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在带状疱疹急性期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针刺在带状疱疹急性期的应用进展

刘玉筠,伍中荣、傅超华、黎明、杨泽林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东 肇庆 526020

【摘要】带状疱疹作为皮肤科常见病多由于体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再激活而引起。中医将其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急性发作期多表现为患处剧烈疼痛,患处伴或不伴皮损等,若不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不仅将导致痛苦增加,更可能诱发带状疱疹病毒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方式较多,主要包括针灸、中药口服、中药外敷等,其中以针刺为代表的毫针围刺、火针、梅花针叩刺等外治法以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获得了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广泛青睐与认可,是疾病治疗的优势疗法,但关于带状疱疹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仍无统一共识,仍需进一步探索。本文现就针刺应用于带状疱疹急性期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如下。

【关键词】带状疱疹;中医;病机认识;针刺法分类;应用于价值

带状疱疹是指皮肤出现密集、成簇、大小不等、基底为紫红色且充血的饱满水疱,病损处水疱排列成带状,累累如串珠并以出现剧烈疼痛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1]。疾病最早记载于《诸病源候论·疮病诸侯》中“甑带疮者,绕腰身。此亦风湿搏血气所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2]。疾病发生多与情志不遂导致肝郁气结,肝胆火旺或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复感外邪,湿热搏结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通,热度郁于血分而发病[3]。既往西医治疗多以抗病、消炎、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为主,尽管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成本较高且具有一定副作用,因此在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方法众多,主要以针刺、中药口服、中药外敷为主且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的优势。综合近年来关于针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文献后我们发现,以针刺为代表的的梅花针叩刺、火针、电针及毫针围刺等方式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是治疗本病的优势疗法。本文现就带状疱疹急性发病期的中医机制进行简要分析并详细探讨各类针刺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日后临床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中医对带状疱疹急性期的认识

带状疱疹在中医中无相关记载,多根据疾病症状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多由于感染风、湿、热邪而发。疾病记载最早见于隋《诸病源候论》中并进一步提出“此亦风湿搏血气所生”,认为发病多为风湿二邪与气血相搏而生[4];《外科正宗·杂疮毒门·火丹》中记载“火丹者,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有干湿不同红白之异,干者……此属心肝二经之火;湿者……此属肺脾二经湿热……”认为疾病发生机制与心、肝、脾、肺四经密切相关,多与风、火、湿、热侵袭肌表所致[5]。清代《医宗金鉴》中指出“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若腰生之,系肝火妄动”,认为肝火旺盛是发病的重要原因[6];祁坤《外科大成》中提到“腰缠火丹……由心肾不交,肝火內炽,流入膀胱而缠带作也”,认为疾病发生与心肾不交,肝火内炽存在关联。另外,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三因学说”,认为疾病可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个角度解释,如《素问·刺法论》中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百病始生》中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认为人体正气亏虚,邪气伺机侵入人体而发病。总而言之,疾病发作多为七情内伤,肝郁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表而发病,或由于饮食不洁,脾胃久伤,升降不复,湿浊内生,复感邪毒,湿热内蕴而发病[7-8]。

2.针刺法

2.1火针 根据疱疹发病位置嘱患者取合适体位,取病变皮损处阿是穴,滴患处使用碘伏消毒后点燃酒精灯,针具选择三头火针,操作者持笔式拿火针倾斜45°在酒精灯外焰上进行灼烧,直至针尖通红发白为度;之后迅速将其垂直浅刺疱疹站岗及夹脊穴,深度约0.2-0.3cm;根据疱疹簇大小确定点次数,以每簇中疱疹数量1/3至1/2为宜;夹脊穴点刺时赢选择细火针,选择皮损相应位置用细火针进行针刺,深度保持为1-1.5寸。操作过程中每点刺一下后应及时使用碘伏棉球对火针孔进行按压以缓解患者疼痛感并于操作后挤净疱疹中脓液。火针具有补泻双重作用且用针不计补泻之法,操作化繁为简,因此不论疾病所属寒热、虚实性质均可应用。作为温通法,中医认为火针集合了毫针激发经气、艾灸通阳散寒之功效于一身,具有集针刺、艾灸二者有点于一身的双重功效[9]。研究人员认为[10],应用三头火针进行点刺,针孔较大,因此可强开门户,因势利导,予邪气以出路,使有形之邪如痰湿、淤血、脓毒等排出体外,促进局部组织气血循环并推动气血运行,气血充盛则可进一步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通而不痛的治疗效果;同时,火针的火热之性可引动火毒外出而使清热解毒,拔脓外出,去腐生肌,祛瘀生新,从而达到“以热引热,去宛陈莝”之功效。国内研究人员[11]对5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普通治疗组及火针治疗组,两组患者同时应用抗病毒治疗,6周后,火针治疗组在镇痛、促进水疱吸收、结痂脱皮的时效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更对预防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具有积极意义。

