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杨 超

国家电投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木垒新能源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在当前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应根据当前的国际背景和产业发展形势,逐步与时俱进,更好地优化和改善产业发展状况,更好地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完成发展绿色、低碳、节能的时代任务。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良好发展可以使公众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绿色能源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中国的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促进绿色经济的稳步发展。但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到中国重大政策和外部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会干扰新能源产业的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新能源产业的经济发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一些环境因素造成的障碍,更好地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对策分析


1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

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粗略计算出,中国现阶段实际利用的海洋和陆地风能资源总量约为10亿千瓦,而2010年,中国可利用的风力发电量只能达到2500亿千瓦。结合相关数据,不难发现,仅2009年一年,风能机械设备装机就增加了1300多万千瓦。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在过去10年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和发展。结合相关数据的趋势,可以合理推断,中国风力发电产业将继续保持如此高的发展趋势,并可能成为中国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资源。

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现状。与其他新能源相比,生物质能在发电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由于生物质能数量有限,常见的生物质能发电方式主要是沼气发电和垃圾发电。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质发电领域投入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不断增加,生物质能源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能力已接近10000千瓦以上。

太阳能发电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的光伏发电产业链已经建立得很好,这也为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中国太阳能发电量已占世界太阳能发电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居世界第三位。然而,中国光伏发电的累计装机容量相对较小。也就是说,太阳能资源在发电产业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核能发电的发展现状。199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座核电站。在后续开发过程中,还建立了大量核电站。为了建设核电站和使用核能,中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结合目前的发展形势,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到电力装机容量的5%。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核电的利用和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现阶段,核电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自身特有的安全隐患,需要相关部门予以足够重视。

2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行业准入门槛太高。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纷纷加入电力新能源产业的新产业领域,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近200家风力发电厂,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上升,企业之间甚至存在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将直接导致相关产品质量缺乏有效保障。

核心技术基础薄弱。中国在许多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一方面,相关专业设备仍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难以及时解决,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研究机构大多分散在重点大学或科研院所,社会生产中缺乏集中的技术开发平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

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和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新能源产业与相关电网建设不协调、相关政府对电网企业监管不足、监管过程中缺乏专业标准等方面。同时,由于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本较高,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及时更新设备,导致很多设备实际上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三3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在低碳经济时代,新能源产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政策。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已成为世界新能源开发的主要市场。然而,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加快新能源更好的发展将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3.1 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加强新能源产业布局和监管。新能源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才能实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由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部委参与起草的中国备受瞩目的新能源计划将陆续出台。该计划注重非化石能源比重和高碳减排,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特别是太阳能、风能、核能、水电、生物能等新能源。同时,国家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监管,确保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2 加快建立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完善体系建设。进入21世纪后,我国新能源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新能源产业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的建立并不完善,导致新能源产业发展混乱。尽快建立健全新能源设备及零部件的设计认证标准、新能源产品检测标准和各项行业标准,确保我国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3.3 开展新能源的多维宣传。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但归根结底,新能源的正常发展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新能源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是广大人民群众。进入21世纪后,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时间紧迫,人们对新能源的认识不足。因此,鼓励公众参与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和使用需要一些时间。如何让人们接受新能源需要政府的广泛宣传,让人们意识到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只有人们参与新能源的开发,新能源才能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4 广泛参与技术研发,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是开发新能源的关键。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初始阶段由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但最终的发展仍取决于企业的充分参与。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流的研发团队,不断创新,增强研发能力,为企业发展培养高端人才。同时,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实际自主创新,掌握先进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

3.5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困境。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广泛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近年来,中国与许多西方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建立了多项合作。2011年,中美两国在南京签署了新能源领域合作框架协议。这种强有力的合作为两国新能源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中国还与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建立了低碳微排放和节能建筑合作关系,在新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目前,中国已与世界10多个国家建立了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研发、技术转让和示范合作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需要加快经济和能源建设。政府要及时更新资源动态,更好地服务于新能源产业的经济发展,调动能源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能源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创造更加和谐的新能源市场氛围,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经济腾飞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最终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新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 虞华,郭宗林,陈光亚,程鑫. 中国电力. 2021(01)

[2]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 赵欣,夏洪胜. 未来与发展. 2020(08)

[3]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 张国有.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