加的重要,供电技术的安全性还有可靠性比较的高,人们的人身安全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所以,相关的电力企业一定要不断的将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不断的提高。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可靠性

1、保证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意义

近些年,电力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广大群众的生活造福,需要保证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的正常生活离不开电力。例如生活中的冰箱、电灯、电视以及空调等,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电力,一旦供电出现异常,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照明都难以保证,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保证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能够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保证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有利于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只有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能够有效避免电力系统出现故障而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损失,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1输电线路薄弱

通常输电线路是电力传输的主要载体。因此,线路质量的高低与否,线路的通畅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能否持续正常传输。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来说,线路是一个尤其重要的环节,而同时,它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路也一直会处在工作的状态,而在此时,只要有一点点的小问题出现,都会导致电路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使整条线路都瘫痪。若是遇到非常恶劣的天气如刮大风、下暴雨、下大雪等,很容易使电力线路发生故障,影响电力正常的输送。除此之外,人为因素有时也是原因之一,比如说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同样也会造成线路跳闸引起中断供电的可能。

2.2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不到位

线路发生故障时不可避免的,但问题出现后的解决速度和方法是可以控制的。当线路或者供电设备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维修,将供电设备对市民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由于电力供电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繁杂的工程,因为它涉及到多个设备、多条环节和多个区域的问题,人才配备数量和要求很高,需要专业人士才可以进行操作。电力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做检修维护工作,有可能在工作人员人为因素影响系统的运行,如在维修时也可能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线路堵塞;在电力出现问题时候,没有第一时间去排查检修也会影响供电设备的正常运作。

2.3处于超负荷运作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社会与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力系统随时都处于运行状态,设备的运行也是超负荷,这样增加了设备恩老化的速度,这样,电力系统当中的供电设备就无法长时间可靠性的进行供电服务,从而对用电用户的用电安全也无法保证。供电系统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这样一定会频繁发生故障,进而引发电力事故,这样不仅对供用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影响,还对用电用户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2.4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

我国的科技水平一直在持续进步,不同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供用电系统是和人民生产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忽视的系统,当然会使用自动化系统,不过目前我国供用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高,还不能非常方便地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系统,部分自动化、智能化监控与报警系统还不能做到完全可靠的预报,这也为供用电系统留下了隐藏的难题。

3、对于提高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3.1加大排查的力度,及时的进行设备更新,防止设备元件的老化

电力系统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任何的一个部位出现了问题都会对于供电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电力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排查力度。一些使用时间比较长的设备应该进行及时的更换,这样就能够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危害。与此同时,电力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做到及时的维修发生故障的元件,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设备故障对于供电过程当中造成的影响还有损失。

3.2加强对于电力人员的管理

人力仍然是电力系统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一支经验比较丰富的电力工作团队,整个电力系统就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运转。所以,电力部门应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保证电力工作团队的稳定性还有积极性,并且要时时刻刻的教育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时刻的防备着安全隐患的发生。

3.3实现电网的自动化

自动化对于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效率还有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想要促进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那么就需要加大对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投入,让整个电力系统能够个更加的自动。在发展自动化的时候,应该使用更加先机的科学技术,对于那些不用的或者是效率低下的设备进行相应的更新。在对于监控设备进行更新的时候,应该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监控整个系统,从而保证让故障被消灭在初始的状态。为了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还有可靠性,电力系统应该对于电力保护设施的改进给予相当的重视,让电脑能够充分的监控每一个区域,让出现故障的区域能够得到自动的隔离和切断,并且能够自动的排除一些问题,让整个系统能够继续正常的运行,保证安全可靠的供电。

3.4设置比较合理的供电半径

基于供电系统总是超负荷供电的问题,电力部门应该设置比较合理的供电半径。如果供电的半径太大了的话,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电线,这样不但需要提高成本,而且更增加了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这样一来,供电系统就没有办法提供安全性和可靠性比较高的电力了。与之相反,如果设置了比较合理的供电半径,那么不仅仅可以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机率,而且还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提供安全性和可靠性比较高的电力,从而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还有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4、提高供用电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1)首要的是规范避雷器的保护,另外还要消除供用电的绝缘弱点,调整供用电的绝缘水平,使之与避雷器的保护水平相配合,如把10kV线路的绝缘水平提高到20kV,实践证明,这样能有效的降低雷击跳闸率。

(2)针对目前10kV树状结构线路,应考虑将10kV配电线路进行联络,实现环网供用电。

(3)选择合理的电力系统结构和接线。

(4)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

(5)建立并逐步实施自动化。

(6)重视线路断路器位置的选择,将线路进行合理的分段。

(7)在人口较集中、树线矛盾突出的地方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或采用电缆敷设。

(8)中性点接地和配套技术的应用。

(9)增大导线截面,提高线路输送容量。

(10)增设10kV开关站,增加10kV出线回路数,缩短10kV线路供用电半径。

(11)增设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提高各站负荷的转供能力。

结语

安全是可靠的前提和基础,可靠是安全的最终目的。对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重视,关系到电力企业对市场的服务质量,对维护市场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及时发现供用电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和风险预警与防控措施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黄丽江. 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J]. 信息周刊, 2019(8):0066-0066.

[2]高铁成. 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 居舍, 2019, (007):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