2.2梅花针 根据皮损位置选择适合的体位,为患者皮损处进行彻底消毒后使用一次性无菌梅花针针头。手部消毒后,右手食指压在针柄上,其余手指以适当力量握住针柄。操作过程中应用手腕力量均匀而灵活地进行弹刺,应用梅花针从疱疹一端沿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疱疹进行巡经叩刺,保持针尖与叩刺位置为垂直状态,疱疹位置可增加刺激量使皮损处皮肤局部为潮红直至渗血状态时于叩刺位置进行拔火罐,留罐时间5min,将分泌物与渗出液吸出后取罐并进行局部消毒。该方式沿袭了古代“毛刺”、“扬刺”、“半刺”等刺法,可应用于邪在皮肤浅表的各类疾病。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的机制主要为:活血祛瘀止痛。带状疱疹病机多与外感风、热、湿外邪为主,病灶区域灼热刺痛,红斑丘疹主要为热毒雍盛、脉络瘀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为主。梅花针轻叩皮肤以充血为度,可达到活血养血的治疗效果;重叩以渗血为度,促进淤血排出,血畅则气行,脉通则不痛。同时,梅花针直接作用于皮肤可开腠行痹,给邪以出路使邪从表解[12]。治疗过程中可配合拔火罐共同治疗,有助于将残留淤血等比你产物彻底吸出,利用罐内温热之气激发人体阳气升发,改善局部组织血供情况,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及恢复。

2.3毫针围刺 选择患者阿是穴或病变相应节段一侧夹脊穴。嘱患者取侧卧位暴露患侧后于疱疹位置及周围进行常规消毒。阿是穴选择皮损周围正常皮肤沿不同方向向皮损中心进行围刺,针尖与皮肤呈15°,针刺深度0.5-1寸,每针相距1-2寸,针数随患处面积大小而定。夹脊穴直刺1.5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并留针30min ,隔10min后行针一次。该方式通过应用针尖对皮损中心进行平刺,可阻断邪气进一步侵入机体,不仅可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各类皮肤病的治疗。研究人员[3]对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期患者分别应用刺络拔罐联合围刺法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进行比较后显示,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存在显著优势且局部血淋巴细胞百分数更加明显,具有清热利湿、通络之痛的效果。

2.4电针 研究人员[14]应用电针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选择合谷、外关、阳陵泉、太冲等穴位,对所选穴位进行定位后进行按压后做好常规消毒,之后选择针灸针进行垂直进针,合谷、太冲进针约0.3-0.5寸,外关透内关,阳陵泉进针约0.8-1.2寸,得气后将手脚同侧两穴之针灸针灸针连于同一对电极,两太冲穴接同一对电极,之后调整电针仪连续波后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另外,也有研究人员[15]先针刺夹脊穴行泻法,再针刺局部阿是穴,分别进行沿皮刺及围刺操作,最后针刺昆仑、太冲、侠溪等穴位,将围刺区域前后两针及夹脊最上、下两穴,连通电针后应用疎密波进行治疗,治愈率约为76.3%,有效率为94.5%,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药治疗及常规针刺组。

2.5埋针

3.小结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急性期多以肝胆湿热与脾虚湿蕴两种类型为主,湿热蕴结于肌肤,气滞血瘀,壅塞不通则表现为灼热、疼痛及疱疹。疾病在表,通过浅刺,放血等清扬之法可使邪热随血而出,一则邪有出路不会反深入里,二则邪热去,静脉通畅,气血调和,促进疾病恢复。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以毫针刺法、刺络拔罐等最为常见并逐渐趋向于多法联合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及加速患者痊愈的目的。通过查阅文献中的临床观察后我们发现,针刺取穴以远近配穴为主,局部取穴多为阿是穴及神经支配相应节段的夹脊穴以促进局部神经恢复及减轻压迫,远端取穴则多为辨证取穴为主;手法多为泻法;治疗方法多以泻火解毒,祛瘀止痛为目标并具有内外兼顾,补益正气之功效。但目前临床对于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期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对于疗效的评估也暂无统一标准,存在差异。因此我们也建议可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实际情况,将多种针灸疗法进行比较后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对针刺疗法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探讨与证实。

参考文献:

[1]高睿琦,孙凌蓉.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07):1257-1259.

[2]张茜. 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21.

[3]成靓.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21,40(05):558-560.

[4]金霞霞,雷正权,金俊义.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1,16(12):1917-1921.

[5]赖少航. 火针赞刺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20.

[6]王晓荷,蒋世锋.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1):21.

[7]严张仁,申淑娴,张思娜.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4):136-138.

[8]陈旭,于希军,贾妍,安佳旭,王雅清.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32-33.

[9]李秦芳.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17(06):145-147.

[10]何丽,曹星星,穆艳云.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05):634-635.

[11]傅钰婷.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12]刘宁,王琦.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2):159-160.

[13]冯科译.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9):117.

[14]李乃奇. 鼠爪刺针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5]孔美君. 火针“火郁发之”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6]范丽,杨运宽,张虹,陈洪沛,罗荣,刘元华,谢莎丽.针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24(08):1621-1623.

课题项目:2020年肇庆市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编号:202004031106